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一直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在工作中,他隨便一個配角,也能帶火這個角色,如去年頻頻上熱搜的《慶余年》;
在生活中,他顧家,基本不應酬,是一個難得的好丈夫、好爸爸;
在自我成長中,他飽讀詩書,季羨林贊他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
他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錢鐘書的忘年交......
這樣一個人,把男人活到了極致。如網(wǎng)上所說,他不同于大多數(shù)男人:
做到了年少不輕狂,中年不油膩,老年不流氓。
的確,他把男人的教養(yǎng),也體驗地淋漓盡致。
01
陳道明說:
“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jié)制,而不是釋放,所以我享受這種節(jié)制,我覺得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zhì)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jié)制。”
陳道明是一個著名的明星,但是他的生活卻是很簡單。
有人問他:為什么要生活得這么拘謹?
他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花天酒地,又想要功名利祿,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約束自己,不要什么事情都做。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睿智的人生態(tài)度。
很多人的生活會慢慢變得一團糟,就是因為欲望太多,對權(quán)力的欲望,對金錢的欲望,還有對女色的欲望,這些欲望都形成了一把刀,割掉了一個男人的責任和修養(yǎng),最后讓人陷入泥潭。
因為欲望會扭曲人性,會讓人逐漸迷失。
和珅就是一個迷失在自己欲望當中的人,他可以做軍機大臣,也能幫皇帝做翻譯,他并不是一個不努力的臣子,他也不是一個想要造反的臣子,但是他對金錢的欲望太強烈了。
他利用自己的職權(quán),收攬了一波又一波的金錢,最后為了這些金錢,不得不做很多的壞事來掩蓋。
而和珅最后呢,不過是背上了罵名,為嘉慶皇帝做了嫁衣。
在欲望面前放縱,是人的本能,面對欲望可以做到節(jié)制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
02
“一個人的涵養(yǎng),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閑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strong>
陳道明對于演戲,一直是認真的,1983年他出演電視劇《末代皇帝》,這是他演的第三部影視劇,這個角色,他琢磨了很久。
因為這個角色的成功,導演黃蜀芹找到他,要他出演《圍城》中的方鴻漸。也因為這個角色,陳道明和錢鐘書認識了。
《圍城》播出之后,錢鐘書先生特意給陳道明寫了一封信,說陳道明讓自己看見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但是陳道明并沒有因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飄飄然,他的片酬很高,但他卻從不只因為片酬而接戲。
而只要接下來,他都會認認真真去完成,對一個角色,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捉摸,有時候為了沉浸在某個角色,下戲了也會穿著戲服。
高希希導演說,陳道明不會耍大牌,片場從不坐椅子,他怕坐下來自己就會脫離角色,所以一直讓自己處于角色之中。
在娛樂圈,這樣陳道明無疑是一股清流,稱得上是“老藝術家”。
就連參加綜藝節(jié)目,陳道明也是參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目《傳承者》。并曾在節(jié)目中直言不諱,說一些不懂藝術卻胡亂點評的評委:你們膽子好大!
一個人不隨波逐流,在浮夸的環(huán)境中,還能保留自己的本心,這樣的修養(yǎng),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
03
“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負責任。不一定要掙大錢,但一定要養(yǎng)家。不一定要事事聽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從四德,但一定要寵老婆。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愛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義,但大事發(fā)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strong>
大家對陳道明的偏愛,除了陳道明的演技和為人,還有陳道明對家庭的態(tài)度。
陳道明身在演藝圈,卻幾乎是沒有緋聞的,提起自己的妻子,也是滿口稱贊。他和妻子從十幾歲上相識,便一直共同成長著。
陳道明也如同他所說的,能不去的應酬,盡量不去,而是把時間留給家人。
雖然他很少和妻子一起出境,也幾乎沒有為女兒鋪路,但是對家人的陪伴,他從來沒有差過,這其實已經(jīng)足夠了。
好的家教,不是給孩子留下了多少的財富,而是讓孩子的精神富足起來。
相比之下,那些一天到晚借口工作忙應酬多而不回家的男人,實在是要差些教養(yǎng)。
一個人,工作是必須的,因為我們需要生活下去,男人更是需要養(yǎng)家糊口,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為了工作,而忽略了家人,那便是典型的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人活得簡單一點才高級。
一個有修養(yǎng)的男人,是不會給自己搞出很復雜的瑣事來的。
就如陳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