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菈小姐
2003年,注定是悲痛的一年。
我們失去了張國榮和梅艷芳,也失去了“飛花”張培祥。
在北京八寶山的追悼會上,禮堂中間放著一張黑白照,照片上的女孩笑靨如花。
而到場的北大師生們神情嚴肅,悲傷的氣息籠罩著整個菊花廳。
撒貝寧一字一句念著追悼詞,忍不住失聲痛哭…
張培祥到底是誰,她的去世為什么會引起如此大轟動?
01
1979年,張培祥出生在湖南一個貧窮的小鄉(xiāng)村。
父親體弱多病,常年臥床,母親有小兒麻痹癥,一只手殘疾,還做過乳腺切除手術(shù)。
人們常說:“一人患病,拖垮全家”,張培祥生在這樣的家庭,日子只會更苦。
張培祥5歲時,弟弟出生了,新生命的到來,不僅沒有給這個家?guī)硐矏?,反而成了負擔?/span>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5歲起張培祥就成了一家的勞動力,不僅照顧年幼的弟弟,還要干很多農(nóng)活。
他們家主要靠種水稻維持生計。
從記事起,張培祥的童年只圍繞兩件事:一是干農(nóng)活,二是賣米。
每年豐收的稻米,他們都不舍得多吃,而是挑到集市上賣了換錢,好給父親看病。
等張培祥再大點,每次去賣米,懂事的她總會挑起重的扁擔,讓母親挑輕的。
幾公里的小路,張培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80多斤的扁擔壓得瘦弱的身軀直不起來,衣服和皮膚勒在一起,被汗水浸得生疼。
但她沒有喊一句累,因為她知道:肩膀上扛的不只是大米,更是一家人的希望。
來到集市后,張培祥就開始吆喝。
這時經(jīng)常會有米販子來低價收購,但母親都拒絕了。
她不想辛苦種的糧食賤賣。
為了賣個好價錢,兩人經(jīng)常在太陽下暴曬一整天,沒吃沒喝,米還賣不出去。
沒辦法,她們只能把大米原封不動地挑回家,第二天再挑出來繼續(xù)賣。
忍饑挨餓,還有干不完的農(nóng)活,這樣的苦日子看不到頭。
也許習慣了吃苦,張培祥不知道生活的“甜”是什么,自然也毫無抱怨。
好在,除了干農(nóng)活,張培祥還能看書,這是她最愜意的時光!
上小學(xué)后,張培祥就表現(xiàn)出過人的天賦。
她聰明好學(xué),過目不忘,老師講的東西聽一次就會。
超強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讓她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老師很看好張培祥,對她說:“只要你努力學(xué)習,將來定能考上大學(xué)?!?/span>
但張培祥不知道大學(xué)是什么,她只想多讀書。
讀書不是人生唯一選擇,但卻是農(nóng)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然而,這一路,張培祥走得異常艱難……
02
10歲時,父親突然把她叫到跟前,說:“孩子,要不你別讀書了?”
這話宛如晴天霹靂,張培祥聽后眼淚打濕了眼眶,卻又害怕父親生氣,只能小心翼翼地求父親讓她繼續(xù)讀書。
“家里的情況你也知道,實在是沒辦法供你上學(xué)。”
“我可以多干活,多掙點錢,實在不行,我少吃點也可以?!?/span>
說完,張培祥哭著跑了出去。
晚飯時,張培祥端著碗,眼淚不停落下來。
而父親一言不發(fā),他恨自己沒有本事,讓女兒跟自己遭罪。
但現(xiàn)實不會憐憫他們,日子還要繼續(xù)下去。
第二天,張培祥沒有去學(xué)校,扛著鋤頭就去了地里。
不久,姑姑知道張培祥輟學(xué)了,不忍心孩子天賦被埋沒,就資助她繼續(xù)讀書。
張培祥更發(fā)憤圖強,并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當?shù)刈詈玫闹袑W(xué)——醴陵一中。
但張培祥實在沒有錢去城里上學(xué),只能去了縣里的醴陵四中。
期間,她為了看更多書,趁管理員不注意偷偷跑書店里,每次只看不買。
因此挨了不少冷眼。
但她顧不了那么多,對她而言能讀書就是天大的喜事。
很不幸,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捉弄苦命人。
這時父親查出腎結(jié)石,母親又患上了乳腺癌。張培祥不得不再次輟學(xué)。
這次,她遠離了家鄉(xiāng),南下打工。
03
“胡鬧!簡直是胡鬧!我教書多年,就沒見過張培祥這樣好的苗子,她不讀書,想干什么?”
校長羅定中非常生氣,他不忍心一個好苗子就這樣被毀了。
經(jīng)過4個多月打聽,校長終于在深圳一個工廠找到了張培祥。
他苦口婆心勸解:“培祥啊,你回來讀書吧,學(xué)校免掉你的學(xué)雜費。你回來,安心讀書?!?/span>
高中學(xué)雜費免了,但生活費和母親醫(yī)藥費還沒著落。
一面要讀書,一面為錢發(fā)愁。
張培祥只能一放學(xué)就去打零工。
萬萬沒想到,遇到了黑心老板,干了一個月,一分錢沒要到。
氣得張培祥牙癢癢,她看著老板抽屜里的工錢,冒出一個念頭:拿回屬于自己的錢。
于是她撬開了柜子,拿著錢逃到了火車站,但很快被警察抓了回來。
經(jīng)此劫難,張培祥又回到了學(xué)校。
這次,她順利參加了高考,以株洲地區(qū)文科第一、湖南省第五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xué)法學(xué)院。
至此,她的人生才有了一點光的希望,如果順利畢業(yè),她的苦難日子就能翻篇!
04
開學(xué)那天,張培祥拽著一千塊踏上了北大的求學(xué)路。
在全國高等學(xué)府,張培祥終于可以遨游書海,博覽群書。
她成長飛快,在人才輩出的北大,也一直保持著專業(yè)前10名,拿到獎學(xué)金。
而且還靠翻譯和寫作養(yǎng)活了自己,每個月還能給家人寄錢,添置冰箱、洗衣機……
她去北京電視臺兼職寫劇本,有資深的編導(dǎo)指導(dǎo),她的策劃案也受到《湖南衛(wèi)視》的《新青年》專欄青睞,可以親自策劃整個節(jié)目。
她寫的《大話紅樓》、《飛花讀紅集記》、《紅樓十日樓》、《賣米》等風靡全國高校。
其中《賣米》還被提名入選教科書。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曾經(jīng)多次輟學(xué)的農(nóng)村女孩,竟然如此優(yōu)秀。
張培祥的人生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然而,一場意外席卷而來。
張培祥感到身體不舒服,但她沒上心,以為是“小毛病”,熬一下就過去了。
誰知,這個“小毛病”成了扼殺她的禍首。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培祥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終于倒下。
經(jīng)醫(yī)生診斷,她患上了白血病。
這個噩耗,像面目猙獰野獸,以前所未有的殘忍,吞噬了張培祥的一切。
縱然她性格樂觀,但也無法接受生命的倒計時。
她不忍心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家人,只能瞞著他們說是貧血。
白天,她還笑容燦爛,晚上她一頭扎進被窩掩面痛哭。
短短的24年,她一直為錢發(fā)愁,終于能過好日子,卻被死神無情帶走。
2003年8月27日,張培祥永遠閉上了雙眼。
生前,她希望帶父母坐飛機來北京旅游,沒想到竟然成了父母坐飛機來北京帶她的骨灰盒回家……
05
一代才女,命比紙薄,無數(shù)人為她痛心、落淚。
回顧她的一生,怎一個“苦”字可以形容?
都說:“陽光總在風雨后,天晴必能見彩虹?!?/span>
可張培祥的人生,從出生到離去,都在忍受狂風暴雨。
她用短暫的24年,創(chuàng)造了太多輝煌,她的故事將伴隨著《賣米》繼續(xù)流傳。
艱難坎坷是生活的本質(zhì),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總要看看太陽?!?br>
用有限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每個人都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愿我們都能努力讓生活更豐滿,才不辜負這只有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