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元宵節(jié)。小九在外頭工作,廚藝也不是特別好,經(jīng)常吃外邊的快餐,父母親都很是心疼,所以逮著機會就想給小九大補一番。每逢佳節(jié),必然少不了一道菜(湯)——燉雞。
燉雞,是父輩認為敲有營養(yǎng)的存在。但小九每次都膩到吃不下。如非要在油膩膩的雞肉中,小九最愛的是雞翅!然而,最近又看到一篇文章指出,翅尖里含有淋巴,不能吃…唯一的愛都要被剝奪?不能就這么信了它,今天一定要弄清真相。
雞翅真的不能吃嗎?
雞翅尖,是雞翅膀的一部分,根據(jù)需要,可以分為翅尖、翅中、翅根。翅尖就是——
看餓了……嗎?
說翅尖不能吃,是認為雞在翅尖打針,會聚集毒素。這種說法存在著3種誤解。
其一,雞打針不都打在翅膀,通常在翼下或脖子處。小九又不是沒見過給雞打針,一般都在翅膀下或者脖子上,當然有些疫苗可能注射在其他部位。
其二,抗生素并不會再一個部位長期聚集。事實上,抗生素在被注射進雞體以后,會隨著循環(huán)系統(tǒng)迅速在全身擴散。只有這樣,它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其三,注射的抗生素殘留,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大影響。正如第二點所說,抗生素會在雞身游走,且會經(jīng)由消化、分解,最后量可能少到不計,又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多大影響呢?
綜上,翅尖是可以吃的。大家不必太過擔心。
小九也松了一口氣
不過呢,雞翅是可以吃了,但雞身上有幾個部位是不太能吃的。
雞的這3個部位盡量不要吃
在說正題之前,要先提及一個詞——淋巴器官。
雞淋巴器官圖(幸虧中間隔了個淋)
淋巴器官是動物的免疫器官,可以說很重要,比如能幫助殺死入侵的病毒、細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但同時,淋巴腺中含有一種巨噬細胞,它具有很強的吞噬病毒、細菌的能力。
也就是說,它會將一些病毒和細菌納入“囊中”。正因為有這么多有害物質(zhì),所以包含胸腺在內(nèi)的那些動物的淋巴器官并不適合食用。
可以讓消費者放心的是,像牛羊豬這些比較大一只的動物,在被屠宰、處理的過程中,一般會將較大的淋巴器官(胸腺)剔除掉。只是家禽類就需要多注意一些了。
1、脖子
胸腺是機體重要的淋巴組織。解剖學的研究結(jié)果證明,家禽類動物的胸腺有很多對,雞有7對,而且都分布在脖頸兩側(cè),緊貼著頸靜脈排列成行。雞脖子本身就有夠小,所以想完全剔除這些淋巴組織不太現(xiàn)實。即便把皮和胸腺刮走了,還會殘留部分小型淋巴組織。
這些淋巴組織只要沒有病變,少量攝入,人體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消化分解掉它們,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誰也不知道它有木有病變是吧,所以盡量少吃,是最安全的做法。另外,市場上賣的鴨脖,建議也不要吃太多。
2、雞屁股
其實,在小九的觀念中,一直認為在煮之前,雞屁股是會被扔掉的…但居然,也有人吃,而且還夸它好吃。
小九必須嚴格滴告訴大家,雞屁股如果沒有摘除掉“尾脂腺”和“腔上囊”,也是不能吃滴。
· 尾脂腺
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2枚,在雞屁股上對稱分布。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雞自身經(jīng)常啄的就是它,將其中分泌的脂肪啄取到羽毛上,鍍上一層“油”,是為了保護羽毛。但!是!這個部位老被啄來啄去,容易發(fā)生腺體阻塞或者發(fā)炎的現(xiàn)象,所以以防萬一,最好切除掉。
· 腔上囊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尖翅,其實就是腔上囊。想來人們可能聽岔了,將尖翅聽成了翅尖,這兩種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位。
腔上囊是尖翅的學名,這個部位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包含了各種代謝廢物、細胞殘骸等,也是各種致病菌和病毒集中的地方,堪稱藏污納垢的大倉庫。就算是用大火燉十幾分鐘,也不能完全殺死這些細菌。
所以,建議同尾脂腺一起,切掉最保險。
3、雞雜碎
父上大人每逢殺雞必定會炒一盤“蒜炒雞雜”,還挺好吃的。湘菜中含有一道酸辣雞雜的菜,也甚是符合小九的心意。但從健康層面來講,這其實是不好的。
因為雞的肝臟同人體肝臟一樣,負責解毒、代謝;腎臟同人體的腎臟一樣,負責排泄有害物質(zhì);肌胃則是負責將食物磨碎。
所以說,如果有害物質(zhì)經(jīng)過了這三個內(nèi)臟,辣么就可能賴在這不走了。毒素堆積到一定程度,吃了也是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的。所以偶爾食用可以,但不可大量食用。
雞湯需要這么喝
最后,說說小九不得不喝的燉雞湯。很多人覺得燉雞就把營養(yǎng)都溶解到雞湯中,其實,燉雞過程中,雞肉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鈣等營養(yǎng)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里。
營養(yǎng)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因此雞湯里雞肉遠比湯有營養(yǎng)。
看完了,以后可別吃錯咯。
提示:前往菜市 小心H7N9
廣州市疾控中心監(jiān)測顯示,廣州市30%以上的市場有不同程度的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廣州市應急辦、廣州市衛(wèi)計委聯(lián)合發(fā)布預警信息:盡量避免接觸活禽,如需購買家禽可選擇生鮮家禽產(chǎn)品。
廣州市宣布決定在2017年1-3月,每月16日至18日連續(xù)3天,實施全市禽類交易市場預防性休市措施。1月16~18日禽類交易市場休市評估結(jié)果顯示,3天休市措施能使禽類市場環(huán)境中的禽流感病毒凈化60%以上。但復市后活禽入場,環(huán)境中的禽流感病毒即開始活躍,一周左右即恢復到休市前的污染水平。
去年入冬以來,廣州市報告的人感染H7N9病例100%在發(fā)病前有接觸活禽或到訪活禽市場等行為,市場中亦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
疾控中心向市民做出以下提醒:遠離活禽,不私養(yǎng)、宰殺活禽;禽類產(chǎn)品要熟透食用;勤洗手,多通風,防寒保暖,強身健體;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及早就醫(yī),主動告知禽類接觸史。
然而有網(wǎng)友吐槽:公布三成市場受污染,卻不公開名稱。這提示的確不夠溫馨。
身體不聽話,總有點小病小痛,但又不想跑醫(yī)院?
體檢報告出來了,數(shù)據(jù)一堆看不懂?
都把問題發(fā)給我們的萬名醫(yī)生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guān)注即可直接提問,在微信問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