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音韻學:研究漢語方言的神器

原創(chuàng) 嘉諒 蕭然音韻 2017-10-13

漢語有許多不同的方言,有的人能掌握好幾種,學起來也很快。比如著名語言學家,被稱為“中國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先生(1892-1982),他除了閩南話外,中國主要的方言系中每一系都至少會說一種。有一次趙元任陪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從上海坐船去湖南長沙,同船的有個湖南人,趙元任利用船上的三四天時間跟他學了點方言。到了長沙,趙元任就用剛學的方言給羅素做翻譯。一次演講后有個學生問他:“趙先生貴處是湖南哪一縣?”

青年趙元任

善于學方言的人,往往懂得找規(guī)律。清末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四回寫道:

端甫道:“其實廣東話我句句都懂,只是說不上來。象你便好,不拘那里話都能說。”我道:“學兩句話還不容易么,我是憑著一卷《詩韻》學說話,倒可以有'舉一反三’的效驗?!倍烁Φ溃骸捌鏄O了!學說話怎么用起《詩韻》來?”我道:“并不奇怪。各省的方音,雖然不同,然而讀到有韻之文,卻總不能脫韻的。比如此地上海的口音,把歌舞的歌字讀成'孤’音,凡五歌韻里的字,都可以類推起來:'搓’字便一定讀成'粗’音,'磨’字一定讀成'模’音的了。所以我學說話,只要得了一個字音,便這一韻的音都可以貫通起來,學著似乎比別人快點?!倍烁Φ溃骸斑@個可謂神乎其用了!不知廣東話又是怎樣?”我道:“上海音是五歌韻混了六魚、七虞,廣東音卻是六魚、七虞混了四豪,那'都’'刀’兩個字是同音的,這就可以類推了?!倍烁Φ溃骸澳敲?#39;到’、'妒’也同音了?”我道:“自然?!倍烁Φ溃骸?#39;道’、'度’如何?”我道:“也同音。”端甫喜道:“我可得了這個學話求音的捷徑了?!?/span>

書中主人公并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學方言,而是掌握了方言的發(fā)音規(guī)律,靠《詩韻》(即《平水韻》)來“舉一反三”推導字音。

文中所舉語音對應規(guī)律

會作詩的朋友都知道格律詩的平仄與押韻以《平水韻》為標準?!镀剿崱肥?strong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韻書,按字的韻母順序排列以表示字音,供查字作詩。漢語(包括所有漢語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在演變,幾百年前的古音就和現(xiàn)在不一樣?!镀剿崱返难喉崳F(xiàn)代漢語方言都已不能完全符合?!耙粬|”“二冬”現(xiàn)代大部分方言都不能區(qū)分;“該死十三元”把“魂 痕”與“元”放一起押韻。

《平水韻》的前身是隋朝陸法言編寫的《切韻》(成書于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是當時中原地區(qū)的標準讀書音,算得上是各種漢語方言的老祖宗。《切韻》的語音分平、上、去、入四聲,各聲又分若干韻,加起來共有193韻。但是不幸《切韻》原書已失傳,目前最流行的是其在北宋的官方修訂本《廣韻》,共206韻(宋代實際語音相比隋朝已變了許多,但是《廣韻》的語音體系跟隋朝《切韻》基本保持一致)

《廣韻》

唐代科舉考試考作詩,作詩要求押韻。但是《切韻》分韻過細,有些韻在唐代已經(jīng)不分了。于是許敬宗等人上奏在《切韻》基礎上規(guī)定某些韻可同用(如“冬鍾”同用,“脂之”同用),而某些韻只能獨用,作為科舉考試的詩賦用韻標準。這個“同用獨用”規(guī)定經(jīng)后人調整,演變?yōu)榻袢盏摹镀剿崱?。總之,這一系列韻書反映的都是隋唐時期的古漢語字音,稱為“中古音”。

研究漢語語音歷史演變的學問叫做音韻學,《切韻》等韻書是研究古漢語語音的重要材料(所以盡管古代沒有錄音機,我們還是有辦法推測古人如何講話)。

復旦大學的嚴實博士用其構擬的中古音念詩,發(fā)音僅供參考

回到前面方言的問題。漢語方言大多都符合《切韻》框架,字音有較好的對應關系,因此能從《切韻》推導方言發(fā)音,實現(xiàn)快速學方言(當然只限于字音)。

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使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中古音成為全國標準,影響遍及全國。而歷次戰(zhàn)亂中大量中原人口南遷,也將中原漢語傳至南方各地。全國各地因為文教、移民等各種原因,方言深受《切韻》音系及其后的中原漢語影響,因此大多可以看作《切韻》音系的后代。

但是情況也沒那么簡單。一方面,一些方言有比《切韻》更古老的字音,甚至非漢語成分保留下來(南方不少地區(qū)在更早時候是百越等其他族群的地盤);另一方面,因為中原漢語自身也在不斷演變,南方漢語在不同歷史時期多次受到中原漢語影響,字音會形成一層層的層次(文白異讀就是方言層次的表現(xiàn)之一,見推送 為什么江浙人把「人民」念成「神明」;此外,語音的演變也未必十分規(guī)律,會發(fā)生各種例外變化。

音韻學可以幫助我們剖析方言的語音體系,把方言的形成及演變過程搞清楚。漢語里很多語言現(xiàn)象可以用音韻學來解釋??甲C漢語方言里某個詞語是哪幾個字,也要用到音韻學知識。

中國的語言學家將三千多個常用漢字按《切韻》音系排列成表格,編成《方言調查字表》,大大方便了漢語方言字音的調查與研究。

《方言調查字表》尤韻系頁

下面我們以吳語蕭山話為例(也可以是上海話、蘇州話、紹興話、寧波話等任意一種北部吳語),用音韻學來解釋兩個語音現(xiàn)象:

1)蕭山話里,“一六七八十”這幾個字發(fā)音短促,明顯短于“二三四五九”這幾個字。前者屬于入聲。中古音有四聲——、、、,其中入聲就是短促的聲調?!肚许崱贩治寰?,最后一卷就是入聲,其中的韻為“一屋 二沃 三燭 四覺……”?,F(xiàn)代普通話以及北方大部分方言的入聲已經(jīng)消失,念成別的聲調,比如普通話“”音同“”,“”音同“”;但是大部分南方方言仍保留了入聲。

2)蕭山話里,“”“”不同音,前者高昂清冽,后者低沉渾濁,不光是聲調高低不同,聲母也不一樣;而“”聲母不似“”,卻與“動洞”聲母相同。中古音里“同動洞”這些字的聲母在音韻學里屬于濁音(細分則為全濁音);而“東懂凍”聲母屬于清音(細分則為全清音)?!肚许崱酚幸徽椎娜珴崧暷浮皝K 定 澄 從 邪 崇 俟 常 船 群 匣”?,F(xiàn)代大部分漢語方言的全濁音已經(jīng)消失,念成清音,比如普通話“”音同“”,“”音同“”;但是吳語及少量其他方言仍保留整套全濁音。

對學者來說,音韻學是研究漢語方言的一樣神器。但是音韻學也很難學,不少中文系的學生就跪倒在這門課上。我們普通大眾只要知道有這門學問就行了,與之相比把方言傳承好更重要——一門活的方言可以抵幾百本死的韻書。

參考文獻:
平田昌司 2016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 1971 我的語言自傳,《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漢語音韻學》筆記(龍莊偉編著)
萬獻初音韻學
古音六字訣
基于天人合一的古音六字訣音韻學溯源
劉廣和:關于梵漢對音
周赟與“六聲韻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