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療效
1、表虛自汗
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
可與生地黃、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
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并常與防己、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
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
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nèi)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
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于肺無力咳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注意:
黃芪不可大量服用,在發(fā)熱和陰氣不足的狀態(tài)下也不可以服用,疼痛濕氣條件下也不可以使用。
喜歡黃芪養(yǎng)生的人,需要記住“五不喝”:
1、愛上火的人不要喝。如果生活中屬于容易上火的人,比如經(jīng)常鼻炎疼痛、面部發(fā)紅、心煩氣躁,流鼻血、口腔潰瘍等,此類人群最好不要服用黃芪泡水,因為黃芪性溫,容易加重上火的癥狀。
2、月經(jīng)期的女性不要喝。女性在處于月經(jīng)期的時候,最好也不要服用黃芪泡水,以免引起經(jīng)血量過多、月經(jīng)失調(diào)、經(jīng)期延長等,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span>
3、腎陰虛、濕熱、熱毒熾盛的人群不要喝。因為黃芪性溫,可能會加重病情。除此之外,如果正值感冒發(fā)燒期間,最好也不要服用黃芪泡水,以免引起體溫上升,不利于降溫。
4、患有肺結核的人不要喝。若是之前曾經(jīng)患過肺結核,或者出現(xiàn)過咳血現(xiàn)象,最好也不要服用黃芪單方泡水,以免引起身體異樣,確實需要服用的時候,可在中醫(yī)的辯證、建議下,與其他的中藥搭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