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鄭會
[作者]鄭會,字有極,號亦山。南宋時人。
題邸間壁(1)
酴醾香夢怯春寒(2),翠掩重門燕子閑。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yīng)說到常山。
[注釋](1)邸:旅社。(2)酴醾[音“圖迷”]:植物名。產(chǎn)于我國。栽培供觀賞。
[譯文]初春的深夜,酴醾的芬芳不時飄入夢中。醒來時,只見翠綠花木掩映著一道道的院門。燕子也安閑地歇息了。燭光漸漸地黯淡下來,房中更顯得清冷,計算著出門人的行程,按說他們該到常山地界了吧。
11、杜甫
[作者]杜甫(712-770)。唐代大詩人,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縣),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自幼好學(xué),知識淵博。他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風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思想深刻、境界開闊,廣泛反映了唐代社會的急劇變化,有強烈的社會意義,是“詩史”般的詩作,有“詩圣”之稱。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1)。門泊東吳萬里船(2)。
[注釋](1)西嶺:西邊的山頭。(2)東吳:泛指江浙一帶。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頭鳴叫著,一行白鷺直直地飛上青天。窗外的西嶺上的終年積雪,白皚皚的一片,門口江邊上??恐_往江浙的船只。
絕句漫興(1)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2)。癲狂柳絮隨風舞(3),輕薄桃花逐水流。
[注釋](1)漫興:隨興所至,信筆寫來。(2)芳洲:長滿花草的水中陸地。(3)癲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為放蕩不羈。
[譯文]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者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漫興
糝徑楊花鋪白氈(1),點溪荷葉疊青錢(2)。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注釋](1)糝[音“伸”]:谷類磨成的碎粒。(2)點:點綴。青錢:銅錢。
[譯文]飄落在小路上的楊花碎片,就像鋪開的白氈子,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地一個疊著一個。竹林里筍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筍,還沒有人注意它們,剛剛孵出的小水鴨子,在沙灘上依偎著母鴨甜甜地睡著。
12、杜牧
[作者]杜牧(803-852),唐文學(xué)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佑之孫。太和年間進士。他的古體詩大都寫政治、社會題材,往往豪健跌宕,流麗之中骨氣遒勁;近體詩情致俊爽,風調(diào)輕利。他的那些抒情寫景的絕句,富于情韻的深遠意境,表達了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尤其是詠史絕句,或再現(xiàn)歷史事件的某些情景,寄寓自己的感慨和評價,或以詠嘆的語調(diào),融入較多的史論成分。有《樊川文集》。
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1),借問酒家何處有(2)。牧童遙指杏花村。
[注釋](1)斷魂:哀傷欲絕。(2)借問:向人詢問。
[譯文]清明節(jié)這一天,雨下個不停,路上的行人都神色愁悶黯然,我非常掃興,想到酒店喝杯酒避避雨,向一位牧童打聽,他指著遙遠的地方,說杏花村有。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1)。南朝四百八十寺(2),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掛的幌子。(2)南朝:即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的總稱。它們的京城均設(shè)在現(xiàn)在的南京。
[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秋夕(1)
銀燭秋光冷畫屏(2),輕羅小扇撲流螢(3)。天階夜色涼如水(4),臥看牽??椗恰?/span>
[注釋](1)秋夕:秋天的晚上。(2)銀燭:銀白色的蠟燭。(3)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品的小團扇。(4)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
[譯文]白色的燭光和秋夜清冷的月光淡淡地照在畫屏上使那本來就寂寥黯淡的畫屏更平添了幾分凄涼的意味,一個孤單的宮女手持輕羅小扇撲打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越來越深了,宮苑中石階上的夜色冰涼如水。這宮女依舊仰臥在石階上,凝視著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