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自卑到骨子里是極致的強勢。
講個女性朋友的故事。
朋友有個哥哥,從小爸爸媽媽都很寵哥哥,寵到什么程度呢?男孩子很大了還和父母一起睡,可以想見,在很多情況下,她都是家里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而她母親因為是上海知青,嫁給了朋友的父親后,生活并不開心,除了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其他事宜幾乎不管不問,不買菜不做飯,性情尤其乖張和孤僻,經(jīng)常和她父親發(fā)生爭執(zhí),并且日益升級,對她也是動輒打罵。
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從小要強,要討父母歡心,但成績一直不如哥哥,父母總以兒子為榮。等到兄妹兩中考那年,朋友母親沒有任何猶豫把回上海的唯一的一個名額給了哥哥。朋友一直耿耿于懷。
但要知道,上帝的安排有時候并不那么容易看穿。故事后來的走向很讓人唏噓。
朋友的哥哥到了上海,住在外婆家,沒有了熟悉的環(huán)境,離開了熟悉的小伙伴,過渡期非常憂郁,也因為是外來插班生,受到一些霸凌和欺辱,哥哥的心理成長并不順利,如今朋友哥哥40出頭,至今未婚。
朋友自己呢,她在本地求學,上大學,遇到了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父母將老家的房子賣了過來和她生活在一起。
朋友心理非常復雜。她既要向父母證明自己,同時又看父母各種不如意。當年他們期盼的兒子并沒有如他們所愿,而不在意的女兒最后是照顧他們的人。
朋友在我們面前就是這樣一個極為強勢和自負的人。
但我們都深知她這樣的家庭,從小到大她的期待,她的要強,因為父母的不認可,她一直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缺乏愛的環(huán)境里長大,最后,她不得不把自己包裹在堅硬的殼里來應對所有的缺失。
朋友有時候會有歇斯底里的表現(xiàn)和反應。我們也曾埋怨過她,但每每想到她的過往,知道她行為背后的所有原因,最后都會選擇原諒她。
但其實,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原諒,她最需要的是和父母的和解,和哥哥的和解,和自己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