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五代的李煜也曾說,“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鄙罹褪沁@樣,美好就在身邊的時候,我們不懂珍惜,而當一朝失去的時候,卻悔恨交加。世界每天都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模樣,但我們卻不是每天都有好心情以及好身體。唐代一位詩人就在感嘆時光飛逝的同時,振作精神,抒發(fā)自己的曠達胸懷。
大圖模式 湖州正初招李郢秀才
唐代:杜牧
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疊翠,一溪寒水淺深清。
高人以飲為忙事,浮世除詩盡強名。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訪勝閑行。
大圖模式 本詩作于大中四年冬,其時48歲的杜牧任湖州刺史不久。杜牧晚年因?qū)Τ粷M,自己在仕途上也未能一展抱負,實現(xiàn)其早年的理想,因此頗有失落頹唐的心態(tài)。至湖州任刺史時,他所樂道的是“一杯寬幕席,五字弄珠璣”、以及“無多珪組累,終不負煙霞”的生活。
大圖模式 杜牧擔任湖州刺史時,經(jīng)常與當?shù)氐奈娜蓑}客們詩酒往來。秀才李郢曾有詩道,“白蘋亭上一陽生,謝朓新裁錦繡成。千嶂雪消溪影綠,幾家梅綻海波清。已知鷗鳥長來狎,可許汀洲獨有名?多愧龍門重招引,即拋田舍棹舟行!”杜牧用其韻相和,“正初”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
大圖模式 杜牧讀完李秀才的詩作,很有感觸,于是信筆題詩,“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惫湃擞性?,“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詩人晚年早已看淡名利,也看破紅塵,但因為身體狀況逐漸不好,他也知道自己在世的時日不多,雖然很想及時行樂,卻感嘆為時已晚,無法如當年的曹操那樣慷慨激昂地對酒當歌。
大圖模式 雖然刺史的官職不大不小,但詩人此時卻極其厭倦仕途生活,希望可以早日歸隱。詩人的家鄉(xiāng)在西安,經(jīng)常清晨起來登高望遠,可是湖州離長安關(guān)山阻隔,“千里暮山重疊翠,一溪寒水淺深清”,重巒疊嶂遮住了他望鄉(xiāng)的視線,一溪寒水更讓他回憶起對故土的那段深情。
大圖模式 頸聯(lián)轉(zhuǎn)而顯得曠達,“高人以飲為忙事,浮世除詩盡強名?!彼咳粘磷碛诿谰?,除了寫詩,其他的事情都不想去做,詩人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浮名虛利早已不再考慮。這兩句正是他這一時期人生態(tài)度的典型反映,雖然缺乏進取精神,未免消極,但完全可以理解,也是詩人人生歷程、心路旅程發(fā)展變化的真實表現(xiàn)。
大圖模式 最后詩人對秀才說,“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訪勝閑行?!卑滋O,是水中浮草;雪舟相訪,用王子猷雪夜尋訪戴安道的典故,“乘興而行、興盡而歸。”詩人回應秀才“即拋田舍棹舟行”,表達自己強烈的歸隱之心,同時也抒發(fā)了他對朋友的一番真情,雖然春寒料峭,依然希望對方可以乘興來訪,自己也愿意不畏嚴寒去召見對方。
大圖模式 杜牧晚年極其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雖然身體狀況欠佳,依然每日堅持創(chuàng)作。細味杜牧晚年的這首七律,“高人以飲為忙事,浮世除詩盡強名”,正是說出了作者的心里話。詩人此時心境坦然,胸襟豁達,再也沒有年輕時的狂躁和自負,更消除了才不經(jīng)用的煩惱和惆悵。人生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追求,暮年的杜牧早已變得恬淡知足,只愿詩酒相伴,快樂心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