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暮年像落日收山,余光雖溫,終究漸微。可詩人曾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歲月不減胸中波濤,白發(fā)不消眼底星河。人生走到晚景,是歸港,也是新航,是無邊的星辰大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一、心思若霧,念頭如潮】
夜色沉靜時,常見老人踱步花下,眉間藏著昨日的風(fēng)雨,也縈繞著明日的浪潮。東坡道:“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年少時云奔雷疾,到晚景,竟被一蓬胡思亂想牽絆行蹤。不知覺中,為兒女憂煎,是不是衣暖膳香?為舊友暌違,是不是寂寞無光?
可是,那些天馬行空的憂慮,像秋風(fēng)里的落葉,即便你頻頻拾起,難改時間本色。李白有詩,“清風(fēng)明月苦相知,卷中流水遙相憶。”人與事,已各自流轉(zhuǎn),何必日日翻撿舊事?只要心湖無瀾,花開自香。憐惜自己,將空余的牽掛,讓它隨風(fēng)而去,讓內(nèi)心有更多陽光與安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二、操心成疾,擰身如弦】
一生勞碌,總覺離不開“我”這個關(guān)隘。剛剛收拾了廚房油鹽,又惦記床上的家信。為晚歸的子女守靴聽鑰,替寒夜的孫兒加層棉褥。有時,心情比季節(jié)還易變,早晨晴好,中午就愁雨難晴。
殊不知,過度關(guān)切,實(shí)則添病于己。詩經(jīng)云:“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那是古訓(xùn),但兒女自有遠(yuǎn)方,他們的人生,還是要自己走。林則徐亦說,“子孫自有子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睂⒉賱诘氖炙梢凰桑褢n慮的心輕輕放下,偶爾也為自己熬一盞茶,看窗外明月流轉(zhuǎn),嘗嘗平淡中的安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三、情緒急驟,暗傷己身】
人秋之后,脾氣卻不見輕緩。一句無心的話,能讓心中生出漫天波瀾;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許會回味半生難平??烧l知,怒火自燃,傷的是自己?!皻庹?,身之賊也?!避髯尤缡钦f。一個人的壽數(shù),往往耗在一場場內(nèi)耗迭起之間。
因此,學(xué)會釋懷。如蘇軾在黃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庇腥苏`解了你,笑對即可;有人爭論,你慢慢走開。肚量寬廣,便是智慧。讓情緒回到水墨畫的靜美,把紛擾掃進(jìn)風(fēng)里,留給自己片刻歡喜和寧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四、把生活活成山海】
其實(shí),晚年的風(fēng)景,不等于暮色沉沉。正如楊絳先生所云:“我和誰都不爭……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這份懂得守靜與自持,才是真正的圓滿與明亮。
把心安在平淡的日子。清晨推窗見露,傍晚細(xì)品花香。邀三兩故友,重溫往昔笑語。此間點(diǎn)滴,皆是夜空遠(yuǎn)處的星輝。哪怕身體遲緩,心中也自有未馴服的海,希望你我都能做自己的舵手,在有限的日子里,航出寬闊遼闊的波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寫在最后】
晚年不是消逝,而是另一種盛放。少些妄想,多些閑適;少些操持,多些悠然。張愛玲說,“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做到內(nèi)心安穩(wěn),便是最大的勇氣。
縱使皺紋爬滿額角,依然可以仰望星河;縱使青絲化作霜白,依然可以攪動大海。人生如暮,以詩活之,余生,請你安好,不負(fù)此生煙火,不負(fù)漫天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