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味看“紅樓”
——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一本被稱為“紅學(xué)”的絕世小說,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屆是泰斗級的存在,至今無人超越。據(jù)傳前八十回由清代的曹雪芹所寫,后四十回由高鶚所接寫??催^電視劇的人人都贊里面的林黛玉飽讀詩書,清麗脫俗,且書香靈氣充斥熒屏。林黛玉的文筆好,但我卻在她文筆功底里,看到曹大師傾心塑造這么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絳珠仙子”?!对峄ㄔ~》中的“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睂崉t出自曹大師之手,寫出了林黛玉悲嘆自己的命運,控訴社會的黑暗,其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均達到最高境界。聽爸爸說“年少不懂紅樓夢,再讀已是書中人”。本書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主題,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時代變遷,也是作者曹雪芹自己一生真實沉浮命運經(jīng)歷的縮影。
曹大師塑造了許多的人物,有才女林黛玉,有心地善良的賈寶玉,有大方典雅的薛寶釵,有心狠手辣的王熙鳳……在眾多人物中,我最喜歡劉姥姥,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在賈府,王熙鳳是抱著施舍的心態(tài),給了她二十兩銀,而到了后來,賈府抄家時,本來是要被賣到青樓去的巧姐兒被劉姥姥給救了出來,真正的說明了一句古話“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古典文學(xué)的魅力在這本“紅書”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例如被選為語文教材的《紅樓春趣》一課,選自第七十回,寫得特別耐人回味,因為其間被寫的放風(fēng)箏的人物,最終都以“風(fēng)箏”隱喻了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賈寶玉放的是“美人風(fēng)箏”,暗示賈寶玉眼前的女子,日后都會離他而去;黛玉的風(fēng)箏因斷了線飛走了,揭示了她未來的人生如斷了線的風(fēng)箏一樣,飄搖無根,更像是自己的命運,放走的不是“晦氣”,而是自己與寶玉的一世情緣啊!似乎它也暗示著黛玉最終在凄涼孤獨中而死去;寶釵放的是個“大雁風(fēng)箏”,暗示著寶釵婚后將形單影只,事實證明寶釵最終看破紅塵,而出了家;寶琴的命運與他人截然不同,她放了大紅“蝙蝠風(fēng)箏”,在中國文化中,蝙蝠是福氣的諧音和象征,暗示寶琴則是個有福之人;探春是一個“鳳凰風(fēng)箏”,象征著她有著高貴的命運,同時旁邊有偌大的“喜”字,更是表明探春婚期將至......曹雪芹對創(chuàng)作上的匠心獨到便在此。
一曲紅樓夢,品出多少人間至味?親情、愛情、友情,五味雜陳,變的是我們每一次閱讀的共情飛揚,不變的是永恒經(jīng)典。正如曹雪琴所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浮華塵世,唯有閱讀最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