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5月23日,位于保定市西部滿城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陵山又像往常一樣傳來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山腳下的兩個小村子里的村民,看起來并沒有被這巨大的轟鳴聲所打擾,他們已經知道有工程兵在山上進行著施工,不過村民們也感覺到有些奇怪往日一上午就會聽到兩三次炮響,今天怎么只響了一次就停了?而在山上進行爆破作業(yè)的工程兵士兵們看著眼前的情景也是目瞪口呆,怎么山里面還藏了一座豪華的宮殿?隨后一輛吉普車風馳電掣般地駛過了村莊的道路,一位村中的老人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嘴里小聲的嘀咕著,解放軍吧不是挖到不得了的東西了!這位老人他又知道些什么呢?
陵山
首先這座山的名字就非常的奇特,好好的一座山怎么會叫做陵山?而且山腳下的兩個村子居然還有著同樣的名字,都叫做守陵村,當?shù)啬昙o較大的村民,都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聽長輩說過,這兩個村子的人,已經在此地生活了數(shù)千年,這兩個村子最初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守護一個古時候大貴族的陵墓。曾經就有人懷疑,村子旁邊的陵山很可能就是一座古代貴族的墓葬,但是曾經有文物部門對于這座山考察過,認為這座山的土質太過堅硬,而且還存在著一定的巖石層,不像是人工填筑的陵墓封土堆,后來相關的考察結束也就沒有了下文。
后來解放軍某部看中了陵山的位置,就派遣工程兵在山體當中進行施工,由于陵山土質實在是太硬,即便是用大型機械開挖效率也非常有限,于是乎工程兵們就采用爆破的方式進行挖掘??蓻]想到就在那一天,這一炸下去,等到硝煙散去之后,工程兵們看到的不是黃色的山體,而是出現(xiàn)了一個遠比炸藥爆炸效果大上許多倍的一個空洞!
當時工程兵們就很疑惑,在考察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這座山里有自然的空洞?而且在河北這種地方,更不可能出現(xiàn)一座溶洞。于是兩名工程兵的戰(zhàn)士,帶著手電筒就下到空洞里面準備一探究竟。二人落地之后打開手電,頓時被他們看到的一切驚呆了,在洞口之后地上滿滿地擺滿了各種精美的古代器具,而且里面的空間非常開闊,就好像是一座宮殿一般。工程兵們經過簡短的交流之后,決定暫停施工保護現(xiàn)場,同時派人通知上級單位,并且取出了一件古代器具用吉普車直奔北京。
當時的文物部門聽到了工程兵們的匯報之后,內心之中非常的疑惑,根據(jù)中國以往的墓葬方式來看,在山體里面開鑿陵墓那應該是唐代時期,由于國力強盛,唐代的皇族一貫都是采用開鑿山體的方式修筑陵墓。但是根據(jù)相關的史料記載,現(xiàn)在的河北地區(qū)是不可能擁有一座唐代皇族的陵墓的。文物方面的專家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只能等工程兵們把從墓室當中取出來的文物帶過來之后,現(xiàn)場進行分析。
等到第2天專家們見到工程兵帶來的文物之后,個個都睜大了眼睛,因為工程兵們帶來的是一件青銅器,能用青銅器作為陪葬的顯然只有戰(zhàn)國到漢朝初期這一段時間,不過這時期的墓葬不大可能采用挖山做陵墓的方式,這時候一位專家猛然間看到青銅器的一面上好像刻著一些銘文,就取出了一把小刷子對文物進行著簡單的清理,隨后映入眼簾的4個銘文,讓在場的專家們再一次感到了震撼,這4個銘文非常清晰的寫著“中山內府”。
文物專家們趕快叫來了考古隊和他們一起,在工程兵的帶領下趕往發(fā)現(xiàn)文物的施工現(xiàn)場。為什么出現(xiàn)了這4個字之后,這些文物專家們情緒會變得如此激動的?因為“中山內府”這4個字一定程度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歷史上中山國的王侯。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5個名叫中山的分封國,最早是在戰(zhàn)國時期,建立者為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國土嵌在燕趙之間,雖然具體位置不是很清楚但是也在河北省境內,此后在西漢時期,這個中山國就比較有名了,就是漢昭烈皇帝劉備經常和別人說起,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這個中山靖王,就是西漢時期分封的中山國初代國君劉勝。而在東漢、曹魏、以及西晉時期,都曾經分封過中山國,不過東漢以及以后的墓葬,青銅器都不是很常見了,東漢開始就已經大規(guī)模的采用漆器,魏晉時期亦是如此。所以這個刻著“中山內府”銘文的陪葬品,最晚也是西漢早期,距離當時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毫無疑問將會成為考古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在場的文物專家們已經預感到了,所以他們的心情都格外激動??墒聦崊s告訴這些文物專家們,你們激動得還是太早了,這座陵墓當中還有著許多重大的驚喜在等著你們!
考古隊到達了現(xiàn)場之后,再從爆破出來的洞口鉆進去,首先他們對于這座陵墓的形制進行了初步的探查,考古隊員們發(fā)現(xiàn)這座陵墓呈現(xiàn)出來了一個“早”字形,工程兵們爆破出來的洞口位于陵墓的南耳室,在南耳室對面的則是北耳室,這兩個耳室修建的面積差不多是等大的,而有一條通道,從這座陵墓的入口穿過兩個耳室通到陵墓的中室,在中室后面則是停放墓主棺槨的后室內,從兩個耳室通往中室方向的道路叫做甬道,通往陵墓入口的則是墓道。這下考古隊心中基本確定了,采用這種式樣的陵墓,應當是漢代的貴族墓地使用的方式。
讓考古隊感到有些疑惑的情況是耳室這規(guī)模也是太龐大了,南耳室長度足足有30米,北耳室大小也是差不多,這都快趕上皇帝墓葬的規(guī)格了,南耳室當中的陪葬品,更是讓考古隊員們喜出望外,當中存放了四輛戰(zhàn)車以及16匹陪葬馬的骸骨,在經過仔細辨認之后,其中一輛戰(zhàn)車的形制有些特殊,考古隊們經過仔細查看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輛安車,專門用于為西漢皇族進行陪葬,西漢的中山王除了首個國王劉勝之外,還往下傳了9代,那這究竟是哪一位中山王的墓葬呢?
到了考古隊進入到墓葬的北耳室,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既有些熟悉但感覺有些奇怪的味道,而且北耳室當中存放著好多陶土制作的大缸,能有半人多高,打開之后里面卻是空無一物,這時候陪同他們進來的一個工程兵小戰(zhàn)士,吸了吸自己的鼻子疑惑的說了一句:誰喝酒了?隨后考古隊沒意識到,這些已經空了的大缸極有可能是漢代的酒缸,而且隨后考古隊還發(fā)現(xiàn)了北耳室當中存放了大量西漢時期喝酒所用的酒器,考古專家們不得不感嘆,這究竟是哪一位中山王,他怎么這么愛喝酒啊,就連陪葬都要帶上幾十缸的美酒,只不過可惜的是歷經2000年,美酒早已揮發(fā)的一干二凈,如今只剩得下空氣中彌漫著的一絲酒味。
當時就有考古隊員認為,這座墓葬怕不是真的屬于劉備的那個祖宗,也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墓,因為根據(jù)史書記載,中山靖王劉勝的一大愛好就是喝酒,而且是嗜酒如命的喝酒,不過此時,考古隊員們還不敢擅自下結論。在對陵墓中室文物的整理過程中,考古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西漢時期五銖錢,這可以直接證明這座陵墓是屬于西漢時期的一位中山王的
后續(xù)越來越多的照明器具被帶入到了陵墓當中,考古隊員們開始對于陵墓的規(guī)格進行完整的測量,測量出來的結果,似乎讓考古隊員們有些不敢相信。整個陵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達到6.8米,占地規(guī)模2700平方米,如此龐大的一個規(guī)模,這哪還叫做陵墓,這簡直就是一座埋藏于地下當中的豪華宮殿 !
不過隨著逐漸的考察,考古隊發(fā)現(xiàn)這座陵墓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挖山為陵,除了陵墓當中停放墓主人棺槨的后室,有一部分在巖石之中外,陵墓其他的部分還是在土壤之下,可能當初在建造這座陵墓的時候,陵山僅僅是一座并不是很大的石頭山,后來在填埋封土堆的時候,工匠們用了一些方式,支撐起來了陵墓的頂部,然后采用分層夯實的辦法,將原來的石頭山包括在了整個封土堆當中,夯實之后的土壤,在除去支撐之后非常堅固沒有發(fā)生坍塌,然后又經歷了2000多年的沉降,本來就已經經歷過人工夯實的土壤,就變得更加緊實,同時也和自然環(huán)境融為了一體,不得不贊嘆古人的奇思妙想,果然是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
但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陵墓的主人究竟是哪一位中山王呢?很快考古隊就有了發(fā)現(xiàn),在墓地北耳室當中的一些酒器上,有著大量清晰的銘文,上面刻著“中山內府銅鈁34年”,有的則刻著“中山內府銅鈁36年”,最大的一個數(shù)字則是39年,這時候專家們已經做出了準確判斷,這座墓葬的主人,已經可以確定就是劉備的祖宗,漢景帝劉啟庶子,漢武帝的劉徹異母兄長中山靖王劉勝,因為只有作為初代西漢中山王的劉勝在位時間超過了39年,達到了42年,劉勝的后代們沒有一個在位時間能夠超過30年的。
既然已經確定了墓主人是誰,考古學家們對于開啟后室心中也有了準備,不過封閉后室的石門無法打開,跟隨的工程兵表示,他們手中還有炸藥如果打不開可以直接爆破。考古隊員們忙說不用不用,在石門的周邊進行尋找,果然發(fā)現(xiàn)了封閉后室石門的暗閂,拔開暗光,在石門后頂住大門的條石隨即倒向一邊,巨大的石門一推就開了??吹媚贻p的工程兵一愣一愣的。
后室被打開之后,在手電筒的照射下考古隊員不禁說到可惜,這位中山靖王陵墓如此的豪華,他的棺槨,想來也應當用當時非常昂貴的木料制成的漆器,可惜歷經了2000多年,已經化為了一堆木屑,不過考古隊員們還是覺得,陵墓豪華的有些過分,雖然棺槨已經沒有了,停放棺槨的棺床居然用一整塊漢白玉制成的,劉勝作為漢武帝的劉徹異母兄長,在自己陵墓的規(guī)格安排上真是一點也不客氣,幾乎是擦著規(guī)格僭越的邊來建造的。
隨著照明設備逐漸被鋪設到后室當中,考古隊員們開始對于棺床上面已經化為了木屑的棺槨進行清理,畢竟已經是一座歷經了2000多年的陵墓,墓主人下葬時所穿的衣服,也很有可能因為時間的關系已經消失,隊員們誰都沒想到,在這一堆碎木之下,藏著的卻是中國考古歷史上的一大重大發(fā)現(xiàn)。
在清理的時候,考古隊員就已經覺得木屑的下面隱隱約約的好像有一個人形,難道墓主人的遺體成為了干尸?隨著繼續(xù)的清理,考古隊員被眼前的一幕極大地震撼到了,這個人形根本就不是墓主人的干尸,而是一具完整的金縷玉衣,雖然在古籍上記載了這種十分奢侈的下葬方式,但是在后世的討論當中,一直將其認為傳說,而現(xiàn)在一件真真實實的金縷玉衣就擺在考古隊員們的面前。
之所以后世許多人認為,史書上記載西漢時期采用金縷玉衣包裹墓主人遺體進行下葬的方式,是一種傳說,是因為金縷玉衣的制造非常復雜,比如考古隊員們眼前劉勝身上穿著的金縷玉衣,是由許多塊邊長2~3公分,厚度大概在5~6毫米之間的小玉片,在上面進行打孔,然后再用非常細的純金絲線,連接而成,這種工藝非常復雜,很難想象古人是如何在這么薄的玉片之上,進行準確的開孔,還能保證玉片不會碎掉,除了工藝復雜之外,制作一件金縷玉衣,需要大量的玉石,在漢代玉石的價格可以說是非常的昂貴,制作這樣一件精美的金縷玉衣,以當時簡陋的工藝來看能制造出來他所需要的花費,那簡直就是天價。
1967年,對于中山晉王劉勝墓葬的發(fā)掘工作,正在穩(wěn)步進行當中,郭沫若作為負責這方面的領導,親自動身前往中山靖王的陵墓進行考察,郭沫若先生很高興的看著陵墓當中一件又一件的陪葬品,突然他問到,中山靖王的王后墓葬發(fā)現(xiàn)了嗎?考古隊員們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按照西漢時期的埋葬習俗,王后的陵墓必然就在國王陵墓的附近,考古隊員們因為中山靖王的墓葬當中許多重大的發(fā)現(xiàn)沉浸在興奮當中反而卻忘了這回事。
可是中山靖王王后的墓葬會在哪里呢?郭沫若先生從陵墓當中走出來之后,在陵山周圍親自查看,這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路過的老農,就跟他談論起當?shù)氐那闆r,從老農的口中得知,陵山腳下有兩個村子都叫做守陵村,另外一個守陵村就在陵山西北面200多米的地方,郭沫若先生謝過了這位老農之后,找了一處地勢稍高的地方一看,果然就在陵山的北面,還有一座形狀和陵山非常相似的小山包,現(xiàn)場的考古隊員們馬上分出了一批人,和郭沫若先生一起前往的那座小山包,不過考古隊在對這座小山包仔細的探查之后,心中突然一涼,因為在這座小山包上,考古隊員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盜洞,而且這個盜洞可能已經存在了數(shù)百年,如果這是中山王王后的陵墓,那里面怕不是已經沒有什么珍貴的文物了。
考古隊員們趕忙開啟了對于這座陵墓的挖掘工作,這座陵墓修建的工藝顯然沒有中山靖王墓那么巧妙,雖然封土堆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這座陵墓的封土堆只是做了簡單的掩埋,這給發(fā)掘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考古隊員們心里面也非常焦急,這是一座被盜的陵墓,里面究竟是什么樣子大家心里都不清楚。
不過隨著考古挖掘的進展,一件又一件的文物從中出土,整個陵墓的結構也開始顯露出來,不過考古隊員們的心情卻是越來越沉重,因為根據(jù)陵墓的結構,那個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的盜洞,是直接從封土堆的頂上通往了存放墓主人棺槨的后室!
由于考古隊人手不足,還沒有撤離的工程兵也參與了進來,人多力量大很快將后室之前墓地的其他結構清理了出來,考古隊員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特殊的文物,一座樣式如同宮女的銅燈,這個筒燈的設計非常巧妙,外面有一個活動的照門,可以根據(jù)開合的角度調節(jié)光線照射的方向,如果將整個照門關死,那么里面的火焰就會因為缺少氧氣而自行熄滅。
不過燈座底部的銘文卻讓在場的考古工作者產生了疑惑,銘文上刻著兩個清晰的字“長信”,難道這座精美的銅燈是來自于西漢的皇宮長信宮?難道說墓主人不是中山國王的王后,而是長信宮的主人,中山靖王的祖母漢文帝的皇后竇氏?現(xiàn)場的郭先生很快就否定了大家這種疑問,竇太后人家可是堂堂的皇太后,怎么可能葬在自己的孫子旁邊?中山靖王的王后,也是出自于竇氏家族,受到竇太后老人家一兩件宮中物品作為賞賜也不奇怪。
解除了對于發(fā)掘文物的疑惑之后考古隊員們打開了后室,那個從封土堆上就發(fā)現(xiàn)了盜洞,一直通到了后室的西北角,隨著照明設備在現(xiàn)場安放,考古隊員們發(fā)現(xiàn)棺床同樣是一整塊漢白玉,不過在盜洞下面,擺放著一件從墓主人遺體上脫下來的金縷玉衣,只不過這一件金縷玉衣,用于連接玉片的金絲已經被人完全抽走,只剩下了一堆玉片散落在那里,雖然有所損壞,不過也讓考古隊員們算是松了一口氣,好在這盜墓賊不是很識貨。隨后也發(fā)現(xiàn)了可以表明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小印章,上面刻著竇綰的字樣,就是中山王的正室妻子。
中山靖王劉勝這一對夫妻,可以說是對中國的考古發(fā)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兩座漢墓一共出土了10633件寶物。其中,具有極高文物價值的就多達4000多件,并且接連出土兩件金縷玉衣,可以說是非常寶貴的考古發(fā)現(xiàn)。
當然人們心里也非常疑惑,雖然中山靖王還要被劉徹喊一聲皇兄,那他這個墓葬規(guī)格也太豪華了,區(qū)區(qū)一個分封國是怎么做到有如此大的財力呢?這就不得不說中山靖王劉勝雖然在史書中寫他嗜酒如命沉迷美色,但卻敢于向漢武帝劉徹講真話。
自從漢景帝時期爆發(fā)了七國之亂之后,雖然依舊采用皇子分封的方式,但是分封出來的諸侯王已經不再擁有土地的實際掌控權,而是指享受這塊土地所帶來的稅收,分封的諸侯王已經失去了政治能力,朝廷派到地方的許多官員,利用了皇帝當時對于諸侯王的警惕性,多次出言誣告諸侯王造反,并且偽造證據(jù),以此試圖“立功”能夠獲得晉升顯然很多人獲得了成功,就導致這股誣告劉氏諸侯王的風氣在整個大漢朝廷當中蔓延開來。
中山靖王劉勝看到了這樣的情況之后心中非常的不滿,他在一次和漢武帝劉徹的宴會當中,當面哭訴了劉氏皇族諸侯王,被一些大臣作為了獲取晉升的臺階,并且警告劉徹這種現(xiàn)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更是旁敲側擊的提醒道,這些人陷害的哪里是諸侯王,這是在打劉家皇族的臉!今天他們不去敬重那些諸侯王,明天他們就敢不認你劉徹當皇上!
就這樣漢武帝劉徹禁止朝廷大臣干涉皇族事務,又提高了劉氏皇族諸侯在禮節(jié)上的待遇,在另一方面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將一些體量較大的諸侯國逐漸的瓦解,恐怕在漢武帝劉徹的眼中,他的這位皇兄平時雖然滿身陋習,但是對待自己可以算得上忠心耿耿,再加上中山靖王劉勝是初代中山王,沒有受到推薦令的影響,手中自然有著大把的錢財可以用來為他每日奢侈,以及修建規(guī)模如此巨大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