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最具詩意的節(jié)氣
白露
一個詩意的名字
《詩經(jīng)》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不僅美了秋天,還迷了詩人的眼
陶淵明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白居易說:“露似珍珠月似弓”
蘇東坡說:“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白露,一身詩意,萬古人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苯袢沼瓉怼鞍茁丁惫?jié)氣!《禮記》中說:“涼風(fēng)至,白露降,寒蟬鳴”,白露的到來標志著涼爽的秋季也將正式到來。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一候丨鴻雁來
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二候丨玄鳥歸
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fēng)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三候丨群鳥養(yǎng)羞
這個“羞”同“饈”,是美食?!靶洳啬臼a,丹鳥還養(yǎng)羞”,養(yǎng)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相較于“兩至”“兩分”,白露節(jié)氣在民間的地位并不算高,但其民俗活動卻是異常地豐富多彩。
丨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tǒng)習(xí)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多種疾病。
丨泡清茶
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jīng)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丨喝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xí)俗。每年白露節(jié)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丨十樣白
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jù)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fēng)氣(關(guān)節(jié)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yīng)。
丨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jié),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guī)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白露前后氣溫下降較快,小編對你最重要的提醒,莫過于——記得早晚加件衣。
白露之后,日夜溫差加大,中醫(yī)主張“白露勿露身”,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
除了早晚添加衣物,睡覺時也不可貪涼。這個時節(jié)可以撤掉夏季用的涼席,關(guān)上空調(diào),將薄棉被備在床頭,隨時取用。
白露過后,應(yīng)注意腳部保暖,建議大家常泡腳,泡到身體微微發(fā)熱最好,時間約在15~30分鐘,有助于護好人體陽氣。
常搓耳
在泡腳的同時,可以搓搓雙耳,直到發(fā)熱即可。腎開竅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qū),聯(lián)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經(jīng)常搓揉耳朵是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
推鼻梁
推擦鼻梁有助于擴展鼻腔,通暢呼吸道,對呼吸系統(tǒng)健康有益。用食指指面由鼻尖向鼻根反復(fù)推按,每次推20~30次。
登登高
登高望遠,能夠開闊心胸,調(diào)養(yǎng)肺氣,使內(nèi)心豁達,安定神志。
少生冷
由于天氣由熱轉(zhuǎn)涼,人體為了適應(yīng)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fā)生變化,對生冷食物的消化能力也會下降,所以飲食上要盡量避免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秋季進補首推湯粥,如貝母梨湯、百合粥、冰糖銀耳湯等,不但易消化吸收,還能養(yǎng)陰潤燥。另外,若口燥咽干、干咳痰少,可用麥冬、菊花、沙參泡茶喝。
秋藕最養(yǎng)人,可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搭配黑木耳還可滋補腎陰。
這個時節(jié)早晚溫差大,對于有心腦血管不適的人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fā)因素。因此,在季節(jié)更替之時,有心腦血管健康隱患的人群更要特別注意。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悲秋
【唐】 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相和歌辭·烏棲曲
【唐】 王建
章華宮人夜上樓,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白露滿山山葉墮。
南湖晚秋
【唐】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fēng)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雜詩
【魏晉】 左思
秋風(fēng)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恒居,歲暮???。
白露
【唐】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白露,祝好
~ 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故事和觀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