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一天半的行程,頭一天下午安排了西路(現(xiàn)代的公路,非西神道)末端的紫霄宮和南巖宮,第二天安排距東西路交叉口較近的復真觀和逍遙谷,為的是方便快速地從東路上山。復真觀就是太子坡,這里有很多諸如“太子讀書”、“太子磨針”的故事。這個太子就是真武神,因為他被傳說為凈樂國的太子,生于黃帝時代。太子破則被武當?shù)兰耶斪髡嫖渖袢ザ鴱蛠?、磨礪心志、重修真道的地方,故名“復真”。
沿長長的石階而上,過一山門,入九曲黃河墻。這墻雖不長,但彎轉幾次,給人以迂回蜿蜒的感覺,亦有回音嘹亮之態(tài)。入二山門后就是前院,左邊就是主體建筑的庭院。整座建筑坐東朝西,軸線上有龍虎殿、大殿、太子讀書處等建筑。復真觀建于明永樂年間、嘉靖年間擴建,后世屢次修葺?,F(xiàn)存的龍虎殿和大殿重修于清乾隆年間,道光年間可能修繕過。
復真觀大殿臺基高約兩米,前置較小的月臺。面闊進深各三間,硬山頂,據(jù)說是重修經(jīng)費來源于地方和民間的捐贈,資金有限而規(guī)格不高。前檐下山墻內(nèi)側有護法神壁畫二幅二身,剝落比較厲害。額書“云巖初步”。七踩斗拱,單杪雙假昂,繁復而笨拙。殿內(nèi)進深七架,五架梁前后單步用四柱,結構簡潔明了。梁架皆施彩繪,脊枋底部有乾隆年間的重修題記。
省保碑,第六批國保“武當山建筑群”應包括了此處
九曲黃河墻
龍虎殿前的焚帛爐,據(jù)稱是武當山保存最完好的一處
龍虎殿前有幾個人在練武,許多游人在此觀瞻
龍虎殿-清
龍虎殿石欄上道光年號題記
大殿-清
大殿前檐下山墻內(nèi)側(廊心墻上身)壁畫
大殿內(nèi)部梁架及彩繪、壁畫等
大殿前檐斗栱后尾
大殿脊枋題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