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未知 點擊數(shù): 1211 更新時間:2004-4-16
在前面的內(nèi)容中我們已經(jīng)講述了 ASP 內(nèi)置對象 Response 的具體語法及其屬性,接下來將要講述到的是 Request 屬性的應(yīng)用。Request 屬性常用的集主要有三種:querystring 集、servervariables 集以及 form 集(其實在比較正規(guī)的教材中并不是這樣闡述的,但是為了易于理解方蘇對它作了這樣的解釋)。下面將對這兩種集一一進行闡述。
第一 Request.form 主要是用來讀取用戶通過表單提交給服務(wù)器的數(shù)據(jù)。如下面這個例子:
姓名:
當(dāng)你按下提交按鈕時,你所填入的姓名就會在對話框中顯示出來。這個程序的源代碼如下:
<html> <head>
<title>提交表單</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head>
<body bgcolor="#FFFFFF">
<%
if(request.form("yn")) then
response.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response.write"alert(‘你的姓名為" response.write request.form("tetname")
response.write"‘)"
response.write"</script>"
end if
%>
<form method="post" action="<% resquest.servervariables("script_name") %> ">
<input type="hidden" name="yn" value="true">
<p>姓名: <input type="text" name="tetname"> </p>
<p>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提交">
<input type="reset" name="Submit2" value="復(fù)位"> </p> </form> </body> </html>
該程序在運用中使用了一個技巧:利用 javascript 的彈出對話框來顯示信息。相信這個程序應(yīng)該不難于理解。如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略過不理,在你讀懂后面的內(nèi)容之后,就自然而然會清楚的。
第二 Request.querystring 集是利用 HTTP 頭來傳送信息。例如,頁面作者需要傳遞一個變量值給服務(wù)器,就可以采用這種集。
下面這個例子將 username 個變量所帶的值傳遞給服務(wù)器,由服務(wù)器來判斷程序應(yīng)該如何執(zhí)行。
<%
dim username
username="方蘇"
%>
<a href=index.asp?user=<% =username %>>主頁</a>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方蘇”這個值將會被送到 index.asp 這個 ASP 文件進行使用。以下是 index.asp 的部分代碼。
<%
dim name
name=request.querystring("user")
if(name="方蘇") then
response.write"歡迎你!"
else
response.write"對不起,你不是有效用戶!"
end if
%>
這個例子是一個簡單的應(yīng)用示例。以后在 ASP 高級教程中將會講到這個集的一些應(yīng)用技巧。
第三 Servervariables 集主要是用來取得瀏覽器向服務(wù)器提交的請求。以下是其中比較有用的幾種信息。
Http_Referer---此頭中包含相關(guān)頁面的 Internet 地址??梢杂脕泶_定訪問者的來處,具體例子可以查看首頁上的每日熱點問題。
Http_User_Agent---此頭表明到達網(wǎng)站訪問者使用的瀏覽器類型。
Remote_Addr---包含了網(wǎng)站訪問者的 IP 地址。
Query_String---包含 Url 問號之后的內(nèi)容。該變量包含未解析的表單中完整的查詢字符串。
Script_Name---包含當(dāng)前 ASP 文件的虛擬路徑。
Server_Name---包含服務(wù)器的 Internet 地址。
Path_Translated---包含當(dāng)前 ASP 文件的物理地址。
Http_Ua_Pixels---表明運行瀏覽器的計算機上的顯示器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