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繁忙的工作結束,周末在家想好好犒賞下自己,興沖沖地做了一頓飯,吃飽后把碗碟堆在一起扔進洗水池,然后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對自己說:“好累啊,我先歇會兒?!?/p>
過了一兩天,突然想起來,碗還沒洗......
是不是覺得小編監(jiān)視了你的生活?哈哈,今天我們不說笑,談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洗碗。
洗碗,是一項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但是卻有很多的常見誤區(qū)和技術要點,大家快對號入座一下自己的洗碗習慣。
幾種常見的錯誤洗碗方式
所有的碗堆在一起洗
很多人吃完飯會習慣將小碗放在大碗里,再碼到碟子上,這樣收起來比較整齊,但是這樣在洗的時候就有一個問題,每個碗碟的干凈程度不一樣,受到的污染也不一樣,如果疊放在一塊洗的話,會導致交叉感染的情況發(fā)生。
建議:洗的時候應該把碗分開,先洗油少的,再洗油大的。先洗盛蔬菜的,后洗盛主食的和盛肉的。
2
洗前在水里浸泡
此前網(wǎng)上曾盛傳一句話“4小時不洗碗=吃毒”,這種說法的依據(jù)主要有兩點:
第一:細菌在1~4小時內(nèi)繁殖較慢,超過4小時,細菌適應了新環(huán)境,會進入加速繁殖期。
第二:碗中的食物殘渣和油脂為細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與營養(yǎng),比如變形桿菌、沙氏門菌等,這些細菌很容易導致腸道疾病。
不過需要澄清的是,致病菌需要達到一定數(shù)量才會造成中毒感染的危害。我們在用洗潔精和清水清洗的過程中已經(jīng)消滅了大部分的細菌,加上變形桿菌屬于無害菌,沙氏門菌也并不會在自來水環(huán)境下大量繁殖,因此“4小時不洗碗=吃毒”有點言過其實。
但是長時間浸泡碗碟,依然會滋生很多細菌,導致“病從口入”。
建議:吃完飯后及時洗碗。
3
洗潔精使用不當
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從洗潔精這個東西存在后,我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用就難受的習慣?不管是廣告還是使用體驗,仿佛都在告訴我們,只有用了洗潔精,碗才能洗干凈。
很多人習慣將洗潔精直接滴在碗上或者抹布上,這樣很容易使用過量。
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如果使用過量,且清洗不干凈,有毒物質(zhì)就會附著在餐具上,隨食物進入人體,長此以往,會降低我們肝臟的排毒能力。
建議:如果碗不是很油,用熱水清洗即可。如果油污較大,可以在溫水中加幾滴洗潔精稀釋,或者在清洗前倒入少量面粉,讓面粉吸凈油脂后,再用清水沖刷一遍。
4
洗碗布使用有誤
很多家庭的洗碗布也存在各種各種的問題,一不注意,細菌就超標!
很多洗碗布的質(zhì)量未達標
下面這種“海綿擦”相信很多家庭都在用,但是你知道嗎,它含有數(shù)量超標的致癌物質(zhì)!
某電視節(jié)目曾將其送往專業(yè)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結果,送檢的7款產(chǎn)品中有6個超標!其中有一款甲醛含量超國家標準50倍!
據(jù)了解,這種“魔術擦”的材質(zhì)是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泡沫,長期使用不僅會損害成人器官功能,對幼兒健康影響更大,甚至可能致癌。
建議:無論是洗碗布還是海綿擦都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買回來之后最好先用清水浸泡,減小風險。
使用時間過長或長時間不消毒
據(jù)《中國家庭廚房衛(wèi)生調(diào)查白皮書》顯示,抹布中不乏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門氏菌等19種條件致病菌!
一條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一周后,細菌數(shù)量可高達22億。而一些家庭的抹布用很久都不消毒或者不更換,這會導致細菌越來越多。
建議:最好每天將抹布煮沸消毒10分鐘,兩個星期左右更換一次。
洗后不控水或用抹布擦干
很多人洗完碗后會習慣將它們直接摞在一起放在碗柜中,柜中濕度大,空氣流通不暢,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長。
另外,一些鐵制品如果不控干水分,表面很容易生銹,縮短使用時間。
還有人洗完餐具后喜歡用抹布擦干,像我們上面說的,抹布如果長時間使用、不消毒的話,細菌數(shù)量會多到驚人,很容易引起腹瀉。
建議:洗完后最好將餐具放在瀝水架晾干,易生銹的鐵具分開放置。
今天的生活小常識分享就到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