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考滿分到高考滿分
戴蕓
從中考作文滿分到高考作文滿分——有時候,我自己都會覺得這真是件可羨的事。于是想記下一點(diǎn)感受,給自己一個總結(jié),也與同齡的朋友們作個交流。
似乎絕大多數(shù)人都把看名著作為提高作文水平的第一要招。而我一直信奉“語文無處不在”,所以也就覺得學(xué)習(xí)寫作的根本方法是學(xué)習(xí)生活。
我在看書時,最關(guān)心的并非作者表達(dá)了一些什么,而是他是如何感悟到這些的。我厭惡刻意地背誦和套用中外名篇中的語句,因為那是別人的感悟,不是我的;但對于那些真正與我產(chǎn)生強(qiáng)烈共鳴的字詞句,我也不憚冒著“抄襲”的罪名不止一次把它用在我自己的作文里,因為它們已經(jīng)溶為我對生活感悟的一部分。正因為我追求的是感受生活,于是名著就不是唯一途徑;大報小報的副刊,流行歌曲的歌詞,乃至電視劇中的對白,只要它的某些東西能夠說服我、打動我、啟發(fā)我,我便絕不會只是因為有人說它“膚淺”、“庸俗”而故作清高地加以排斥。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我把與朋友聊天作為人生一大樂事,也喜歡在獨(dú)處的時候“胡思亂想”。前者使我聽到形形色色的故事、了解到各種各樣的心態(tài),后者則給我以深入思考的自由空間,這些都使我受益匪淺。我很樂于對那些引起爭論或者過于眾口一辭的事物作一些換角度、換立場的思考,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事實(shí)上,我們現(xiàn)在所寫的議論文,多半是論述那些近似“公理”的東西,“人人心中皆有”,所以要寫出好文章,只有依靠“換角度”,找出“人人筆下皆無”的東西。
換角度思考這一招對于寫材料作文尤為有效,它使我?guī)缀鯊牟粚δ切瓣惻f的題材”及“古老的道理”生出厭煩的情緒,因為我總相信從材料出發(fā),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有針對性的東西或是被別人忽略的東西,僅這兩點(diǎn)就可以成就出好文章來。比如這次高考作文,喜鵲說蒼膺“好高騖遠(yuǎn)”,這首先就值得討論。蒼鷹只不過是飛得高遠(yuǎn),至于“好高騖遠(yuǎn)”,則是喜鵲戴上“有色眼鏡”看人后得出的結(jié)論,這反映了另一個問題,即主觀的好惡常常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作出清醒正確的判斷。這樣,我就找到一個新的話題來進(jìn)一步地分析這則材料。雖然這仍舊不夠完備,但它是我自己的感悟,有我的特色和新意——這就是我追求的東西。
寫作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事兒,關(guān)于它的感受也是一言難盡的;而這其中,我最受用不盡的是文中所說的兩點(diǎn):全身心感悟生活和換一種眼光看問題,因為它所提高的是一個人全面的觀察和思維水平,至于作文水平嘛,當(dāng)然是“水漲船高”了。(志平摘自《語文報》1995年9月18日)
阿石摘自《普教文摘》(南京理工大學(xué))1995年第6期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