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14日,是25歲的她出殯的日子。那一天,上海萬人空巷,人潮涌動,12名上海名導(dǎo)抬棺,30余萬人夾道相送,這一盛況,被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為“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
她16歲步入影壇,17歲成為可口可樂第一位中國代言人,20歲被封“民國四美”,24歲被尊為“電影神女”,但卻在25歲留下一句“人言可畏”服藥自殺。她是被張曼玉成為“風(fēng)騷入骨”的女人,“默片皇后”阮玲玉。
丫鬟和少爺?shù)膼矍?
1910年,一個漂亮的女嬰出生了,父親給孩子取名——阮鳳根,
鳳根6歲那年,父親積勞成疾,撒手人寰,7歲那年,鳳根隨母親到張家?guī)蛡?,寄人籬下討生活。雖然家境貧寒,但阮母哀求張家老爺,為女兒爭取就讀上海著名的崇德女校的機會。
“他”是張家四少爺張達民,闊少爺愛上窮婢女,張家人極力反對兩人交往,以斷絕關(guān)系為要挾,阻止張民達與阮玲玉的交往。
▲《阮玲玉》劇照,張曼玉飾阮玲玉,吳啟華飾張達民
但是,愛情面前總有飛蛾撲火。1925年,張達民冒著被趕出家門的風(fēng)險,為阮氏母女租房,并不斷周濟,讓她們衣食無憂。
15歲那年,她毅然輟學(xué),和張同居。
養(yǎng)家女成大明星
雙宿雙棲的日子,一開始甜蜜異常。張達民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每天帶著阮玲玉跳舞、看電影。
幾個月過后,兩人積蓄很快花光,生活陷入窘境。
一天,一則廣告引起了阮玲玉的注意:明星影片公司即將開拍新片《掛名夫妻》,公開招聘女主角。阮玲玉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于是前往試鏡。
16歲的她成功入選,并以阮玲玉的藝名走進演藝世界。
《掛名夫妻》讓她家喻戶曉,不到2年,她便大紅大紫,名利雙收。張達民卻徹底墮落淪為靠明星老婆養(yǎng)活的小白臉。
曾經(jīng)的愛情漸漸消逝,伸手要錢不給,他就大鬧攝影棚,讓她丟盡顏面。
在愛情糾葛的時候,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二個男人。
富商對名媛的追求
1932年底,在香港一次聚會上,阮玲玉與上海茶界大亨唐季珊相識,當(dāng)時她22歲風(fēng)華絕代,他年過40成熟穩(wěn)重。作為留洋海歸、商界精英,唐季珊見多識廣、極懂女人心,對阮玲玉展開浪漫攻勢。
▲劇照,秦漢飾唐季珊,張曼玉飾阮玲玉
兩人的戀愛,迅速傳遍圈內(nèi)
不久,她帶著母親和養(yǎng)女,搬進了唐季珊花10根金條買下的上海一棟三層別墅,正式和唐季珊同居了。
她以為,在最好的年紀(jì)自己終于遇到最好的人,但沒想到,這只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罷了。
成為紈绔少爺和假意富商的犧牲品
1933年4月,張達民返回上海,得知阮玲玉和唐季珊情意正濃,怒沖中來,反復(fù)糾纏。
▲劇照
山窮水盡的張達民趁機敲詐,要求阮玲玉支付“分手費”。經(jīng)過討價還價,雙方簽訂《阮玲玉與張達民脫離同居關(guān)系約據(jù)》,其中第二款規(guī)定由阮玲玉每月支付張達民生活費,“每月至多100元為限,以兩年為期”。
阮玲玉本想息事寧人給他算了,但唐季珊不高興,冷言冷語地說“你要給他錢是可以的,我是不給的,但是我覺得你這樣給下去的話,是沒完的,他是一個無賴。” 阮玲玉只好不給。
但是,窮途末路的張達民惱羞成怒,他決心報復(fù)這對“奸夫淫婦”。于是,他將阮玲玉告上法庭,誣告她“竊取財物,侵占衣飾,共值3000余元”,并聲稱阮將所偷錢財全部送給了唐季珊。
一時間,八卦雜志鋪天蓋地報道這個“年度丑聞”,阮玲玉從萬眾仰慕的女神變?yōu)榍Х蛩傅氖幣5?,更大大打擊在后面?/p>
唐季珊的反應(yīng)讓所有人始料不及。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他一邊反訴張達民,狀告他“虛構(gòu)事實,妨害名譽”;一邊逼迫阮玲玉,讓她登報宣告,說明阮玲玉并未給他錢財,同居后兩人經(jīng)濟獨立。
▲劇照
兩個自私的、愛過的男人,一個為了錢厚顏無恥,一個為了名冷酷無情,同時將她推到風(fēng)口浪尖,不約而同地將她犧牲。
但委曲求全,換來的只是更深的傷害。官司還未開庭,唐季珊就另結(jié)新歡,一個叫梁賽珍的舞女,一個更年輕的女子。
不堪流言,香消玉殞
在兩個“惡魔”般的男人將她折磨得筋疲力盡時,她卻在電影里更加流光溢彩,也在電影里再次邂逅了自己的知己情人,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
▲電影《阮玲玉》劇照,梁家輝飾蔡楚生
1935年,在拍攝電影《新女性》時,阮玲玉認(rèn)識了該片的導(dǎo)演蔡楚生,一個是青年才俊,一個是嬌美佳人,他們都有才華,他們彼此欣賞,彼此傾慕。
▲阮玲玉的廣告牌
阮玲玉以為,他是自己真正的知音,是愛自己的。當(dāng)黃色小報惡意中傷、張?zhí)苾赡袟壦活櫟臅r候,她滿心絕望又懷著一點期待去找蔡楚生,求他帶她離開上海,“結(jié)了婚再回來。”
他驚訝地看著她,轉(zhuǎn)而又低頭不語。阮玲玉在他臉上,看到了懦弱無力,這最后一根求命稻草,同樣不堪一擊。
與此同時,開庭的日子近在眼前,張、唐二男爭夫的案子已經(jīng)成了報紙頭條、飯后談資,小報記者、吃瓜群眾圍堵在她的洋樓外,都準(zhǔn)備一睹她美人落寞的“風(fēng)采”。
1935年3月8日,庭審的前夜,家人熟睡后她獨自起身,在吞服了整整三瓶安眠藥后,結(jié)束了年僅25歲的生命,僅留下了那封“人言可畏,我何罪之有?”的遺書和那些永不褪色的電影。
張達民一無長物,紈绔半生,36歲便客死香港;唐季珊浪蕩不改,被騙破產(chǎn),流落臺灣后以兜售茶葉糊口,最終慘死街頭。
真正的幸福,不會是別人的拱手相奉,也不會被別人言語擊破。有一種人生,無你歲月靜好,有你錦上添花,誰也不會辜負(fù)我,誰也不能傷害我!我自己,不依不靠,一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