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有詩云:“詩是家吾事?!彼f這話是很有底氣的,因為不僅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一位大詩人。
杜甫成就最高的是格律詩,而格律詩這種形式,就是在他爺爺杜審言這一代人成型的,杜審言就是格律詩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今天小樓就與朋友們一起,精讀杜審言最經(jīng)典的一首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這首讀曾被明代胡應(yīng)麟評為初唐五律第一。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和”讀hè ,指唱和,和答。和詩即為子回應(yīng)他人某一首詩,以該詩的格式再作一首詩。和詩分為依韻、從韻和步韻。依韻即和詩與原詩都押同一韻部的韻,從韻則要求押韻之字全部相同,步韻要求更嚴,不僅要求押韻之字相同,而且要求押韻之字的位置也要一樣。
杜審言的這首詩,是應(yīng)和陸丞的《早春游望》之作。晉陵:現(xiàn)江蘇省常州市。陸丞,即姓陸的縣丞,其人不詳,他的《早春游望》也沒有流傳下來。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宦游人:離家作官的人。
物候,物即自然萬物,候即季節(jié)氣候,物候即萬物隨季節(jié)變化。
只有在外做官的人,才會對自然萬物隨季節(jié)的變化更加敏感。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梅柳渡江,江南春天來得早,江北春天來得晚,所以江南梅柳先開,漸至江北。
曙光乍現(xiàn),云霞從海上升起,春天到來,梅柳從江南漸漸開到江北。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淑氣:和暖的春天氣息。
黃鳥,即黃鶯。陸機《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边@里化用陸機詩意。
晴光,明媚的春光。
綠蘋(pín):浮萍。轉(zhuǎn)綠蘋,浮萍由嫩綠轉(zhuǎn)為深綠,也有說是浮萍在水中流轉(zhuǎn)浮動,因詩中“物候新”強調(diào)的是自然萬物的變化,故以前說為佳。
和暖的春天氣息,使得黃鶯歡快啼叫,明媚的春光中,浮萍變得更加深綠。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古調(diào),指陸丞寫的詩,即題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衣巾。
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忽然讀到您高古的詩篇,引發(fā)了我歸鄉(xiāng)之思,讓我忍不住淚下沾衣。
杜審言此詩的特點,在其章法嚴密,句律精確。
格律詩講起承轉(zhuǎn)合,此詩便如此。
首聯(lián)起,以“偏驚物候新”領(lǐng)起全篇,中間兩聯(lián)承,展開對“物候新”的描寫,“忽聞”一句轉(zhuǎn),至“歸思”而合。
首聯(lián)“偏驚物候新”總領(lǐng)全篇,“驚”是全詩的情感立意,“物候新”是全詩的主題內(nèi)容。全詩就是圍繞季節(jié)的氣象的變化引起詩人內(nèi)心的敏感感受來寫的。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云霞、梅柳是物,曙、春是候,出、渡即新。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黃鳥 、綠蘋是物,淑氣、晴光是候,催、轉(zhuǎn)即新。
中間兩聯(lián),是緊扣“物候新”三字來寫的。這兩聯(lián)寫得有聲有色,色彩艷麗,表面上是寫美好的春光,但首聯(lián)“驚”字貫通下來,就知道背后蘊藏著深沉的情感。
春光美好,但是異地春光,自與家鄉(xiāng)不同,所以詩人才會“驚”,這一“驚”中,蘊含著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此詩的用詞,也是值得品味的地方。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中周敬曰:“獨”、“偏”、“忽”、“驚”、“聞”、“欲”等虛字,機括甚圓妙。
中間四聯(lián)中的動詞,也用得非常生動。
《詩境淺說》中說: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轉(zhuǎn)”字,用字之妙,可為詩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確。
這些精練生動的字眼,使得全詩晶瑩通透,讀之口齒生香。但這些字又是不可解釋的,一解釋就變得板滯了,前面小樓在每一聯(lián)后面都作了翻譯,那只是為了輔助朋友理解詩意,真正詩中的藝術(shù)美感,需要朋友們詩心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