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這幾周,到閱讀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鵝》一書,這可以說是我讀書以來遇到的最難讀下去的一本書,為什么這么說,通篇讀下來,大致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個人的認知太淺薄,對書中的很多概念不清楚,如高斯的鐘形曲線等眾多專業(yè)術詞,沒有一點概念,導致對文章表達的意思理解不了。
2、作者的表達水準,討論問題的定調(diào),我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不了,跟不上作者的思路。
3、中西文化敘述表達的方式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不能很好的按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和閱讀書本內(nèi)容。
4、也許是文化的差異,個人感覺,中文譯本翻譯太過生硬,沒有結(jié)合東方文化的思路翻譯,也就是漢化水準不夠徹底,導致很多地方閱讀不下去。
以上就是我在閱讀本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全書讀下來,還是懵的,但大致理清了幾個問題。
1,什么是黑天鵝事件?
2,黑天鵝有哪些特征?
3、如何應對黑天鵝式風險?
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是指滿足以下三個特點的事件:
第一,它具有意外性。
第二,它產(chǎn)生重大影響。
第三,雖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們在事后為它的發(fā)生編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認為它是可解釋和可預測的。
另外一點就是,在疫情發(fā)生的初期,多思考一下可能帶來的一些領域的影響,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提前購置好口罩,消毒用品等,而不是等到疫情嚴重的時候才去搶購。
可以說的是,在黑天鵝降臨后,能夠迅速的去思考黑天鵝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是有助于我們做出有利的判斷的,這個也是不斷的修煉的過程,畢竟,一個人面對突發(fā)事情的處理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長期的應對和成長過程總結(jié),提煉,驗證,最后形成以一種思維方式,也就是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決定了你對待事物發(fā)展趨勢的判斷和決策,黑天鵝不可避免,將黑天鵝的影響減到最小的就是我們能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