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知青于文娟返城,戀人跟著列車狂奔,她抹著淚,大喊道:“別追了,我們不會再見面了!”誰知,于文娟到家后卻被母親攆出家門!
1969年,安徽姑娘于文娟,19歲的年紀,踏上了插隊下鄉(xiāng)的征程。她和3位女知青,住在王樓大隊會計王洪發(fā)的家中。
王洪發(fā)有一兒一女,兒子王勝利正值18歲,高大俊秀,像是走出漫畫書里的校草。
于文娟禁不住多瞧了幾眼,王勝利似有感應,也抬眼注意到了長相秀麗的于文娟。
那年農(nóng)忙季節(jié)來臨,淮北大地萬物復蘇。于文娟和同學們開始參加勞動,隊里安排大家摘棉花。
天空湛藍,盛開的棉花如朵朵白云,大家歡快地投入工作。然而,于文娟的天生體弱,且缺乏干重活的經(jīng)驗,很快就落在大家后頭。
王勝利看到了她的窘境,他快步走到于文娟身邊,熟練地摘下棉花,幫助她趕上了大家。于文娟感激地看著他,內(nèi)心涌動著感動和暖意。
日復一日,他們在農(nóng)村的生活中,相互扶持,分享喜怒哀樂。
很快到了收麥子的時候,在炎炎烈日下,金色的麥浪隨風起伏,汗水如珍珠般滾落。
于文娟揮舞鐮刀,在田地里奮力收割著麥子。雖然身體感覺不適,頭昏眼花,但她執(zhí)著地堅持,不愿意請假。
突然,她腳下一軟,跪倒在地,失去了知覺。危急時刻,王勝利匆忙趕到,見狀大驚。他抱起她,急忙送往村衛(wèi)生所,衣衫濕透了汗水。
在衛(wèi)生所,經(jīng)過村里大夫的處理,終于,于文娟蘇醒過來。王勝利關切地詢問:“身體怎樣了?為什么不請假?”他的聲音充滿擔憂。
她輕聲道:“怕拖累大家,更怕讓別人擔心。謝謝你送我來衛(wèi)生所,勝利!”
王勝利回答道:“以后有難處的活,就交給我吧,你不必勉強。”于文娟聽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動不已。
為了照顧于文娟的身體情況,王勝利找到了村支書,并向他詳細說明了情況。
恰巧此時,村里正面臨小學老師缺員的問題,村支書感到為難。后來,經(jīng)過深思熟慮,村支書決定讓于文娟擔任這個空缺職位。
從此,于文娟的勞動強度得到了減輕,她感激不已。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感情也日漸升溫。
在一次月夜下,于文娟和王勝利在田埂旁相約散步。兩人望著皎潔的月光,心中充滿了幸福。
于文娟羞澀地開口:“勝利,你怎么跑進我心里了?閑暇時,我總是想著你!”
王勝利心動地回答:“文娟姐,我也是,我腦子里全是你。你喜歡我嗎?真的真的很喜歡,我想照顧你一輩子?!?/p>
他們的愛情如同一顆發(fā)芽的種子,逐漸扎根在彼此的心間。
可是命運的安排,并不總是如人所愿。
1977年,知青們開始陸續(xù)返城。于文娟也收到了回城的通知,面對別離的時刻,她選擇了離開。
離別的那一天,王勝利眼含熱淚,追隨著列車奔跑。
然而,于文娟擦干眼淚,大聲呼喊:“勝利,別再追了,我們不會再見面了!”
王勝利最終停下腳步,默默地望著遠去的車輛,流下了熱淚。
于文娟回到城里,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空虛和悔恨,一直郁郁寡歡。然而,命運的捉弄并未結(jié)束。
一次,于媽為了讓女兒開心,特意做了一大桌子飯菜,誰曾想,于文娟剛吃幾口,突然間,她開始惡心嘔吐,于媽一看便明白了。
她對于文娟表示,如果想留在城里工作,就必須打胎。
于文娟并不同意,于媽便怒聲喊道:“你給我滾出去,以后不許進家門!”
于文娟回到自己的房間,思索了很久。最終,她決定回到王樓大隊去。
當于文娟快到王家時,迎面跑來一個年輕姑娘,高聲呼喊著:“勝利哥,你看誰來了,快出來!”那正是王勝利的妹妹。
王勝利聽到喊聲,慌忙跑出來,于文娟看到他,熱淚盈眶。
他們的心再次靠近,彼此相擁。之后,兩人走到了一起,成為夫妻,共同努力,共同奮斗。
沒多久,于文娟在鄉(xiāng)下生下了一個兒子,出了月子后,她再次回到小學擔任語文老師。
1981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教師學校進修,畢業(yè)后,成為一名正式的老師,到縣中學任教。
而王勝利則在淮北煤業(yè)臨渙礦工作,享受到了商品糧。
歲月如白駒過隙,他們的孩子漸漸長大成熟,事業(yè)蒸蒸日上。一家人團聚歡聚,感慨萬千。
于文娟的母親也終于理解,并接納了她們的選擇??粗鈱O子和外孫媳,她欣慰地說:“幸虧,幸虧呀……”
?結(jié)尾
歲月如梭,于文娟和王勝利的愛情依舊如昔,他們一起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共同創(chuàng)造幸福的家庭。
不管是喜怒哀樂,他們彼此陪伴,堅持追求幸福,珍惜家庭的溫暖。
在一個平凡的時代,有一對淳樸的知青,他們的故事,不僅啟迪了一代人的情感,也激勵著更多人堅定對愛情和家庭的執(zhí)著追求。
無論是青澀的初戀,還是成熟的家庭生活,我們都應當懷揣夢想,堅定信念,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
我是驚鴻,喜歡的話,就請點擊下面,多多關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