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閑話“寵辱不驚”(黎陽)
莽昆侖文學藝術網(wǎng)站

閑話“寵 辱 不 驚”
作者:黎陽




  一直很喜歡《幽窗小記》中的這樣一幅對聯(lián):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現(xiàn)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大家很是納悶,為什么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fā)空虛,思想異常浮躁。的確,社會在不斷前進,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會的一個缺點就是造成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人類以犧牲自然為代價,其結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無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禮法與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xiàn),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xiàn)象來調節(jié);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志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xiàn)。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幅對聯(lián),寥寥數(shù)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tài)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曠達風流。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我輩俱是凡夫俗子,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么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國古代的貶官文化即是此明證。這關鍵是一個你如何對待與處理的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由來功名輸勛烈,心中無私天地寬。若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會患得患失呢?其次,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過,只要自己曾經(jīng)奮斗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淵明式的魏晉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達風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灑脫飄逸的詩篇。這正可謂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而我以為將這一精神發(fā)揮到極致的是唐朝的武則天。死后立一塊無字碑,千秋功過,留與后人評說。一字不著,盡得風流。這正是另一種豁達,另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只有做到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方能心態(tài)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同志遺作中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溥€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xiàn)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回黎陽文集

[關閉本窗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閑話心理】11 句學心理學的人最討厭聽到的話
心理分析女人“嚼舌根”的心理背后
心理解密:為啥有人就愛“嚼舌根”呢?
閑話吉祥物 石頭(五)詠石
精神分析入門100問:問:是什么引起的心理問題?
好心態(tài)2-7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