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是幸運的,因為有兩位愿意為他付出的女性,但又是不幸的,因為無法給真正愛的人一樁婚姻。
魯迅先生名義上的妻子叫朱安,她的家庭思想陳舊,小時候就被纏足,沒有上過學,但是恭謹聽話,符合家長的要求,1906年,魯迅還在日本留學,接到家信,說母親病重,回到家才發(fā)現是騙局,原來是為了安排自己娶親。
出乎意料,魯迅并未反抗,他曾經解釋:“這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我會好好供養(yǎng)它,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笨梢钥闯?,為了盡孝道,他放棄了自己的幸福,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隱約覺得,自己在反清的斗爭中,自己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婚姻對象是誰,根本不重要。
魯迅
隨后的20年里面,魯迅和朱安一直是名義上的夫妻,魯迅在外,朱安在內,
1918年,一位叫許廣平的女性考上了天津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后來又參加了五四運動,1922年考上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和朱安不同的是,許廣平的家庭是開明的,她沒有纏過足,讀了很多書,可以上學,生性疏闊。
也就是在這里,她遇見了魯迅,1925年,為了尋求幫助,探討中國女性的前途,許廣平給魯迅寫了一封信,通信大約半年后,27歲的許廣平和44歲的魯迅走到了一起,并且許廣平和魯迅住進了同一棟樓,雖然沒有同居,但是在同校師生的眼里,許廣平嫣然已經成了師母。
許廣平
許廣平的到來,朱安當然是有想法的,但是她也無能為力,她本來以為只要自己一心一意對魯迅好,總會有回報的,但是她最終還是失去了這個勇氣,因為許廣平懷孕了。
在家長的眼里,朱安也許真的是個好妻子,孩子周海嬰出生后,她慢慢想通了,也可以說是認命了,她開始把周海嬰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字認識的不多,所以她找人給許廣平寫信,信里對周海嬰頗為關心。
但是上天最終還是沒有給朱安一次做母親的機會,直到去世,朱安都沒有見到周海嬰。
朱安
1936年10月19,魯迅去世。
即便是1941年,日軍侵占上海租界,因為許廣平熟悉上海很多名人,日本人對她打罵用盡各種酷刑,這位女性從未吐露過任何信息,這份堅強和隱忍、高尚和堅強也許正是當初的魯迅動心的原因。
這一年的朱安,處境也不好,生活困苦,準備賣掉魯迅的手稿,但是這個行為引起了各方的謾罵,可是朱安,她只是一個普通女子啊,沒有讀過書,她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這個時候,身處困境的許廣平給朱安寫信,給她匯款,兩位女性開始相互理解起來。朱安曾說:“許小姐人很好,她懂我的想法。”
1947年的夏天,朱安去世,葬禮的錢是許廣平出的,葬禮也是她托朋友辦的。
新中國成立后,許廣平把有關于魯迅的一切上交給了國家,許廣平沒有回避朱安的存在,她的筆下,曾經寫出:“魯迅原有一位夫人,她名'安’”
人們也許沒有想到,這個世界上愿意把朱安寫進書里的人,不是旁人,而是許廣平。
許廣平是突破舊時代枷鎖的女性,而朱安是活在舊時代的女性,兩個人本應該一生都沒有交集,但是因為魯迅而相識。
她們兩個人沒有像現在電視劇的狗血劇情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謾罵,而是選擇了理解,相互寬容。
朱安擁有了和魯迅的婚姻,但是沒有擁有魯迅的心,而祖廣平沒有擁有婚姻,卻活在了魯迅的心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