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壓力事件中,離婚給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極大,排在第二位,僅次于配偶死亡事件。換句話說,排列于前兩位的壓力事件都跟失去配偶有關(guān)。
由此可見,失去配偶對于彼此的心理影響極大,其樂融融的婚戀關(guān)系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啊!
然而,跟男人相比,女人更容易情緒化,尤其是離婚事件中,很多離婚的女人被怨婦心態(tài)控制,要么怨恨自己以前不珍惜那份感情,要怨恨那個忘恩負義的男人。象失去孩子的祥林嫂一樣,逢人便傾訴自己的血淚感情史。
無論愛或者恨,這樣的女人一生都為那個失去的男人活著,不能開始自己的新感情。如果離婚后,有子女跟其一起生活,那么,她對感情的態(tài)度直接左右了子女。
我曾經(jīng)接觸過一個歇斯底里的離婚女人,她離婚后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含辛茹苦地供養(yǎng)女兒到大學畢業(yè),女兒本來是個乖乖女,可是,按照媽媽的指示談了幾個男友,都沒有成功。女兒自作主張,最終選擇了一個年長自己8歲的男友,那是個溫文爾雅的男人,可是,不知觸動了媽媽哪根神經(jīng),她死活不同意女兒跟那個男人繼續(xù)交往,讓女兒在媽媽與男友之間做個選擇,并且以死相威脅,聲稱要到男方單位折騰。
無奈之下,女兒打電話向我求助,我建議她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我的咨詢室做一個家庭結(jié)構(gòu)心理分析,清理那些看不見的心理垃圾。已經(jīng)再婚的爸爸爽快地答應了,媽媽卻死活不同意跟前夫見面,于是,經(jīng)過一番好說歹說,給足了媽媽面子,她才愿意一起面對這個事情。
其實,當她同意跟前夫、女兒一起來咨詢時,她潛意識中已經(jīng)愿意面對這個事件。在咨詢中,她一開始情緒非常激動,指責前夫,抱怨女兒,聲淚俱下,淚水幾乎把一盒面巾紙都用光了。盡管是離婚20年后第一次面對面交流,前夫并沒有多大情緒,不反駁她說的每一句話,誠懇地向她道歉,感謝她養(yǎng)育女兒的辛苦。
她沒想到前夫象變了一個人,并不是20年前的那個愛人 ,那一刻,她突然清醒了。
有些時候,怨婦就象一個喝醉的女人,一旦清醒了,理智便恢復起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怨婦之所以成為怨婦,關(guān)鍵在于離婚前后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怨”,沒有從內(nèi)心及時清理掉,慢慢積累為一種心理垃圾,一直浸染著那顆受傷的心。
其實,清理這種怨氣是心理咨詢工作中很容易的事情,但沒多少人愿意在那個關(guān)鍵時期接受心理輔導,以至于積怨難返。
男人理性,當一個男人決定結(jié)束一段感情時,回頭的可能性極小。當一個女人聽到愛人決定分手的話時,別抱太大幻想。
女人感性,當一個女人決定結(jié)束一段感情時,要么是以此考驗那個男人還愛不愛自己,不是真要分手,要么即使理智上知道結(jié)束了,但感情上仍然放不下。當一個男人聽到愛人決定分手的話時,先別放在心上。
順便提醒一下,女人吵架時,不能經(jīng)常把分手掛在嘴邊,女人是想用“分手”從男人那里索取更多的愛,或者借此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但男人聽到的卻是“分手”二字的字面意思,感受不到女人在其中的表達的負面情緒。
不過,太感性的男人與太理性的女人都比較可怕。男人太感性有點婆婆媽媽、小心眼,女人太理性則比較狠、比較冷血,甚至惡毒。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