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大哥把“泡菜”換個做法,一斤賣到12塊,3小時50斤不夠賣。我國地大物博地域遼闊,在飲食這事兒上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的說法。在農(nóng)村人們常講“想解饞,辣椒,咸”,辣味和咸味具有下飯的作用。腌菜俗稱咸菜,形成于民間家庭雖沒有八大菜系有名氣,不過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卻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盤醬香濃郁的腌菜,端到飯桌上往往會搶了大魚大肉的風(fēng)頭。
在北方,人們依照時節(jié)將時鮮的黃瓜,蘿卜,辣椒,白菜,雪里蕻等等洗凈后用鹽水腌漬,食之開胃,是很多家庭用來下飯的當(dāng)家菜。如今腌菜還成了地方特有的小吃,比如東北的酸白菜,四川泡菜,山東的玉堂醬菜。在魯南這座小城的早市上,一位大哥的攤位前擺滿菜盆,他賣的是什么美味吸引了趕早市的人?
在這個攤位的架子上擺放著十幾個菜盆,里面是腌好的辣椒,姜芽,黃瓜,地環(huán)菜,散發(fā)出清冽的醬香味。這種醬菜俗稱“油燜菜”,攤主是位70后大哥,他說這是一種淄博“泡菜”,與四川泡菜不同,做這種泡菜不用鹽,只用醬油和花生油,醬香濃郁口感清爽香脆,在咱小城的早市上很受歡迎。
這個搪瓷盆邊緣瓷面有斑駁的脫落很有時代感,里面是油燜醬黃瓜,攤主說這是自己做的油燜菜,里面除了黃瓜還有大蒜,豆角,青椒,賣12元一斤。12元一斤?這咸菜有啥好吃的?筆者有點好奇,拿起一塊醬黃瓜嚼著脆嫩鮮香,帶有一點辣味和醬香味,味道真不錯,就著喝米粥或吃饅頭一定特別下飯。
姜芽是生姜在秋冬季發(fā)出的嫩芽,纖維少質(zhì)脆嫩,醬好的姜芽滋味清冽香辣,賣9元一斤。通過攀談得知,攤主是位70后今年46歲在煤礦上班,是端“鐵飯碗”的工薪族,愛好烹飪喜歡琢磨做各種美食。他說自己休班時會做一些油燜菜到早市上賣,吃過的都說香,一天3小時可以賣50多斤,很多人成為回頭客,在分享美食的同時還有不錯的收入。
油燜菜是一種名氣不大的地方小吃,但是普通的蔬菜經(jīng)過腌漬后味道卻很棒。那么,做這種醬菜好吃的秘訣是什么?大哥介紹說,做油燜醬菜食材簡單,制作方法也不難,將蔬菜洗凈控凈水倒進醬油拌勻,鍋里倒入花生油,放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各種香料燒熱,放涼后倒入菜盆腌一天就入味,像豆角,花菜,扁豆,青椒,黃瓜,地環(huán),姜芽都可以腌漬。大家喜歡吃醬菜嗎?這種油燜醬菜吃過嗎?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做一些,比大魚大肉還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