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成為這里的兒媳婦時,誰也不認識,那些嬢嬢,嬸嬸,都清一色的青年頭,說話渣渣哇哇,一句也聽不懂。
作為外地媳婦,我也不想了解更多,但是人群中有一個人,一個特別不起眼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非常安靜,非常弱小,長長的頭發(fā)剩下沒幾根,在風中飄蕩,她低著頭左顧右盼,露出一種禮貌性的微笑,她極少開口說話。
但是她一開口,就感覺特別不一樣,因為她吐詞清晰,語速很慢,聲音很低,又很溫柔,一口閩南話在她嘴里有一種不一樣的味道。
后來才知道,她也是個外地媳婦,但是她嫁過來已經(jīng)快30年了。
在30年前,跨省通婚還沒有普及,她不識字,是怎么從廣西嫁到千里之外的福建來的呢?
所以,有人說她們是自由戀愛,也有人說她是買來的媳婦,但是這都不重要,她已經(jīng)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了,年輕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她的來歷。
因為這幾十年來,她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村子,哪怕這里離城區(qū)只要不到一個小時,她都不曾走出來過。
倒不是因為家里人不讓她出門,只是這里很貧窮,老一輩的人基本都沒有走出過這座大山,哪怕山的另一面,每天晚上耀眼的燈光把天空都照亮了,他們也沒有想要走出去看一看。
她更不用說回娘家了。
山高水遠,她老公一開始是有承諾要帶她回娘家看看的,但是連續(xù)生了三個孩子以后,日子越來越難過,回家的計劃一再往后拖。
拖到最后,老公生病了,常年窩在家里,下不了地,她一個人養(yǎng)著三個孩子,靠那一畝三分地。
她知道,她回娘家的夢只能擱淺下來了,許多年過去,她也慢慢懷疑,她一直想要回一次娘家,究竟是為了什么。
如今,她的三個孩子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她成了一個兒孫滿堂的老太太,老公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她依然孤獨又勇敢的一個人生活在那個山溝溝里。
或許從她嫁到這里來的那天起,就注定了這種孤獨和落寞。
有一天,兩個兒子問她,你還想回去看看嗎?如果想,我們陪你去。
她說:
“免!”
她已經(jīng)忘了回家的路,她不會說母語了,她不知道家里還有什么人,她怕回去沒有一個人認識她,她也一個都認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