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詩聯(lián)趣事
蘇小妹之婚事
小妹以文章選婿,垂涎小妹美色文采的未婚青年紛紛填詞作賦,拖東坡代為轉(zhuǎn)達(dá)美言。方若虛與東坡是老八,東坡居士將其力作先行呈上,小妹閱后批曰:
筆底才華少,腹中滔略無。
居士怪小妹言辭刻薄,有撥老八面子,怎奈白紙黑字已落在方先生稿上,只得模仿阿妹筆法在兩句批注后各加一字“有”、“窮”,批注變?yōu)椋?div style="height:15px;">
筆底才華少有,腹中滔略無窮。
將方若虛哄走。方前腳剛離開,又沖進(jìn)一奶油小生秦觀,氣喘吁吁的將其新作捧上,央求東坡居士快轉(zhuǎn)與小妹,此秦君與居士也是把兄弟,東坡自不怠慢。小妹接到稿件定睛一看,乃新填詞曲一首:
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小妹看罷暗喜,秦君少游正是小奴家心中的白馬王子……”小妹自顧情意綿綿的遐想,竟忘了回復(fù)。且說東坡將詞曲呈妹子后,便回到客廳與少游小兄弟胡侃:“小弟莫要擔(dān)心少要害怕,阿妹是我看著長大的,她的終身大事我能做一半的主,況且你老弟乃當(dāng)今風(fēng)流才子,百代倜儻名士,只可惜與我蘇門爺仨同一時代,要不然你可是要縱橫一世了”。
這個秦少游特別崇拜蘇軾一家,當(dāng)然想與蘇家結(jié)成連理,就可以常在一起吟詩作賦了。但又擔(dān)心起蘇小妹的相貌是不是太難看,以前大戶人家的閨女是不出大門拋頭露面的。很快秦少游打聽到蘇小妹要去附近的寺廟上香,于是,他就就扮成一個游方道人,提早到廟門前等候。
蘇小妹的轎子一到廟門,秦少游就注意到了。當(dāng)他看到蘇小妹姣好的身材,相貌端莊。他心中的石頭落地了。接著,他又想去試一試蘇小妹的才華是不是真如傳說中的一樣高。秦少游就跟了上去,假裝化緣。他上前一鞠躬說:
小姐有福有壽,愿發(fā)慈悲?
蘇小妹見這個道人有點不正經(jīng),怎么老拿眼睛直勾勾地望著她?于是她隨口回絕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一聽,才學(xué)果然不錯,他又追上前再出一對子:
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蘇小妹不屑一顧地回一句: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
秦少游心中暗自叫絕,蘇小妹如此秀麗清雅,舉止瀟灑大方,對子如此工整,正是他所想求得的佳偶。蘇小妹進(jìn)廟上香,秦少游就守在門外。等到蘇小妹進(jìn)香回轉(zhuǎn),正準(zhǔn)備上轎時,秦少游又湊上去問:
小娘子一天歡喜,如何撤手寶山?
蘇小妹見這道人死纏亂打,心中更是討厭,沒好氣地回答:
瘋道人恁地貪癡,哪得隨身金穴?
說完就進(jìn)轎子走了。
眼看都幾天過去了,蘇家還未回復(fù),秦等的著急,不覺跑到了蘇小妹的繡樓下嚷嚷:
銀燈天,迷霧一片云逐月,云逐月,壁懸新稿,硯留殘墨,
無涯思緒衷腸熱,投書一去音塵絕,音塵絕,愿君知我,此中心血。
小妹的貼身丫頭已知小姐心思,便取一大個西紅柿照準(zhǔn)秦先生擲去,正中秦的額頭,濺了秦生一個大紅臉,丫頭還喊:“吵啥呀你,你中標(biāo)了,快去準(zhǔn)備拜花堂入洞房啊”。
蘇洵發(fā)現(xiàn)女兒蘇小妹最中意的就是秦少游寫的文章了。而且還批示說:“不與三蘇同時,當(dāng)是橫行一世。”意思就是說:如果這個秦少游不是出生在與三蘇同一個時代,那他必然會成為那個時代的最有名的學(xué)者。因此,蘇洵就答應(yīng)了秦家這門親事。話說在決定舉辦婚事的時候,秦少游正在京城應(yīng)試,家中缺少操辦之人。于是商定將婚禮在蘇家舉辦,等秦少游應(yīng)試回來,就可以立刻完婚。 在新婚之日,蘇小妹才知道,自己的如意郎君卻原來是那天廟前化緣的道人。心想他提前來試探我,那我今天也要考考他。等到秦少游在婚禮上應(yīng)酬客人,然后要回到洞房時,被蘇小妹關(guān)在了新房外。命丫環(huán)給他三道試題,答出來,方可入洞房,并美其名曰“入室談判、準(zhǔn)入原則”。
秦少游心里明白,蘇小妹這是報那天他在廟前的造次之錯。
新郎官乘著幾分酒勁仗著滿腹經(jīng)倫,沖著丫頭不停抖著衣袖:“小把戲啦! 良宵一夜值千金啦! 莫耽擱寶貴時間快出題啦!”
丫頭:“請聽題:”
題一
丫頭:我家小姐可是落凡七仙女
秦觀:本家少爺曾為鬧海一哪吒
題二
丫頭:久慕秦郎假亂真,假亂真時又逢春。 (這里用了頂針寫法)
秦觀:時又逢春花含玉,春花含玉久慕
秦。
題三
丫頭: 舉手推出窗前月
前兩題都順利通過,才高八斗的秦少游正竊喜之時,竟忽然語塞,這第三題一時想不出合適的對子。
正在秦新郎危難之時,選婿活動中落選的方若虛喝的醉熏熏來鬧洞房,方雖說落選心中不快,但此君古道熱腸,況且與少游也是多年的弟兄,兄弟有難,自當(dāng)拔刀相助,便撿了塊石子投到新郎面前的水池中,以便提醒卡殼的新郎。是夜月明星稀,秦觀面前池中月亮的影子晃來晃去,被方若虛一石子投入,新郎官茅塞頓開,沖口對曰:
秦觀: 投石沖開水中天
洞房門開,秦少游踱著方步邁入……若虛懊惱的搖頭嘆到:
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意插柳柳成蔭。
秦少游終于闖過三關(guān),進(jìn)了洞房。
然而秦少游進(jìn)了洞房,口占一聯(lián)反戲新娘之事:
微笑吹燈雙得意;
含羞解帶兩癡情。
這副對聯(lián)中“微笑”、“含羞”將新郎與新娘的特殊心情表現(xiàn)出來,對仗工整,也切合當(dāng)時的情景。
蘇東坡兄妹倆
據(jù)傳蘇小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斗嘴,常以詩、聯(lián)相嬉,兄妹間戲謔起來,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guān),尖酸刻薄、斗狠斗絕。傳說蘇小妹長得肥瘦相宜,櫻桃丹唇,圓臉大眼,凸額突顎凹眼,一副天真、慧黠的樣子。蘇東坡長得滿腮胡須,肚突身粗,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于是兄妹間經(jīng)常展開口戰(zhàn),一次蘇東坡拿小妹的凸額出上句戲之:
未出門前三五步,
額頭已至畫堂前。
又:
聲音還在閨房內(nèi),
額頭已到廳堂前。
蘇小妹抓著哥哥長臉的特點,以下句回敬之:
去年一滴相思淚,
至今還未流到腮。
又:
去年一滴相思淚,
今年流到嘴角邊。
蘇小妹是窩窩眼,即眼眶深陷。蘇東坡又抓住這一點,寫詩道:
幾次拭淚深難到,
留卻汪汪兩道泉。
蘇東坡是個大胡子,蘇小妹自然不肯放過?;卦姷溃?div style="height:15px;">
一天,蘇小妹坐在窗前捉虱子,蘇軾正邀朋友在門外飲酒。蘇小妹戲吟上聯(lián),蘇軾即對下聯(lián)。此聯(lián)為字形析字會意聯(lián),上聯(lián)"雙月",即"朋"字;下聯(lián)"半風(fēng)",即"虱"字。以"半風(fēng)"對"雙月"非常工整。拆字巧妙,情趣盎然。
一會,蘇小妹端來一碟破開的咸蛋給他們下酒,并又吟出了此上聯(lián),這是指破開的咸蛋而言的"謎語對"。蘇軾一時想不到對句,小妹正準(zhǔn)備譏笑他。忽然一顆熟透了的石榴從樹上掉了下來,跌破榴殼,蘇軾頓悟,立即對了下聯(lián)。
蘇軾見小妹一再挑戰(zhàn),便要想一巧聯(lián)進(jìn)行回?fù)?,正好此時傳來一陣簫聲,蘇軾立即出此上聯(lián)向小妹索對。蘇小妹一聽,深服阿哥此聯(lián)甚妙。聯(lián)語巧妙地把"水仙子"、"碧玉簪"、"聲聲慢"三個詞牌綴成一條文雅、形象的上聯(lián)。但苦思良久,還是想不到合適的下聯(lián)。此時,華燈初上,玉兔東升,一位腳穿紅鞋的丫鬟掌燈前來。小妹一觸景,喜逐顏開地唱出了下聯(lián)。此下聯(lián)也連綴了"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三個詞牌名,真是天衣無縫,令蘇軾贊嘆不已。
過了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對,依然對不上,只好去請教老師蘇東坡。當(dāng)時正值暑天,老師不忙應(yīng)對,卻拿起刀來,切開西瓜待客。書生見老師總不開口,便急催“請恩師賜對”。東坡笑了笑說:“剛才我不是對給你了嗎?”書生更急了:“沒有呀,對在哪里?”蘇東坡指著西瓜念道:
據(jù)說蘇東坡小的時候,就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受到父親的影響,博覽群書,擅長吟詩作賦。大人們都夸獎他,他也飄飄然。于是他書寫一幅對聯(lián)貼在自家的大門口。這幅對聯(lián)是:
對聯(lián)貼出后不久,有一位年老的長者登門向蘇東坡求教。他遞給蘇東坡一本書,要蘇東坡讀給他聽。蘇東坡拿來一看,傻眼了。書中盡是他不認(rèn)識的字,讀起來根本連不成句子。蘇東坡一時間弄得面紅耳赤,也是算他聰明乖巧,立刻聯(lián)想到自己的對聯(lián)夸了大話。立刻向來訪的老者鞠了一躬說:“只怪小生口出狂言,這其中的字多讀不來,請老先生指教。感謝老先生的教誨?!蹦俏婚L者點點頭,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蘇東坡一生詩詞歌賦享有盛名,但是,在官場上老受到同僚的排斥。蘇東坡被貶,至黃州當(dāng)團(tuán)練副使。他心頭郁悶,就招了一些徒弟,辦了一個講學(xué)堂。因為名人效應(yīng),慕名而來的人絡(luò)繹不絕,黃州一度成了舉子文人薈萃之地。這又引起朝廷里的一些人的妒嫉。驚動了朝廷,派來一考官,名曰巡視講學(xué),實為查看蘇軾的動靜。經(jīng)密訪,沒有發(fā)現(xiàn)蘇軾有越軌行為。但考官不甘心,總想敗壞蘇東坡的名聲。
一天清早,考官對蘇東坡說:蘇學(xué)士名揚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滿腹經(jīng)文。我想見識見識,請找?guī)孜磺皝砻嬖?。蘇東坡挑來十幾名學(xué)生,考官和蘇東坡坐在講臺上,學(xué)生坐在臺下,周圍站滿了看熱鬧的人??脊傩南?,要出蘇東坡的丑,只有考冷門??脊偾辶饲迳ぷ诱f:今天不考別的,只要你們對一副對聯(lián)。我出上聯(lián),你們對下聯(lián)。考官指著外面的寶塔說: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學(xué)生們以為會考四書五經(jīng),詩詞歌賦,沒想到會考對對聯(lián)。一個個心情緊張,有的已經(jīng)大汗淋漓,羞愧滿面,覺得對不起老師蘇東坡??脊僖姶藸?,大為得意,指著一個學(xué)生問:你會嗎?那學(xué)生不好意思開口,伸手搖了搖,低下了頭。接著考官又問第二個,學(xué)生起來同樣是搖了搖手。直問到最后一個,結(jié)果都是一樣??脊僭僖舶崔嗖蛔?nèi)心的喜悅,以嘲笑的口吻對蘇東坡說:蘇學(xué)士,怎么樣???蘇東坡說:這么簡單的題,怎么能考住我的學(xué)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