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除草劑在直播芹菜田的應用技術研究
陳磊,陸信仁,王世忠,何歡宇,黃淼
(上海市崇明縣蔬菜科學技術推廣站,202150)
摘要:為篩選適合芹菜直播田使用的除草劑,進行了3 種除草劑在直播芹菜上的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播種當天施藥,各藥劑的株防效均較好,但對芹菜成苗影響較大;播前3 d 施藥,48%氟樂靈乳油表現出較好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 其中,120 mL/667 m2 處理的成苗率接達96.42%, 僵苗率僅0.04%, 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高達98.51%,對雙子葉雜草的株防效接近70%;播前7 d 施藥,3 種藥劑均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僅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各處理的安全性相對稍差。因此,直播芹菜田應用除草劑時,在播前3~7 d 用藥較為合適。
關鍵詞:直播芹菜;除草劑;安全性;除草效果
中圖分類號:S4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3)24-0062-03
綠葉類蔬菜營養(yǎng)豐富, 是人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的主要來源之一。江浙滬居民素有喜食綠葉菜的習慣,對綠葉菜的消耗量很大。其中,僅上海地區(qū)綠葉菜日均消費量就在5 000 t 左右[1]。芹菜(Apium graveolens)是一種常見的綠葉類蔬菜,除了營養(yǎng)豐富,便于烹飪,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另外,結合其采收季,芹菜能有效緩解每年“夏淡”和“冬淡”的蔬菜供應。因此,在蔬菜種植結構不斷調整的過程中,芹菜的規(guī)模化種植日益普遍。
春秋季節(jié),直播田雜草多,是制約芹菜優(yōu)質高產的主要限制因素。芹菜的栽培特點使得人工除草等措施較難實施,同時,考慮到規(guī)模種植,化學除草在芹菜種植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芹菜種子發(fā)芽困難,實際生產過程中,常需進行催芽處理,至播種時,大部分芹菜種子為已呈萌發(fā)狀態(tài)[2]。而成苗前是直播芹菜除草的關鍵時期, 此時進行化學除草,除草劑是否對萌發(fā)狀態(tài)種子存在不良影響,如何規(guī)避該風險,目前鮮見報道。因此,為了篩選適合芹菜直播田使用的除草劑品種,并探索除草劑基本的應用技術,特進行了此項田間試驗,以期為芹菜草害的化除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位于上海市崇明縣新村蔬菜基地,該地塊為經耕翻后待用露地,其土質為砂壤土,有機質含量約1.8%,pH 值7.8,肥力中等。田間主要雜草類型包括雙子葉雜草的鱧腸(Eclipta prostrata)、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野莧, 禾本科的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等。
供試藥劑有48%氟樂靈乳油(山東濟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生產)、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金都爾)(先正達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5%惡草酮乳油(山東聊城大明化學有限公司生產)。
供試芹菜品種為申香芹1 號(由上海市科園種子公司提供),經6~8 d 室內催芽后用于播種。
1.2 試驗方法
①播前7 d 施藥試驗于2012 年4 月30 日進行凈地施藥(為播前7 d)。設置每667 m2 用藥量分別為48%氟樂靈乳油80、100、120 mL,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40、60、80 mL,25%惡草酮乳油150、200、250 mL 以及清水對照共計10 個處理(用水量均以45 kg/667 m2 計)。各處理重復2 次,共20 個小區(qū),每小區(qū)的面積約為25 m2(1 m×25 m),隨機區(qū)組排列。施藥為常規(guī)土壤噴霧,其中48%氟樂靈乳油和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的各處理均在噴霧后進行混土,25%惡草酮乳油用藥后不再翻動土層。
施藥當天天氣晴好,24 h 內無降雨;施藥后,適時灌溉保證土壤濕潤。播種后35 d,在各小區(qū)隨機取5個等面積區(qū)域(0.11 m2),調查并記錄區(qū)域內雙子葉雜草數、禾本科雜草數、芹菜苗總數及僵苗數。
②播前3 d 施藥于2012 年5 月4 日進行凈地施藥(為播前3 d),試驗設每667 m2 用藥量48%氟樂靈乳油100、120 mL 和清水對照3 個處理,試驗設計與調查方法同1.2①。
③播種當天施藥于2012 年5 月7 日當天完成播種和施藥。試驗設置每667 m2 用藥量分別為48%氟樂靈乳油80、100、120 mL,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40、60、80 mL,25%惡草酮乳油150、200、250 mL 以及清水對照共計10 個處理,試驗設計與調查方法同1.2①
1.3 數據處理
調查數據采用Excel 進行整理,相對成苗率、校正僵苗率和株防效依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并采用SAS 9.0 進行數據差異顯著性分析。計算得出的相對成苗率高于100%的記為100%。
相對成苗率(%)=(處理區(qū)苗數/CK 區(qū)苗數)×100%;校正僵苗率(%)=[(處理區(qū)僵苗率-CK 區(qū)僵苗率)/(1-CK 區(qū)僵苗率)]×100%;株防效(%)=[(CK區(qū)草株數-處理區(qū)草株數)/CK 區(qū)草株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播前7 d 施藥對芹菜出苗的影響和除草效果
播前7 d 施藥,不同藥劑對芹菜的安全性和株防效存在一定差異。防治效果方面,以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最佳,其各處理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而安全性方面,以48%氟樂靈乳油較好, 處理120 mL 的相對成苗率仍接近100%,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且校正僵苗率顯著低于其他各處理。
2.2 播前3 d 施藥對芹菜出苗的影響和除草效果
播前3 d 施藥,48%氟樂靈乳油100、120 mL/667 m2 對芹菜成苗影響較小,校正僵苗率接近0,對芹菜安全性均較好;對雙子葉雜草的株防效均在60%以上,2 個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120 mL/667 m2更為突出,達到98.51%,顯著高于處理100 mL/667 m2。
2.3 播種當天施藥對芹菜出苗的影響和除草效果
播種當天施藥,盡管各處理株防效良好,但安全性普遍較差。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各處理除嚴重影響芹菜成苗外, 還造成芹菜僵苗,40 mL/667 m2 處理時,相對成苗率不足50%, 校正僵苗率達8.76%;25%惡草酮乳油和48%氟樂靈乳油各處理對芹菜成苗影響較大,相對成苗率全部不足80%。因此,直播芹菜在使用這3 種除草劑時,不宜在播種當天施用。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播前數天進行化除,能減輕播種當天藥劑對芹菜成苗的影響。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金都爾) 施用時間應與芹菜播種間隔7 d及以上,25%惡草酮乳油和48%氟樂靈乳油可在播種前3~7 d 施用,而為了提高除草效果,可適當提高48%氟樂靈乳油用藥量至120 mL/667 m2。
近年來,隨著除草劑品種的不斷開發(fā),化學除草憑借其簡單、高效、快速等優(yōu)點,在水稻、棉花等大宗作物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3~7],極大地提高了農業(yè)效益,順應了規(guī)?;a的種植趨勢,與此同時,除草劑應用時的技術含量較高,常常遭遇藥害和藥效穩(wěn)定性差等問題,而對蔬菜類作物的安全性尤其值得關注,因此,相關研究報道非常多[8~10]。
土壤處理型除草劑的作用機理一般為抑制細胞分裂、伸長、分化和組織發(fā)育[11]。播種時,芹菜種子多為萌發(fā)狀態(tài),處于細胞分裂、伸長、分化和組織發(fā)育的旺盛期,土壤處理型除草劑可能會對其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而文中,播種當天施藥,試驗用3 種藥劑也確實對芹菜安全性不佳,而提前用藥則可顯著降低這種風險。
參考文獻
[1] 張四榮. 淺談大城市郊區(qū)建立綠葉菜生產基地的必要性[J].上海蔬菜,2005(3):6-7.
[2] 樊新民,蔡永革,劉春玲,等.不同藥劑浸種對芹菜種子發(fā)芽的影響[J].石河子大學學報,2006,24(1):92-94.
[3] 沈國輝,唐國來,陸保理,等.上海農田雜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上海農業(yè)學報,2008,24(1):108-113.
[4] 柳福春,李濤,陸保理,等.三種莖葉處理除草劑防除直播稻田稗草的應用技術研究[J].上海農業(yè)學報,2010,26(3):67-70.
[5] 程勤海,陸志杰,陸強.免耕水直播稻田雜草綜合治理技術探討[J].雜草科學,2009(1):33-35.
[6] 黃春艷,陳鐵保,王宇,等.磺酰脲類除草劑對禾谷類作物的安全性及藥害研究[J].植物保護,2005,31(1):14-17.
[7] 連玉朱,王金信,李浙江,等.幾種棉田除草劑大田防除效果及其對棉花的安全性測定[J].農藥,2006,45(4):270-271,277.
[8] 趙德友,李美,于建壘,等.幾種除草劑及其混劑藥效及對玉米安全性評價[J]. 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1,32(4):5-8.
[9] 亢秀麗,郭平毅,姚滿生,等.幾種土壤處理除草劑對夏播大豆的安全性研究[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7,35(2):72-74.
[10] 王鑫,原向陽,郭平毅,等.除草劑土壤處理對綠豆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農藥,2006,4(5):282-283.
[11] 劉遠雄,鄒本勤,柴寶山,等.除草劑研究開發(fā)的新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農藥,2007,46(10):64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