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指的是現(xiàn)在的哪里?所謂“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我想問一下“江南”究竟指的是現(xiàn)在的哪里啊? 有人說,江南就是長江以南; 有人說,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qū)。 有人說,揚州屬于江南。但是地圖上揚州明明在長江之北??! 有人說,是指江蘇和安徽的江之南和浙江。 有人說,是指江蘇南部的南京、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五地區(qū)及所轄地和浙江北部的湖州、嘉興、杭州、紹興四地區(qū)及其所轄地。 我想請教一下,江南到底是現(xiàn)在的哪里啊? |
南京(金陵)隋朝以前叫揚州,當時的揚州和現(xiàn)在的揚州(廣陵)沒關系;再早一些古九州的揚州是長江以南的很大一片區(qū)域,和現(xiàn)在的揚州更沒關系 從那個意義上說揚州確實是屬于江南 | |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qū)。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fā)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xiāng)景象,區(qū)域大致為長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區(qū)。歷史學者馮賢亮稱,“就地域上講,江南無疑是近世以來中國經(jīng)濟最為繁榮的地區(qū)。但是,關于江南一詞的定義及其運用,自古及今,就從未統(tǒng)一過?!?br> 1.地區(qū)名。泛指長江以南,但各時代的含義有所不同:春秋、戰(zhàn)國、秦、漢時指今湖北的長江以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帶;近代專指今蘇南和浙江一帶。 2.道名。唐貞觀十道之一。轄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蘇、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重慶江南一部分和貴州東北部地區(qū)。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為東、西兩道:東道治蘇州(今蘇州市),轄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福建兩省。西道治洪州(今南昌市),轄今湖南洞庭湖、資水流域以東和東道以西地域。其沅江流域以西則分置黔中道。 3.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江寧府(今南京市)。轄今江西全省、江蘇長江以南,鎮(zhèn)江市、大茅山、長蕩湖一線以西和安徽長江以南部分及湖北陽新、通山等縣地。天禧四年(1020年)分東、西兩路;東路治江寧府,轄今安徽、江蘇的鎮(zhèn)江市、大茅山、長蕩湖一線以西的長江以南及江西鄱陽湖以東地區(qū)。西路治洪州,轄今江西鄱陽湖、鷹廈鐵路線以西全部、及湖北陽新、通山等縣地。 4.古省名。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明 南直隸置。治江寧府(今南京市)。熙康六年(1667年)分為江蘇、安徽兩省。但此后習慣上仍合稱這兩省為江南。 【歷史上的江南】 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存在江南的說法。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區(qū)為地理坐標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和江西一帶。唐朝設立江南道,后來又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為定義現(xiàn)代江南含義的開端。往后江東地區(qū)成為江南的專稱(即小江南或狹義的江南),江南道地區(qū)成為廣義的江南(即大江南)。 歷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區(qū)的演化為:唐朝以前,江南一詞所指區(qū)域囊括長江以南以及長江沿岸廣大地區(qū),包括荊州(鄂東南、湖南)、揚州(江西、皖南、福建、蘇南、上海、浙江)。 唐太宗設立江南道,范圍包括整個長江中下游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及貴州、福建等地。唐玄宗把江南道細分為江南西道(鄂東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東道(福建、蘇南、上海、浙江)。宋朝時設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東南)、江南東路(贛東北、皖南、南京一帶)。 清初(1645-1667)設立江南省,但包括了大片的江北地區(qū)。后分為江蘇省、安徽省。 【狹義的江南和廣義的江南】 廣義的江南的定義初始于唐朝的江南道區(qū)劃,指整個長江中下游的長江以南地區(qū),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貴州和福建的江南道。包括狹義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長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區(qū)。福建有些地區(qū)有時也被稱為江南。廣義的江南在古代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市的事。廣義的江南在現(xiàn)代也使用,比如天氣預報中的江南就指廣義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樓(武漢市的黃鶴樓,岳陽市的岳陽樓和南昌市的滕王閣)中所說的江南為廣義上的江南。 現(xiàn)在特指的江南為狹義的江南(小江南),即除去福建省與浙南的江南東道,是以太湖周邊為核心地帶,包括蘇州、常州、無錫和杭州等。南京在古代也是小江南的核心地帶,但由于居民操江北話的緣故,在現(xiàn)代常不被吳語區(qū)認為是小江南的組成。長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區(qū),如揚州地區(qū)等,雖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經(jīng)濟文化形同江南,也曾被看作是江南核心地區(qū)。而并非長江流域卻有時被認為是小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以至錢塘江以南部分地區(qū),如紹興、寧波地區(qū)等。 | |
在江南這個概念形成的過程中,行政區(qū)劃的作用舉足輕重。唐代劃定的江南道,和后來把江南道拆分只留下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此舉對江南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 而且像位居江北的揚州為什么算是江南,也只有搞清楚歷史上的行政區(qū)劃,才能明白。在歷史上,比如東漢和南北朝時期,在現(xiàn)在的江蘇跨越長江南北的地區(qū)設有行政區(qū)揚州府,治所在現(xiàn)今的南京。這一帶那里都稱為“揚州”,江北許多區(qū)域都在揚州的轄區(qū),與江南一起稱為江南就不奇怪了。 把揚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揚州與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說揚州曾經(jīng)比江南更江南。大運河畔、長江邊上、東海之濱的揚州,她的繁華、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臺、她的詩詞歌賦、她的琴棋書畫都和江南的蘇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杜牧把揚州當江南來吟詠就可以理解了。 決定一個地區(qū)風貌的因素有這樣幾個,一個是自然區(qū),一個是行政區(qū),還有一個是文化區(qū)。它們的互動和交錯作用,才造就了一個地方的風貌。 就文化區(qū)劃而言,揚州應該屬于江南。自然區(qū)劃、行政區(qū)劃、文化區(qū)劃,這三者很難重合,揚州就是這三者錯位的典型。揚州在江北卻叫江南,這是文化對自然區(qū)劃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顯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