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字太虛,又字少游,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滿庭芳》。
秦觀的戀情詞少了很多香艷的脂粉氣,他通過表達真摯感人的愛情而將傳統(tǒng)艷情詞改造為純正的雅詞,使之顯得纏綿悱惻、情意綿綿。例如那首被人們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一首純情的愛情頌歌,上片寫一個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的相會,下片寫愛情雙方的別離。末句更是一反常態(tài),使人大跌眼鏡,有道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普天之下的癡情男女無不希望能跟相愛之人朝朝暮暮的永遠相守在一起,一刻也不分離,而作者卻高屋建瓴一語道破了愛情的真諦,"化腐朽為神奇",揭示了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非同類作品中的其他詞作所能比,真可謂難能可貴。
通過韶春易逝感嘆時間的飛速流走,是婉約派詞人常寫的主題。晏幾道不僅癡情于自己所愛的歌女,面對大自然的花開花落也同樣癡迷,例如他的《玉樓春》:
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這是一首傷春惜花遺恨之作。上片一開始就用怨恨的語氣說無情的東風又在使心眼算計著把"艷粉嬌紅"的春花吹落,絲毫不懂得一點憐香惜玉。雖然樓上的簾影把自己和春殘花敗的景象隔離,但隱隱約約的朦朧仍然擋不住自己對花飛花謝的無限傷感,而這種春愁依舊跟去年的此時一樣,絲毫不減。
下片從反面著手,怨悔自己曾經(jīng)為春殘景象徒然操心,還到各處登臨游春因傷春惜春而流淚,卻不曉得花謝春去乃自然規(guī)律,非人力可以挽回。與其在那里徒勞傷心,倒不如痛飲美酒,恣賞落花,即便是這種"落花"之景,人生在世又能看到幾次?看得幾時?表面看來,作者在自解自慰,實際上卻蘊藏著自己無計留春、悲情難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