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這個詞,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但比物質啃老更可怕的,是“精神啃老”。
辛辛苦苦一輩子,本該安享晚年,卻被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拖累,晚年生活苦不堪言。
所以我奉勸上了年紀的人——
如果孩子沒有工作,沒有養(yǎng)家糊口的能力,就不要讓他結婚了,他不結婚你伺候的是一個人,他結了婚,你伺候的是兩三個人。
結婚不是扶貧,別讓孩子把你拖入深淵
李阿姨最近愁眉不展,原因就是她那不成器的兒子。
兒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好吃懶做,大學畢業(yè)后一直沒有正經(jīng)工作,靠著李阿姨的退休金度日。
眼看著兒子年紀越來越大,李阿姨也著急,托人給兒子介紹了個對象。
女方家境一般,但人勤快能干,李阿姨覺得兒子能娶到這樣的媳婦,是燒了高香。
可結婚后,李阿姨才發(fā)現(xiàn),這哪里是娶媳婦,分明是給自己找了個“祖宗”。
兒子兒媳都沒有工作,吃穿用度全靠李阿姨。
更讓李阿姨崩潰的是,兒媳懷孕了,李阿姨不僅要照顧兩個“巨嬰”,還要伺候孕婦。
每天起早貪黑,累死累活,李阿姨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李阿姨的故事并非個例。
很多父母都抱著“結婚成家就好了”的想法,縱容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結婚。
殊不知,結婚不是扶貧,沒有經(jīng)濟基礎的婚姻,只會把整個家庭拖入深淵。
就像《紅樓夢》里的賈府,表面光鮮亮麗,實則早已入不敷出。
如果賈寶玉沒有養(yǎng)家糊口的能力,娶了寶釵,也只會讓賈府的衰敗加速。
別用“愛”的名義,綁架孩子的未來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結婚生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傾盡所有,甚至透支自己的晚年生活。
王大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王大爺?shù)膬鹤訌男W習不好,高中畢業(yè)后就輟學在家。王大爺心疼兒子,四處托關系,給兒子找了個輕松的工作。
可兒子干了沒幾天就嫌累,辭職回家了。
王大爺恨鐵不成鋼,逼著兒子相親結婚。
為了給兒子撐面子,王大爺拿出自己的養(yǎng)老錢,給兒子買了房買了車。
可結婚后,兒子依舊游手好閑,靠著王大爺?shù)慕訚热铡?/span>
兒媳也對王大爺頗有怨言,嫌王大爺管得太多。
王大爺覺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晚年生活過得苦不堪言。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味地溺愛和縱容,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能力,成為啃老族。
別用“愛”的名義,綁架孩子的未來,更別用自己的晚年幸福,為孩子的無能買單。
一如紀伯倫在《先知》里寫道: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而來,卻不是從你而來。
他們與你同在,卻不屬于你?!?nbsp;
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能做的,是引導和支持,而不是包辦和控制。
獨立是最好的嫁妝,別讓孩子成為婚姻的負擔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需要雙方共同經(jīng)營和付出。
如果一方?jīng)]有獨立能力,只會成為婚姻的負擔。
我的鄰居小芳,嫁給了一個沒有工作的男人。
結婚前,小芳以為只要兩個人相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可結婚后,小芳才發(fā)現(xiàn),沒有經(jīng)濟基礎的愛情,就像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丈夫沒有工作,整天在家游手好閑,還對小芳指手畫腳。小芳不僅要承擔所有的生活開銷,還要忍受丈夫的抱怨和指責。
時間久了,小芳對這段婚姻徹底失望,選擇了離婚。
她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獨立是最好的嫁妝。
沒有獨立能力的人,不僅無法經(jīng)營好自己的婚姻,還會成為婚姻的負擔。
就像泰戈爾說的:
“不要試圖填滿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nbsp;
與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婚姻上,不如先培養(yǎng)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如此,結婚后才能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尤其上了年紀之后,放手才是最好的愛。
讓子女自己去闖,自己去拼,自己去考慮,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與其逼迫他們結婚后,自己操勞一生,不如在孩子結婚前,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同意的點個“??+?”,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