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付員工中的小人
1.小人都很執(zhí)著,目標專一
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有理智的,是理性的動物,但人更是重感情的,這就導致了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意念支配的。人一旦對某一目標有較為強烈的實現(xiàn)愿意,那么人就很容易執(zhí)著一念,不懈努力。而小人偏偏具備著強烈的獲取私利的意念,這種意念已經(jīng)大相徑庭于正常人所謂的理想,純粹是赤裸裸的物質(zhì)同欲望,這就使小人專一投入的程度要較一般人更深。這無疑是小人所具有的重要優(yōu)勢。
2.小人都有靈活應(yīng)變的能力
與僧尼道、居士隱者或心志淡薄的漁樵、學者作對比,小人的最大特點在于他們是徹底入世的。對于小人而言,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純粹自然化的知識和道理,人情世故是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啃不透的大書,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實在是一點不假。小人在精研人事的過程中練就了他在人際交往中的靈活應(yīng)變的能力,但他所謂的應(yīng)變方式卻往往和正常人不太相同,這就像玩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游戲,樸直的人據(jù)實回答,答得再精確也沒人喝彩。而如果繞一個彎子解決,哪怕歪打到不可理喻,卻還能自圓其說,這便能夠掌聲雷動。小人恰是擅長這種彎彎繞繞的游戲的。
3.小人都有好口才
看過《厚黑學》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個“求官六字訣”,這是著作人李宗吾總結(jié)出來的。該字訣包括:“空、貢、沖、捧、恐、送”。其中的“沖”即是“吹”,意思是在官中周旋時要能說會道,能言善侃,海闊天空、口若懸河,只要牛皮還沒有吹破就沒有什么要緊的。厚黑教主的這“六字訣”本是用來諷刺當時官場上臉厚心黑者追名逐利時的種種丑態(tài),其刻畫可謂言簡意賅而又入木三分,不過我們卻也可以從一個側(cè)面探究一下其中對于為官者素質(zhì)的某些提示。譬如這個“吹”字,胡吹海侃固然是厚臉皮者的表征之一,但要真正能做到練就一副富于表現(xiàn)、有磁力、有彈性的口才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往今來,凡在權(quán)力領(lǐng)域有大作為者幾乎莫不具備著出眾的口才,而小人雖不一定追求多大的權(quán)力,但在權(quán)力的夾縫間翻轉(zhuǎn)騰挪、拼力周旋以謀取他那點個人私利卻也一樣需要他練就靈活多變、富于煽動性的語言表達能力。小人的好口才,大都并不得自于天然的稟賦,而實在是其生存方式、生存境遇造就的。
4.小人有極強的適應(yīng)能力
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界生存的根本法則。這一根本法則的作用前提就是自然界生存物態(tài)的多樣化、多層次化。譬如在一片森林中,有高大瀟灑的喬木,有低矮蔥郁的灌木,還有匍匐在其它植物腳下因而不得不為爭取陽光和水分而付出更大努力的草本植物,這種高低不平、對比鮮明的生態(tài)秩序在我們?nèi)祟惿鐣瑯哟嬖冢河酗@赫的高官,就有平頭百姓;有腰纏萬貫者,就有窮困潦倒之輩,而且毫無疑問,處在相對靠下階層的社會成員要承受相對嚴峻的生存壓力。而我們所研究的小人在其“發(fā)跡”(如果他終于真的“發(fā)跡”了的話)之初,他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這個社會中壓力較大、受挫較多、長期不能抬頭不能得志者中的一員,頑強的生命力使這些壓力、挫折對小人來說不再是命運的捉弄而是成為肉體與精神的磨煉。在強烈的個人欲望的驅(qū)動下,小人為擺脫眼下的窘境而勇于吃苦,不怕麻煩,能屈能伸,屢倒屢起,在不斷向上攀援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極強的適應(yīng)能力,這理所當然是小人又一大突出的優(yōu)勢。
5.小人都有偽裝的本能
看過《變色龍》我們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偽裝。的確,在這個地球上,動物自我“偽裝”的本領(lǐng)常常是要讓人大吃一驚的。除了變色龍善用色彩保護自己外,有些動物甚至還可以從
形體、神態(tài)上達到偽裝的目的,譬如一些寄生在林木間的小動物會把自己“裝扮”成花朵、葉片、莖條的形狀,借以保護自己不被天敵識別、抓獲。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這種現(xiàn)象,當然不是動物的自覺,甚至于連本能也算不上,它們不過就是以這樣的存在無意地逃過了一批又一批天敵的眼睛,并最終使該物種歷經(jīng)漫長的年代生存下來。相形之下,小人的善于偽裝,固然也與其客觀的生存境遇有很大關(guān)系,但更多了一些自覺的特性。小人雖然在人格上存在缺陷,但他并不缺乏正常的感知與判斷能力,一方面他很清楚自己謀取私利的不道德性和危險性,另一方面他又明白自己若想得志必須依附勢力,這兩者都迫使小人戴起偽裝的面具,操起善變的言辭。小人自我偽裝的伎倆操練到純熟的程度,簡直就成了動物條件反射式的本能,保護小人這“物種”,從古到今綿延不絕。
6.小人善于依附勢力
如果說小人是爬山虎或菟絲子之類的攀援植物,那顯然不合情理。但小人無疑和爬山虎、菟絲子等一樣具有攀援依附的本性。依附權(quán)勢是小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小人之所以要依附權(quán)勢是由小人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同時也是有著必要的條件和心理基礎(chǔ)的。首先,小人天生具有強烈的私人欲望,但是就如同爬山虎或菟絲子如果生在平地就只能匍匐爬行、萎蘼不振一樣,小人深知憑自己的獨立力量還不足以成事,或者說雖具備著一技之長可以在社會上立人立事卻仍無法滿足其強烈的欲望,因此,小人如果不甘于在某一水平線上爬行而渴望向上登攀出人頭地的話,他就必須要尋找可以憑藉、依靠的力量。小人要依附,其毫無道德負擔的思想狀態(tài)為他創(chuàng)造了無牽無礙的心理基礎(chǔ),而其善于偽裝的本能又為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技術(shù)上的條件,所有這些都使小人得以肆無忌憚地向上攀附。
7.小人沒有道德負擔
小人有私欲。小人的私欲常常是靠不擇手段達成的。小人更善于把握機會,而不管這機會在他人看來是否正當或是否符合道德規(guī)范。他們往往在長期的偽裝之后一鳴驚人,并且常
常給人“刮目相看”的震撼。面對小人做事的方式及其引發(fā)的后果,我們在驚詫、憤怒之余往往也會伴有深深的不解:“這些人競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難道他們自己的良心就不會譴責他們嗎?難道他們得逞之后就能夠渾若無事心安理得嗎?”然而,這樣的疑問對于小人而言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因為他們本來沒有像我們正常人一樣的道德負擔,自然也就不存在良心譴責與否的問題。如果說人們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yè)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外界對他的限制和約束的話,那么小人能夠?qū)⒃谡H丝磥碇陵P(guān)重要的道義原則輕易地拋之身外,則在面對社會、面對他所渴望的種種利益時小人自然多出了不少的自由和輕裝上陣的爽利,而這也就成為小人成事的又一大內(nèi)在優(yōu)勢。
8.小人的目光短淺
目光短淺者莫過于老鼠,這是個眼光不過寸長的動物,所以我們給一個貼切的詞加以形容:“鼠目寸光”。應(yīng)當說,老鼠這種動物雖然因其偷竊時都要小心翼翼地繞過鼠藥、鼠夾和花貓的利爪,一旦被擄則必死無疑,風險可謂大到極點,單就動物的生存方式而言,老鼠還是蠻辛苦、蠻勤奮與蠻勇敢的。不過,老鼠再勤奮再勇敢也還是老鼠,它無論怎樣也還是目光短淺,只能猥猥瑣瑣在它的小圈子里生活。小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盡管他也一樣地勞勞碌碌,不得安生,甚至于其付出的腦力、其承受的壓力及其負荷的擔憂驚嚇還要較我們一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所有這一切的辛苦或是辛勤都仍然無法彌補他與生俱來的近視、弱視、青光眼。就像“寸光”與“鼠目”是必然的聯(lián)結(jié)一樣,小人則必定與坐井觀天、管中窺豹這些字眼兒聯(lián)系在一起,終其一生飛不出眼中狹小的世界。
目光短淺者都有其自身的表現(xiàn),小人也不例外。首先,小人常常因為目光短淺,做出殺雞取卵、因小失大的事情。由于小人自身資質(zhì)的限制,他雖然往往能夠?qū)τ谑挛锏陌l(fā)展變化作出某些直觀性的準確判斷,但是這些原本準確的判斷在經(jīng)過小人頭腦中邏輯的推理之后則往往會面目皆非,導出狹隘的、錯誤的結(jié)論,同時也就相應(yīng)地做出狹隘的、錯誤的行為的決斷。面對一種境況、一種變化,小人往往只能以暫時實現(xiàn)個人意圖或個人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fā)點,他狹隘的世界觀和因欲望而扭曲的價值系統(tǒng)使他無法穿透事物的現(xiàn)象而獲取事物的本質(zhì),無法從事物的輕微變化預(yù)知未來的發(fā)展趨向,也更無法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環(huán)境以養(yǎng)育、促成某一新生事物更好地發(fā)展。恰恰相反,小人所做出的事情往往是一時看起來也未嘗是不合乎道理、不順理成章的,。可一旦時間、地點、條件發(fā)生變化,則恐怕就連小人自己都能看出自己究竟做了多么愚蠢韻事情。歷史上許多小人的可悲下場往往都是他們自己一手釀制的,有的甚至至死不能醒悟,足可見小人是何等短視。
其次,小人常常因為目光短淺而不能對自身有一個完全、客觀的把握,致使其自身在權(quán)勢、名利的夾縫中忘乎所以,最終成為權(quán)勢名利的犧牲品或替罪羊。小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往往一點點金錢美色就能遮住他的雙眼,讓他看不到自己在攫取利益時面臨著多么大的風險,更不知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往往身后已是萬丈深淵卻還懵然無知。小人在依附權(quán)勢時,往往借著主子的名聲勢力為所欲為,在主子的外圍惹下無邊的仇恨,樹下無數(shù)的敵人,一旦主子失勢,小人也就必然成為首當其沖的討伐對象,遭到眾所誅之的厄運;另一方面,小人所依附的當權(quán)者需要小人為他做一些自己不能去做的有違反法律規(guī)范的事情,而小人也很樂意成為當權(quán)者的作惡工具,這樣一來一旦事情有變,當權(quán)者為了保全自己,開脫自己,往往就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使小人成為他的犧牲品、替罪羊。小人的短視使小人極易被利益牽著鼻子走,就仿佛一只山羊被屠夫手里的嫩草吸引到了屠場,往往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小人可悲可嘆的命運。
9.小人的目標往往卑微低下
從某種意義上說,“卑微低下”是小人的代名詞。但我們也知道,所謂“卑微低下”只是我們單方對小人的評價,而對于小人自身而言,這對他們構(gòu)不上任何心理障礙。這簡直就是我們厭惡小人的根本原因。我們說過小人是完全入世的,可是他入世的方式和一般人又不太一樣:一般人都渴望做些事情,在這世上成就一番事業(yè),同時也對這個社會有了自己的貢獻;小人則不然,他沒有事業(yè)心,捉摸人、依附人、利用人以實現(xiàn)自己的那一點私利就是他的全部事業(yè),而如何把這點有關(guān)于人的事情操練得愈加純熟精湛就是他對于“事業(yè)”的理想。小人不是投入百分之八十而是幾乎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人際交往上,人群繁衍之地就是他得以縱橫揮灑、盡展才華的樂園。小人的這項“事業(yè)”雖然對于社會群體不會有任何的益處,但小人自身卻可以因此而扶搖直上飛黃騰達。
1 0.小人沒有事業(yè)心
我們知道,治國安邦、流芳百世是大人物的志向;溫飽小康、平安過活是尋常百姓的祈愿,小人既不會有大人物的志向,也不會有尋常百姓的祈愿,他所渴求的就是在權(quán)力的夾
縫、利益的罅隙中間翻轉(zhuǎn)騰挪撈取私利,以微小的付出獲得較大的感官和精神上的滿足,這已經(jīng)是他全部的人生目的。你嘲笑也好,你鄙夷也好,小人的人生目標就是這么的卑微低下,
你所不屑一顧的東西偏偏包囊了他全部的人生意義,而你的嘲笑鄙夷也絕不會令他有一絲一毫的動搖——誰讓他是小人呢?
小人沒有事業(yè)心,他獲取權(quán)力的目的是為了支配別人,滿足私欲,因此小人一旦掌握權(quán)力就會利用其大肆謀利,從而陷入腐敗的泥淖。小人在滿足私欲的征途上其注意力從來也沒有離開過當權(quán)者手中的權(quán)力,他拐彎抹角挖空心思地靠近當權(quán)者是為了能夠分享其手中的權(quán)力,他翻臉不認人踢倒主子并將其踩在腳下是為了獨占主子所曾享有的權(quán)力。但小人這樣絞盡腦汁地靠近權(quán)力追逐權(quán)力卻又并不意味著他對權(quán)力本身有多么迷醉,他從來不曾想過要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建立一番功勛,成就一番事業(yè),他想的只是權(quán)力背后可能得到的利益以及如何去得到這些利益。因此,小人一朝權(quán)在手,就會拼命地利用權(quán)力去大肆謀取私利,所謂“在位時不貪離位時丟臉”。金錢、器物、園囿、美女,但凡是能夠帶來感官愉悅、心理滿足而又可以攫取過來的,私欲強烈的小人兼容并包、照收不誤。得勢后的小人如此腐敗,自然為他自己埋下了毀滅的禍根,預(yù)示了他最終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