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溫柔春光的三月,專屬于女人們的節(jié)日終于來了。每個女人在社會中都有著多重的身份:女兒、妻子、母親、祖母等。在我們幾千年的生活中,有了女人才算有了家。
孩子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媽媽,過年回家第一句喊的也是媽媽。女人,其實不管是中國千年歷史中還是當今,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三八婦女節(jié)逐漸變成了“女神節(jié)”,這是社會的進步,是女性地位的提高??伞芭瘛倍?,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在這個看顏值的時代,如果女人天生的漂亮臉蛋,也抵不過“朱顏辭鏡花辭樹”的時光魔法。唯有才德與長情才是女神的不二法門。
歷史五千年,從四大美女到后宮佳麗再到秦樓楚館美女何止千千萬。而能稱得上女神的能有幾位?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班婕妤...寥寥無幾。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班婕妤,建議女生準備好紙巾,她的才德、賢良和長情,永遠溫暖著歷史的星河。
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首納蘭的詞,大家耳熟能詳,其中“悲畫扇”的典故就是說的班婕妤。這來自班婕妤的一首《怨歌行》也稱《團扇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
??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用最好絲絹裁處的團扇,鮮潔如霜雪,團團似明月,炎熱的仲夏,君王不離手。而到了秋天,涼意襲來,便被丟入竹筒,再無問津。這就是“悲畫扇”的由來。
為此,李白寫下“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腸斷弦亦絕,悲心夜忡忡”,王昌齡寫下“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lián)v衣聲”來心疼這位女子。
班婕妤,其實婕妤,不是她的名字,而是漢朝宮內嬪妃的職級,僅次昭儀。她出身名門,父親是越騎校尉班況,曾在漢武帝出擊匈奴后期馳騁疆場,立下汗馬功勞。班氏一族出了很多名人,除班婕妤外,還有班彪、班超、班固、班昭等一干人。
她不僅貌美如仙,而且飽讀詩書,文采出眾,工于詩賦。她15歲被選入漢宮,深得漢成帝寵愛,從少使封為婕妤。
14年后,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入宮,這對姐妹,恃寵而驕,排擠陷害班婕妤等其他嬪妃,班婕妤失寵,自請進入長信宮侍奉太后。
這就是《團扇歌》的起末。
2.才學出眾
班婕妤本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是西漢著名女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占有重要地位,《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她的作品很多,遺憾的是大部分已失傳。現(xiàn)今存世作品僅余幾篇,比較著名的有《自傷賦》、《搗素賦》和五言詩《怨歌行》。
后宮里面的女子受寵后通常都用盡心機和手段以求籠絡住帝王心,免得失寵,但是班婕妤卻不這樣做。她行為端莊,滿腹詩書,時常與成帝談古論今。每當漢成帝和她說煩心的事情,班婕妤常常是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以史為鑒為成帝排憂解惑。漢成帝待她亦妻亦友,將她引為平生的知己。在趙飛燕姐妹入宮前,她是漢成帝最為寵愛的妃子。
漢成帝為她的美艷、風韻和才情所折服,天天同她廝守在一起,渾然忘我。 只可惜這位劉驁是位喜愛聲色犬馬的皇帝,醉臥溫柔鄉(xiāng),使得班婕妤一生情空托付。 此是后話。
班婕妤,被認為是中國最完美的女人。
3、賢德昭世
班婕妤的賢德在后宮也是有口皆碑。她不憑借皇帝對自己的寵愛有恃無恐,為非作歹,更不會蠱惑帝心,有失婦德。她時時處處為漢成帝著想,為漢室天下著想,深得太后喜愛。
為了能夠時時和班婕妤在一起,漢成帝特地命人造出一乘可以讓兩個人一起坐的輦,這樣無論去哪里,都可以隨時在一起說話。不想這件事卻遭到了班婕妤的反對。班婕妤說,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什么意思呢?她說皇帝啊,你看古代留下的名畫里,凡是明君身旁都是賢臣在側,只有夏商周的末代皇帝身旁才是寵妃。夏桀身邊有喜、商紂王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我要是和你同車出行,那你不就和他們一樣了嗎?
班婕妤說出這樣的話來讓皇帝大為感動,也讓當時的太后王太后十分欣慰,夸贊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太后將班婕妤與楚莊王的夫人樊姬相比,給了她這個兒媳婦莫大的支持和鼓勵,也使得班婕妤在后宮地位更加突出。班婕妤也不負眾望,從女才、女德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也能協(xié)助丈夫成為一位有道明君,成就千秋霸業(yè)。
可惜漢成帝不是楚莊王,班婕妤也不是樊姬。 如果時光可以靜止,那一定是班婕妤一生最幸福的日子。 可惜世間好物,莫不是難以久長。
4、遠離后宮是非,自請入長信宮
趙氏姐妹入宮后,漢成帝自此聲色犬馬,兩姐妹飛揚跋扈恃寵而驕,班婕妤備受冷落。當時的許皇后十分痛恨又無計可施,無奈之下想出了巫蠱之術這一手段。她在宮里設下香案,晨昏暮念,祈求皇帝多福多壽,詛咒趙氏姐妹災禍臨門。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事情很快敗露。趙氏姐妹進讒言說許皇后不僅使用巫蠱之術詛咒自己,還詛咒皇帝,令漢成帝十分惱怒,一氣之下把許皇后廢居昭臺宮。隨后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后,趙合德被立為昭儀。趙氏姐妹還試圖趁機除掉班婕妤,便誣陷她也參與其中。色迷心竅的漢成帝招來班婕妤問話。班婕妤從容不迫的說, 我知道人的壽命長短和貧富都是命中注定的,并非人力所能改變。修正尚且未能得福,為邪還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豈肯聽信沒信念的祈禱?倘若神明無知,詛咒又有何益處?我非但不會做,也不屑做。漢成帝被她說的心悅誠服,又念在之前的恩愛情分上便未予追究,并且還厚加賞賜,以彌補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自知經(jīng)不起讒構、嫉妒、排擠、陷害的折騰,也深知自己的存在早晚會遭到趙氏姐妹陷害,于是選擇了以退為進。她主動跟漢成帝提出去伺候王太后,而也正是這一選擇,讓班婕妤得到了王太后的庇護,才免于受到趙氏姐妹的傷害。她在深宮中日夜陪伴在太后身旁,除了燒香念佛外,筆耕不輟,竟寫出了許多傳世之作。
5、為心愛之人守陵,以終其身
這就是班婕妤的過人之處。得寵的時候,她不傲慢也不放縱,而是遵從禮節(jié),行事端正。失寵之后,她也沒有表現(xiàn)出妒忌的心理,沒有失德失范,授人以柄。她選擇了明哲保身,心如止水。晚年的她青燈古佛,超然物外,與詩詞歌賦為伴,遠離權力跟爭斗的中心,最后得以善終。
在復雜的后宮爭斗中,班婕妤始終秉持自己的品行,活得一塵不染,像一朵菊花靜靜地綻放在后宮的大染缸中。
綏和二年漢成帝崩于未央宮,班婕妤請求為漢成帝守陵。從此班婕妤天天陪著石人石馬,諦聽著松風天籟,眼看著供桌上的香煙繚繞,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漢成帝去世的一年之后,班婕妤也病逝了,年僅四十歲。
班婕妤死后陪葬于延陵附近。班婕妤的暮地,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漢成帝延陵東北約600米處,當?shù)厝罕姺Q為“愁女墳”或“愁娘娘墓”。班婕妤墓形如覆斗,底部周長320米,高14米,頂邊30米。陵基周圍曾出土云紋瓦當和其他漢代磚瓦殘塊。有7座陪葬墓布其東翼。
其實,班婕妤至死都是愛著漢成帝的。她最終用這樣一種方式,永遠地陪在了漢成帝身邊,不知道九泉之下,是感到幸,還是不幸呢?
結語:
班婕妤的一生雖然不是一帆風順,命運也沒有分外眷顧她,但是在世人的眼中,她仍然是一個完美的女人,她美麗,多才,賢良,智慧、長情而又隱忍。出色的樣貌,卓越的才華,高尚的美德,為成千上萬女性的楷模。
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寫道,“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于文人,其文學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人于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辯之者?!?/span>
這段話用來形容班婕妤也十分貼切。倘若班婕妤一直得漢成帝寵幸,她是否還會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流芳百世呢?兩者相比,孰得孰失,誰又能說得清呢?
整理 | 素心
來自 | 尛小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