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飯的時候,樓下的小朋友一直呼叫我們家小孩,這一折騰,小家伙飯也不老實的吃,直接跑到陽臺和樓下的小伙伴空中對話,話語間聽到他說了一句什么給他們5塊錢,安啦君感覺有些不對勁,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問題。
問了一番后,終于將問題弄清楚了,事情是小家伙昨天下午在小區(qū)玩,忘記自己的自行車停在哪里了,于是就想出了個辦法,讓其他小伙伴給他找,并且答應找到后每人給5塊錢作為回報。
先說說小朋友自己有零花錢的問題,從大班開始,我們就準備了一個存錢罐給他,讓他把平時的零花錢存起來,當然,過年期間的紅包還是大人代為保管,這個作為家長都懂。
上小學后,考慮到課本上也開始學習錢幣知識,讓他獨立處理零花錢的空間也更大了,一來是為了學習課本知識,另一個讓小朋友學習錢在生活中如何流通的,去市場購買物品,或者吃飯買單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讓他參與到中間。
在移動支付普遍成為習慣的當下,現(xiàn)金支付似乎很難得,借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小朋友接觸與錢打交道還是挺有意義的。
總之,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與錢相關的事情,這是作為家長樂意看到的。
但這次小朋友用錢請他人解決問題,確實讓安啦君有些頭疼。
從大人的角度來看,自己解決不了問題,花錢請讓人解決,本身并沒有什么大問題,問題在于,這是小孩子,他是否明白這個花錢解決問題背后的邏輯呢。
如果贊成,那么以后遇到同樣的問題,是否就會形成一種習慣,花錢就能讓讓人解決問題,多么簡單,這種思想是萬萬行不通的。
思來想去,最后我們還是決定,現(xiàn)階段讓他不要有這樣的行為。
第一,現(xiàn)在對錢的理解度還不夠,并不理解錢的價值有多大,如何評估。
第二,對其他接受花錢解決問題的小朋友的影響也不好。
第三,可能會讓小朋友產(chǎn)生金錢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印象。
對于之前答應其他小朋友的事情,經(jīng)過他們之間的商討,最后決定用自己的一些玩具代替。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作為家長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對于這次遇到的問題,如果你身為家長,家中的小朋友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如何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