一個道理永恒不破,那就是堅持到底——
堅持這個道理,再次從《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中深刻地體會到。這本書主要教會我們如何通過讀書來改變生活和工作現(xiàn)狀,改變人生,改變自己。
我們不否認的一個事實,讀書能夠做到這些改變。每每讀此類書籍,相信很多人會熱血沸騰,從讀完書的那天起發(fā)誓自此發(fā)奮讀書,走向成功的彼岸。通過讀書,30天,找到目標;100天讀33本專業(yè)領域書籍,輕松應對工作;一年365天,每天一本書,學會成功思維,實現(xiàn)人生的跨越。
讀書,那還不容易?很多人心目中有一個不服輸?shù)男艞l,那便是“別人能做到,我同樣也能做到。”在此,有兩個疑問:讀過《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朋友,你實現(xiàn)當初的人生規(guī)劃了嗎?如果沒有實現(xiàn)預定目標,中途放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這本書其實在告訴我們另一個道理,即是堅持。這也是多數(shù)人沒有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01
堅持這個道理,一說起都懂,實際上真正能夠把一件事堅持下來的人確寥寥無幾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作者之一二志成,即是把讀書一直堅持下來的人。從欠債400萬到暢銷書作家,這就是對他的真實寫照。他花了6年時間才完成學業(yè),由于平均學分低,再加上對外語一竅不通,畢業(yè)之后,二志成只能做一份臨時工,當然薪資低的可憐。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當一名作家。
于是,他開始讀書。他一直堅持讀書,做到了1年讀365本書,最終二志成完成了他的夢想,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人。從中我們看到,他的堅強的意志力起得決定性作用,如果他沒有堅持讀書,那么他也實現(xiàn)不了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夢想。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都曾清晰的開始過,然后朦朦朧朧地結束了,甚至找不到失敗的原因。當看到他人成功時,沒有實現(xiàn)夢想的人抱怨世道不公,自己沒有天賦,只有羨慕嫉妒恨。其實,夢想至今未實現(xiàn),只要開始過,后來無疾而終的,都是一個原因,沒有堅持下來。
《墨子.修身》中有言:“志不強者智不達。”意思是說一個意志力不堅強的人,他的才能智慧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人生中的許多事,不是沒有天賦,或者天生愚笨,是缺乏堅持的力量。
2019年10月10日頒布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就是一個典型的堅持做一件事的例子。漢德克1942年出生,到今年2019年,已經(jīng)77歲了。且不說他的作品以及獲獎在文學上的意義,就堅持創(chuàng)作這件事,就是許多人無法企及的。一個人一天,一個月,一年做一件事情不難,最難的是一輩子堅持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極致。
02
在堅持的路上,艱難與困苦在所難免,關鍵在于保持樂觀心態(tài),迎風而上,破除萬難
二志成堅持讀書,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因找不到正確的讀書方法,28歲之前幾乎做的是無用功。不僅如此,27歲的時候,他住在貧民區(qū)的筒子樓里,欠著400萬的債務。從20歲到27歲,在7年的時間里,二志成堅持讀了至少2500本書,可是依然沒有什么起色。按照他的話說:“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到末了我也沒找到。”生活境遇如此不堪,再加上事業(yè)阻力強大,他放棄了嗎?二志成沒有放棄,28歲開始,他又重新開始讀書,終于所有醒悟,找到了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蘇東坡有云“古之成有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堅持每天做一件事不難,絆倒人們的多數(shù)是中途的困難與坎坷。在前途渺茫,絕望的時候,堅強的意志力就變得尤為珍貴。挺過去了,就堅持下來;挺不過去,就中途放棄了。面對艱難和困苦,那些成功的人士是如何讀過難關的?他們都有一個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林語堂在《蘇東坡傳》里,寫了蘇東坡的一生。蘇東坡雖才華橫溢,但是屢遭陷害。多次被貶謫流放,大半輩子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他心胸豁達,隨遇而安,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快樂的生活。
例如,蘇東坡在擔任黃州團練副使時,因職業(yè)低微,沒有實權,蘇東坡變得心灰意冷,心情郁悶。于是,他便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瀏覽緩解心情,并在此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他還帶領家人一起在黃州城東開墾一塊坡地,耕田貼補生活。林語堂先生說,提起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在遇到困難、坎坷時,我們都應該學習蘇東坡的樂觀、無所畏懼的精神。在逆境中釋然,才能順利度過難關,堅持下來。
03
那些堅持到最后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理想的實現(xiàn),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另一作者鄭會一說:“讀書,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2004年下半年鄭會一基本上還不怎么讀書。開始讀的時候,一個月只讀3-8本書。后來他加大閱讀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時間閱讀。如:早晨起床讀書,在外面一有空就讀,睡前閱讀,邊吃飯邊讀……
經(jīng)過努力,鄭會一能做到一天讀1本書,一年讀365本書了。并且堅持了五年時間。他告訴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任何時候都不晚。亨利.福特說“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人生。”有想法就去行動,并且堅持。其實,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都剛剛好。
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從小家境貧困,27歲才開始正式學畫畫,56歲后開始大膽突破自己,轉變畫風后聲名鵲起。畢加索稱贊齊白石說:“齊白石真是中國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師多神奇呀!齊白石用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
還有,寫《斷背山》的作家安妮·普羅克斯,50歲才開始寫作;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40歲致力于小說創(chuàng)作;作家陳忠實先生,40歲之后開始寫作《白鹿原》……
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就是:理想的實現(xiàn),任何時候都不算晚。關鍵在于,夢想啟航后,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拼搏。
總結
堅持,這個道理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但是,無論在何時,它都是一個硬道理,永遠值得人們深思。
一、做任何事情,要堅持到底,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二、在堅持的路上,我們還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戰(zhàn)勝艱難與險阻,才能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三、無論什么時候開始實現(xiàn)目標或理想,都不算晚。關鍵在于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
有夢想就去堅持,誰堅持到最后,誰就能贏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