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胖不胖,看標準
 
                           胖不胖,看標準
 
 
  不久前,一項針對減肥人群的調(diào)查顯示,超過9成的人認為自己肥胖,其中68.53%的人認為自己偏胖,25.15%的人認為自己超級胖。于是,“四月不減肥,五月徒悲傷,六月徒悲傷,一年徒悲傷……”就成為時下最流行的減肥語錄。

  胖了,就應該減肥,為了健康。但是生活中,我們也的確會發(fā)現(xiàn),很多熱衷減肥、執(zhí)著于減肥的人往往并不是大胖子,甚至是從體形上也看不出胖的人。那么,胖與不胖到底該由誰說了算呢?其實,一個人胖與不胖不能單憑自我感覺,體重是有評判標準的。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胖子,需不需要減肥,您可以按圖索驥。

  ■評價肥胖的指標及判斷標準

  體質(zhì)指數(shù)(BMI)

  體質(zhì)指數(shù)是評價18歲以上成人群體營養(yǎng)狀況的常用指標,它不僅對反映體型胖瘦程度較為敏感,而且對皮褶厚度、上臂圍等營養(yǎng)狀況指標的相關性也較高。

  計算公式:BMI=現(xiàn)在體重(kg)/身高(m2)。

  BMI是臨床評價肥胖病的常用指標之一,它考慮了人體身高和體重兩個因素,常用來對成人體重過低、體重超重和肥胖進行分類,且不受性別影響,簡便實用。但對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運動員等,BMI就不能準確反映超重和肥胖的程度。

  WHO對成人BMI的劃分為:18.5~24.9為正常范圍,<18.5為低體重(營養(yǎng)不足),≥25為超重,25.0~29.9為肥胖前狀態(tài),30.0~34.9為一級肥胖,35.0~39.9為二級肥胖,≥40為三級肥胖。這一標準為世界各國廣泛采用。

  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了對中國成人判斷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為:<18.5為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28為肥胖。

  腰圍(WC)

  腰圍用來測定腹部脂肪的分布。

  測定方法:雙腳分開25~30cm,取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緣連線的中點,水平位繞腹一周,皮尺應緊貼軟組織,但不壓迫,測量值精確到0.1cm。腰圍與身高無關,但與BMI和腰臀比緊密相關,是腹內(nèi)脂肪量和總體脂的一個近似指標。

  WHO建議標準:男性>94cm、女性>80cm作為肥胖的標準。

  腰臀比(WHR)

  測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測得的身體水平周徑為臀圍,腰圍與臀圍之比為腰臀比。

  一般來說,男性>0.9、女性>0.85即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又稱腹內(nèi)型、內(nèi)臟型肥胖。不過,WHR的分界值隨年齡、性別、人種不同而不同。目前有用腰圍代替腰臀比來預測向心性肥胖的傾向。

  正常成人WHR應為男性<0.9,女性<0.85,超過此值即為中央性肥胖。中國人雖然BMI高者的人數(shù)不多,但因為人種的問題,有脂肪堆積和分布異常者較多,即所謂梨形身材的向心性肥胖。

  標準體重

  計算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將現(xiàn)在體重與標準體重相比較,可對肥胖程度進行粗略估計。

  判斷標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0%為超重,超過20%以上為肥胖,其中超過20%~30%為輕度肥胖,超過30%~50%為中度肥胖,超過50%以上為重度肥胖,超過100%為病態(tài)肥胖。

  皮膚皺褶厚度

  對均勻性肥胖者來說,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斷的肥胖程度與用BMI判斷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測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

  按體內(nèi)脂肪的百分量計算,男性>25%、女性>30%則可診斷為肥胖病。

  其他指標

  需要專門的設備。如密度測量法(多采用水下稱重法)是多年來測定體脂量的“金標準”,但需要特殊設備,且結果還會受到肺殘氣量、腹腔內(nèi)氣體及體液總量的影響。此外,還有雙能量吸收測量法、稀釋法、體鉀測量法、阻抗測量法等,它們均可精確地推算出體脂含量(BF),但這些方法更多地適用于科研。

  以水下稱重法為例:

  BF%=(4.570/D-4.142)×100

  D=M/Vt-RV

  其中,D為體密度,M為體重,Vt為人體總容積(吐氣的排水量),RV為肺殘氣容積(人體在齊頸水面下測得)。

  按體脂含量判定肥胖的標準:Ⅰ輕度肥胖男性BF%>20%~25%,女性BF%>25%~30%;Ⅱ中度肥胖男>25%~30%,女>30%~35%;Ⅲ重度肥胖男>30%,女>35%。

  ■健康減肥最重要

  肥胖病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而導致體內(nèi)脂肪積聚過多達到危害程度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圍內(nèi)廣泛流行,近年來我國的肥胖人數(shù)也日益增多,肥胖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嚴重威脅國民健康的危險因素。

  此次調(diào)查顯示,約60%的人至少減肥5次以上,而且絕大多數(shù)人選擇的方式都是吃減肥藥。其實,無論哪種減肥藥都有副作用,包括厭食、目眩、頭痛、嗜睡、記憶力差等,甚至可能出現(xiàn)心悸、心臟損傷等問題,某些藥品還會降低小腸對脂肪的吸收,阻止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長時間服用可造成營養(yǎng)不良。

  其實,除遺傳因素外,導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是飲食因素,主要是攝食過多,也就是吃得太多,使得攝入的能量過剩,多余的能量在體內(nèi)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于脂肪組織,導致體內(nèi)脂肪的增加。

  ■以下不良的進食習慣導致肥胖

  一是進食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 食物的能量密度是近年來推出的用于評價食物供能多少的一個新概念,指平均每克食物攝入后可供能的熱卡數(shù)。食物的能量密度與食物中各種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的關系十分密切,脂肪是重要的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之一,因此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往往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

  二是不良的進食行為 飲食行為在肥胖病因中的作用近年來已備受關注。肥胖樣進食幾乎見于絕大多數(shù)肥胖患者中,其主要特征是:進食時所選擇的食物塊大,咀嚼少,整個進食速度較快,以及在單位時間內(nèi)吃的塊數(shù)明顯較多等。在這種方式下不僅進食速度快,而且進食量也大大超過了非肥胖者。影響肥胖者進食的其他行為因素還有:吃甜食頻率過多、非饑餓狀態(tài)下看見食物或看見別人進食也易誘發(fā)進食動機、以進食緩解心情壓抑或情緒緊張、邊看電視邊進食等,這些進食行為均可大大加速肥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三是晚上進食 有人稱之為“夜食綜合征”。在夜間,人的生理節(jié)律是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攝入的食物比較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

  作為一種疾病,膳食療法是治療肥胖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無論采取其他哪種治療方法,都必須輔以膳食療法。也就是說,無論是預防肥胖發(fā)生,還是肥胖發(fā)生后的治療,都必須“管住嘴”。這個“管”不僅包括食物,也包括對食物的選擇和攝取方式。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胖”如何定義?
什么是肥胖臨界值?
【藥安全】肥胖的治療與減肥藥合理使用
身高體重標準怎么計算
《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體重管理衛(wèi)生健康指南
肥胖專題一:你到底算不算肥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