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司勛》李商隱高樓風(fēng)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fù)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宣宗大中三年(849)春天,李商隱曾為當(dāng)時同住長安,任司勛員外郎的詩人杜牧寫過兩首詩,對杜牧表示極為關(guān)切傾倒之意。這首七絕,專門贊揚杜牧的詩歌創(chuàng)作。
“高樓風(fēng)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高樓上風(fēng)雨如晦感動杜司勛的詩文,自己羽翼短小無力奮飛趕不上同群的人。
首句寫自己對杜牧詩歌別有會心的感受?!八刮摹?,即此文,指他當(dāng)時正在吟詠的杜牧詩作。這是一個風(fēng)雨凄凄的春日。詩人登上高樓憑欄四顧,只見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霧中。這風(fēng)雨如晦的景象,正像包圍著他的昏暗凄迷的時代氛圍,不免觸動他胸中郁積的傷時憂世之感。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氣氛中,詩人對杜牧的詩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為后者就是“高樓風(fēng)雨”的時代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確指也不必確指,反正是感時傷世、憂愁風(fēng)雨這類的作品。次句轉(zhuǎn)說自己,暗含杜牧?!安畛亍?,參差的意思,形容燕飛時尾羽參差不齊之狀。全句是說,自己正如風(fēng)雨中艱難行進的弱燕,翅短力微,趕不上同群,這是自傷身世孤孑,不能奮飛遠舉,也是自謙才力淺短,不如杜牧這后一層意思,正與末句“唯有”相呼應(yīng)。
“刻意傷春復(fù)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毙≡姷暮髢删涫钦f,傾注心血刻意寫詩感傷時事又傷別離,人世間值得推崇和贊譽的只有杜司勛。
三、四句極力推崇杜牧的詩歌?!皞骸薄ⅰ皞麆e”即“高樓風(fēng)雨”的憂時傷世之意與“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這首詩的其本內(nèi)容和主題。“傷春”、“傷別”不但概括了杜牧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揭示了它重要的風(fēng)格特征——帶有那個衰頹時代的所特有的感傷情調(diào)?!翱桃狻倍?,既強調(diào)其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之嚴肅,有突出其運思寓意的認真,暗示他所說的“傷春惜別”,并非尋常的男女相思之別,而是“憂愁風(fēng)雨”,“可惜流年”,傷心人別有懷抱。末句更以“唯有”,重筆勾勒,突出了杜牧在當(dāng)時詩壇上的崇高地位。
這首詩突出了杜牧的文學(xué)地位,表達了對杜牧的傾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對時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著詩壇的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藝術(shù)魅力。
附錄《杜司勛》李商隱
高樓風(fēng)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fù)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譯文
高樓上風(fēng)雨如晦感動于杜司勛的詩文,他羽翼短小無力奮飛趕不上同群的人。
傾注心血刻意寫詩感傷時事又傷離別,人世間值得推崇和贊譽的只有杜司勛!
注釋
⑴杜司勛:即杜牧,晚唐時期詩人、散文家,曾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見《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啟》及《宋州寧陵縣記》),故稱杜司勛。
⑵風(fēng)雨:語出《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風(fēng)雨》:“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笔銓戯L(fēng)雨懷人之情。此借意以懷杜牧,并以風(fēng)雨迷茫之景象征時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當(dāng)時正在吟誦的杜牧詩作,即第三句所謂“刻意傷春復(fù)傷別”之作。
⑶差池:猶參差。指燕飛時尾羽參差不齊。語出《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瘪R瑞辰通釋:“差池,義與參差同,皆不齊貌。”此謂自己翅短力微,不能與眾鳥群飛比翼。此自謙才短,又自傷不能奮飛遠舉。
⑷刻意:有意為之,此指別有寄托。傷春: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復(fù):又。傷別:因離別而悲傷。唐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p>
名家點評
《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曰:意以自比。
《義門讀書記》:高樓風(fēng)雨,短翼參池,玉溪生方自傷春傷別,乃彌有感于司勛之文也。
《唐詩快》:傷春傷別,尋常語耳??嗲性?刻意"二字。
《李義山詩集箋注》:姚培謙曰:天下唯有至性人,方解"傷春傷別"。茫茫四海,除杜郎外,真是不曉得傷春,不曉得傷別也。
《玉溪生詩意》:三即首句"斯文",言司勛之詩當(dāng)世第一人也。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玉溪生詩集箋注》:"傷春"謂宦途,"傷別"謂遠去。楊守智曰:極力推重樊川,正是自作聲價。
《玉溪生詩說》:起二句義山自道,后二句乃借司勛對面寫照,詩家弄筆法耳。"杜司勛"三字摘出為題,非詠杜也。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借以自比,含思悠然。
《唐絕詩鈔注略》:晚唐之初,牧之、義山,體格不同,而文采相敵,觀《樊南乙集》可知,故曰"人間唯有"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