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朋友家里吃飯,她的姥姥已經101歲,但是看起來那么的精神,而且在交談當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想法能聊到一起,姥姥很有思想有主見,姥姥說了一句話,就是討厭一個人,其實你根本不用和他翻臉,因為你一旦賭氣先輸?shù)舻娜司褪悄悖粋€連自己情緒都控制不住的人,哪怕你很優(yōu)秀也很難出人頭地,只不過和這類人打交道,你躲遠點就好了。
第一點:道不同不相為謀。姥姥熟讀《論語》,她很贊成里面的觀點,甚至也會用當中的智慧來教育自己的后代,她告訴我們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三觀相合,人要善良老實憨厚,要是遇到那種喜歡阿諛奉承的,巴結上司的人,那么你就要和他主動保持一段距離,別把私人感情摻雜在里面,這樣自己才能夠平平安安,也就是說你選擇朋友的時候,別想著討好對方。
其實怎么說,每個人交友都有個誤區(qū),就是在認識新朋友的時候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附和別人,怕與對方產生矛盾,有意見上的分歧,因此總是贊同別人的看法,長時間下來就被對方養(yǎng)成一種不需要你的習慣,覺得他說什么就是什么,那么以后你一旦有所反駁,有自己的觀點,他就會很生氣,其實你們從一開始就三觀不合,只不過是你一直在謙讓。
第二點:與“垃圾”糾纏下去,你也會變成“垃圾”。我們都知道韓信受胯下之辱,因為沒有父母,從小就被欺負,后來更是被一個屠夫欺負到鉆胯的地步,可是韓信當時并沒有和他硬拼,因為他明白,要是當初真的把屠夫給傷了,他的確可能逃跑出來,但是這種人會一直糾纏他,而且總是會找他的麻煩,因此不要和這類人糾纏,最后被拉下水的人就是你了,因為和他們沒有道理可講,在他們看來只以自己為中心,別人他們是看不起的。
第三點:看透不說透,才是真正的智慧。一般在和人相處的時候,尤其是越底層的人就越喜歡去撕別人,可是高層的人就不會,他們喜歡追捧對方,而且他們看不慣別人的時候只會去保持適當距離,不會真的說出來,因為他們也清楚,不喜歡歸不喜歡,可你不能隨便得罪人。
畢竟你要真的往高處走,你一路上得罪的人多了,對自己也是個阻礙,這是愚蠢的行為,要和對方打交道,覺得對方靠不住,不值得去深交,就離得遠一點,這才是明智的選擇,而且也沒說非得逼著你去和人家處朋友,何必動怒的去得罪他人呢?翻臉多了,得罪的人也越多,你還如何立足?到最后得不償失了。
人性是很難看透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討厭的人,你是否為了討厭的人而去動怒?然后損失了更多?以后再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就參考一下姥姥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