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主要作用為補氣。一種理論認為,氣虛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治療的關鍵就在于益氣補氣。此外,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
黃芪的功效
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丹參:集活血、行血、涼血、養(yǎng)血作用為一身,可以化瘀、通絡。丹參中含有多種丹參酮,可以明顯改善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钛{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赤芍:是清熱、涼血、散瘀的佳品。現(xiàn)代藥理學證明它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經。
【主治功效】: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主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腸風下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閉經;痛經;崩帶淋濁;瘀滯脅痛;疝瘕積聚;跌撲損傷。用于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枸杞子:中醫(yī)文獻記載枸杞能補腎養(yǎng)肝。可用于肝腎陰虛之消渴等。近年來的研究還表明,枸杞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1、枸杞子對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強作用,還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
2、枸杞子有抗腫瘤作用、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3、枸杞子有保肝及抗脂肪肝的作用。
4、枸杞子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
5、枸杞子有一定降壓作用。
黃連:性苦寒,以清熱作用為主,能夠用于有內熱癥狀的糖尿病患者。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經。質堅味厚,降而微升。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陰,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生地黃:滋陰清熱,能夠平穩(wěn)降糖。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地黃具有抗輻射、保肝、降低血,糖、強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等作用,可應用于多種病癥。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
山藥:有益腎氣功效,可以補氣、消渴。
補虛、降血糖、治療糖尿病,山藥被稱為補虛上品,對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療效。
①山藥中豐富的多糖和皂甙降糖作用明顯。
②山藥中所含的糖蛋白,在體內水解為蛋白質和糖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山藥既能補氣,又能養(yǎng)陰,補而不滯,養(yǎng)而不膩,對于輕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茯苓:有鎮(zhèn)靜、保肝、降糖、抑菌等作用。
茯苓可使平滑肌收縮振幅減少,張力下降。茯苓可影響體內代謝,對電解質的平衡有調解作用,并能降低血糖,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作為方劑中的一味草藥,以上任何一種都并非靈丹妙藥,也不能拿來單獨使用。配藥時,大夫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癥,配伍其他草藥綜合施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