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 與 “五福”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日期間各行各業(yè)都會放假,民間也會舉行豐富的節(jié)慶活動,家人和親友見面時相互說些吉利話,彼此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其中“四喜”、“五福”是常用的祝福語。
酒席上,通常有“四喜丸子”這道菜,何為四喜?可見于舊時私塾課本的一首《四喜詩》:“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詩始見于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另據(jù)曹植《謝入覲表》:“臣得出幽屏之城,獲覲百官之美,此一喜也;背茅茨之陋,登閶闔之闥,此二喜也;必以有靦之客,見穆穆之顏,此三喜也;將以■杌之質(zhì),稟受崇圣之訓,此四喜也。”
此外,民間貼春聯(lián)時,總忘不了寫個“五福臨門”的斗方,以祈福氣盈門。何為“福”呢?這“福”字本為動詞,意思是保佑、賜福,后來作名詞用,解釋為幸福,也就是俗話說的福氣。至于怎樣才算是達到福氣的境地,儒家經(jīng)典《尚書·洪范》就有“五福”一說:“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顯而易見,五福就是“壽、富、康、德、考”。(王洪生)
2013.02.06廣州老人報 【天生逍遙·天生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