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學以來,衡陽市石鼓區(qū)荷池路小學策劃并開展了由校長帶頭,教導處牽頭,教研組長和各學科組成員參與的“聚焦核心素養(yǎng) 追求教研實效”為主題的隨堂聽課教研活動,真正深入地了解課堂、了解教師及其教學的“原生態(tài)”,共同傾力打造精品、高效課堂。
此項活動從六年級開始,利用兩個月的時間,一共聽課41節(jié),要求每位教師做到“一人一課”匯報教學。學校領導對活動高度重視,各年級教師積極參與。每周隨堂聽課教導處都深入班級,了解自然狀態(tài)下的課堂教學實際情況。聽完課后及時對每一節(jié)課進行點評,同學科聽課教師互相交流,與學生個別交談,了解學生的真實收獲。同時查看學生作業(yè),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等。這樣的活動,既能對教師教育教學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讓教師隨時隨課都有“內在壓力”,又能通過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jié),直接了解師情學情,準確把握教師課堂教學的優(yōu)缺點,對教師進行隨時的輔導點撥。
通過這一階段的聽課活動,教師們自我加壓,立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積極嘗試新教法,課堂教學更規(guī)范、更有效。學校將把隨堂聽課活動作為一項常規(guī)活動開展下去,使教研活動常態(tài)化,為教師長效的業(yè)務提高搭建更有效的平臺。
在一年級教研課結束之后,學校又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開展了'部編教材'解讀集中培訓。本次活動由教導主任馮波主持,陽華老師主講。
馮主任對本次集中培訓學習背景作了介紹。陽華老師在暑假赴南岳參加了省教科院舉辦的'部編教材'培訓,收益匪淺。如何理解教材變化,如何解讀這部教材,如何面對教材變換后給一線教師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次集中培訓學習的目的和初衷。陽華老師結合實例詳細介紹了'部編本'語文一年級教材的四大變化:調、減、增、融,以及教材的具體內容,并對識字、漢語拼音、課文、園地、口語交際、快樂讀書吧這幾個板塊提出了較為具體的教學建議。
培訓結束后,語文大組長閔娣娣老師對一年級四節(jié)語文隨堂聽課進行點評,并就新教材的備課問題和全體語文教師展開了持久的討論。通過本次專題研討,老師們與'部編本'新教材的距離進一步拉近,對新教材的解讀更準、更深、更透,增強了老師們對新教材教學實踐的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