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十個節(jié)氣,夏至一到,也是上烤下煮的開端來到,這時候天氣開始了加柴添火,一年一度的饕餮火療免費開啟,夏至是炎熱的開端,南方會逐漸的進入潮濕的梅雨季節(jié),而北方也到了暴雨來臨的高峰,夏至的到來也預示雨水多發(fā)的季節(jié)已經來到,那么立夏的早晚跟下雨多少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過去的農村,是沒有現(xiàn)在的天氣預報的,雖然說現(xiàn)在的天氣預報有時候也不是那么靠譜,但作為氣象衛(wèi)星的預測,還是比依靠單一的經驗來的更為直觀,對于天氣的變化,作為民以食為天的農業(yè)生產,沒有什么比天氣更為重要的了,其實在很多的農諺之中,關于天氣的諺語是最多的,每個節(jié)氣都有對于以后天氣走向的預測,雖然并不能百分百的準確,但作為一種參考,價值還是蠻高的。
夏至五月中?難不成夏至不是固定的嗎?還真的是不固定的,我們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按照農歷來演變,并沒有固定的時間節(jié)點,今年的夏至是在陽歷6月21號,農歷的五月十九,而去年的夏至則是在農歷的五月初八,是很明顯的是在五月的上旬,而2020年的夏至則是在農歷的五月初一,也是典型的五月上旬,而今年則是符合這句:夏至五月中,多雨有多風。
事實上這樣的天氣已經開始,像最近幾天南方天氣突變,雨水肆虐,很多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大面積、高強度的降水,波及面積之大、降雨量之嚴重,也出現(xiàn)了很多農田被淹,居民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這些在這個時期突出的天氣狀況,是近幾年很少見到的,雨季沒有正式來臨之前,這種雨水較多的天氣就已經開始展現(xiàn),今年的天氣走向也應該是多雨的天氣.
每年的雨季到來,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總歸還是要來的,農諺也是根據(jù)節(jié)氣的變化,以及多年的天氣經驗積累,所轉換成為一種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局限性也是很大,我國地大物博,不可能在同一時期出現(xiàn)統(tǒng)一的天氣狀況,這是不現(xiàn)實,也是不可能的,而對于一些局部地區(qū)的預測,諺語是帶有濃濃的地方特色的,有的節(jié)氣時候,很多俗語的描述,在不同的地域,有時候居然是正反兩面,不同的描述,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南北的差異包括地方性的小氣候,小環(huán)境,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
不論是農諺預測,還是天氣預報的走向,今年雨水偏多,這個應該已經是肯定的了,今年不是一個干旱之年,而是會朝著農諺預測的那樣,多雨又多風的天氣走去
農村俗語“夏至端午近。麥子滿倉同囤”意思是:夏至如果和端午離得很近,那這一年的麥子肯定會是個好豐收,糧倉會裝的很滿。
“夏至端午遠,年景必有閃”意思是:夏至如果和端午節(jié)的很遠,那這一年的年景肯定會不好,有可能會碰到天災。
農村的這些諺語都是老百姓根據(jù)平時農事的經驗來改編出來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這些農村諺語只適合于當?shù)兀⒉皇沁m合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由于不同區(qū)域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因素都有所不同,所以老百姓農事的規(guī)劃,還應該以當?shù)貙嶋H因素為重,當然每個地區(qū)也有每個地區(qū)的不同諺語,這些都是我們的前輩們通過許多年的勞動經驗總結出來的,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當然這也是我們的先輩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去流傳下去??梢韵胂蟮牡?,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我們的祖先們只有通過平時的不斷觀察,不斷總結,去掌握天氣變化,從而為農事做好提前準備。所以這些諺語不管對信息時代下的農業(yè)有沒有可行性,都是值得我們去傳承下去的。
農村諺語: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有雨應秋早。這個預測準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夏至,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夏至不僅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也被人看作盛夏的開頭,在全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夏至過后的氣溫都會持續(xù)走高,農村也流傳著和夏至有關的諺語,被農民用來預測整個夏天的天氣走向,其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有雨應秋早”,這句俗語是什么意思呢?
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夏至的到來意味著離伏天不遠了,雖然都說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日子,,不過根據(jù)農民的長期觀察和經驗總結,伏天的炎熱程度與夏至這一天下不下雨有很大的關系?!跋闹翢o雨三伏熱,夏至有雨應秋早”的意思就是,如果夏至這一整天都絲毫沒有下雨的跡象,入伏之后的降水量也不會多到哪去,天氣也會格外炎熱,相反,如果夏至這一天有雨的話, 多少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不僅三伏天里的氣溫會涼爽一些,秋天也應該會早一些到來。實際上每年入伏的時間并不固定,今年的三伏應該從何時開始算起呢?
根據(jù)節(jié)氣和干支紀日的日期,我國把夏至過后的第三、第四個庚日分別定為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末伏的第一天則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按照這種方法推算,今年的三伏從7月12日開始,一直到8月20日結束,前后一共40天,最熱的中伏是7月22日到8月10日。
從天氣預報上來看,如今人們都已經開始用手機賺錢做生意,在夏至這天,想了解加V信,我國南方的大部分省市包括華中地區(qū)都有降雨的情況,幺八七八幺零八三三零三,其中部分地區(qū)已經下了連續(xù)幾日的暴雨,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都以晴朗高溫的天氣為主,所以有農民根據(jù)諺語預測,從全國范圍內來說,今年夏天可能會出現(xiàn)南澇北旱的現(xiàn)象。
從今年開春以來,北方就出現(xiàn)了干旱的天氣,部分農村地區(qū)的小麥產量還因此受到了影響,而南方地區(qū)連續(xù)多日的暴雨,也給農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旱澇天氣情況已經基本明朗,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接下來的夏天,北方的防旱和南方的防澇工作,農民都應該提前走好準備。
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有所不同,而農村的很多俗語其實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如果放到全國范圍內,也不一定完全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