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過去一直都說“四民有常業(yè),六禮有常儀”。吃飯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當然吃飯也是有一些禮儀和規(guī)矩要講究的。比如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長者不動手,小輩不得先動手;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用筷子敲碗,因為這是叫花子的表現(xiàn);再比如不能把筷子插到飯碗上,因為這是祭祀時哀悼逝者的做法;還有,吃飯不能歇著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手放到桌面下面等等??傊燥埖亩Y儀是中華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待客之道更是必須講究的,這牽扯到對客人的尊重與否。今天所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便是講的待客之道,是飲食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
桌上不擺三盤菜
在農(nóng)村,不管是自己家里吃飯,還是有人有客,不管菜的質(zhì)量好不好,先要講究上幾個菜,不管是八大碗十大盤,都是講究上雙頭數(shù)的菜。成雙成對,那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所以,沒有上單數(shù)菜的。農(nóng)村有句俗語,“兩個菜待客,三個菜待鱉”,如果你整不出四個菜,那寧愿兩個菜,也不要上三個菜。在傳統(tǒng)說法里,三個菜和五個菜,那是敬神和祭祖用的,鬼神才享受單數(shù)的菜,這是祭祀的傳統(tǒng)做法。為什么說三個菜待鱉?其實這個鱉和烏龜,都是非常長壽的,現(xiàn)在人們也用龜壽來比喻長壽,而神仙和去世的人,那就沒有人間的時間概念了,人們便用“鱉”來代指這些永生永世的東西。所以,待客上三個菜或者五個菜,那是對活著之人的極大不尊重,是咒人家快死的表現(xiàn),遇有這種情況,客人肯定會非常不開心。
六人不坐烏龜席
剛才講的桌上不擺三盤菜,是說的上菜數(shù)量,而這個'六人不坐烏龜席',是指客人的坐位安排。在農(nóng)村,過去通常用的是八仙桌或者大方桌,個別時候也有長條桌。這個不坐烏龜席,就是說不能坐成烏龜?shù)年噭?。啥叫烏龜?shù)年噭菽兀?個人,兩邊各2人,那兩頭各1人,1人的地方就像烏龜?shù)念^和尾巴,2人的地方就像烏龜?shù)纳碜?,這便是通常所說的烏龜席,特別在長條桌上坐客,這個是堅決不允許的。
晏子小時候在農(nóng)村,自己家里吃飯用的是小長飯桌,如果兩邊坐不開,剩下的人寧愿把桌角,也不把桌頭,就是為了避開這個陣勢。長條桌子如果吃飯時坐在桌子頭,那么吃菜時就會不方便,有時候為了吃著菜,就不得不欠起屁股,那樣的吃相是非常不雅觀的,其實這是不坐烏龜席說法最基本的用意,為了讓客人吃飯方便,吃飯文明,才形成的說法。
其實,傳說只能是傳說,人們借用傳說來說明一個規(guī)矩,無非是便于流傳和遵守罷了。不管是三個菜待鱉,還是6個人坐烏龜席,都是利用”烏龜王八“這種民間以為是罵人的東西,來讓人們記住一些飲食的規(guī)矩和禮儀,不懂禮儀就是對人的不尊重,等于罵人是王八,這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