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strong>
沒有天生就會的父母,教育小孩不僅需要愛,還需要智慧。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來自父母的正確教育,低層次的父母只會不停地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只需要做好這兩件事。
為什么只講道理行不通呢?心理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溝通的效果與重復的頻率呈“倒U曲線”,也就是說,當重復的次數(shù)超過恰當?shù)姆秶鷷r,孩子聽得越多,效果就越差。此外,六歲前的孩子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真正理解父母的道理,而六歲后的孩子則開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單純的講道理已經(jīng)無法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
那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呢?我們可以試著做好以下兩件事。
一,要遵循愛的原則。
父母應該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安全感。只有在孩子感受到被愛和被關(guān)注的基礎上,他們才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二,要正確地夸贊孩子。
夸贊是一種正面的激勵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夸贊也需要講究技巧和方法。父母可以嘗試使用著名的“FFC贊美法”,指在贊美一個人的時候,先用細膩的語言表達直觀的感受(Feeling),再進一步陳述客觀事實(Facts),最后再通過比較(Compare),來表示對對方的深度認同和贊美,跟孩子溝通時,要把感受表達出來,要客觀描述事實,要說出自己的期待,絕不能含評價性的負面標簽,不能先指責和抱怨。
比如:
寶寶今天主動收拾玩具了耶,媽媽真的是太開心了(感受)
不僅擺的整齊,還讓玩具歸回原。(事實),
你看今天書桌比昨天干凈整齊多了(對比),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需求,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其次,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guān)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意見,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最后,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能夠自主地探索和學習。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項需要智慧和耐心的任務。父母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親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