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孩子做任何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其實大家都陷入到了誤區(qū)。孩子三分鐘熱度,多半的時候是和家長有關(guān)的,是家長沒能督促,沒能引導(dǎo),沒能堅持。
朋友的孩子前段日子去學(xué)鋼琴,起初她總是陪著,可是時間久了,她覺得孩子學(xué),她在一邊陪太無聊了。于是便讓孩子自己下樓去學(xué),她則呆在家里看電視劇。孩子見媽媽都不去了,積極性也就不高了,時常念叨著不想學(xué)鋼琴了。
后天她曾對我說,孩子最先開始學(xué)的時候,還是挺有興趣的,還時常和她交流學(xué)習(xí)心得。可是由于她沒能和孩子積極的互動,每次孩子和她說這些的時候,她都會說,媽媽又沒學(xué),你只管好好學(xué)就行了。家長的不參與,讓孩子提不起興趣,從而也不愿意去面對了。
孩子在面對任何新鮮事物的時候,都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dǎo),不能讓孩子剃頭挑子一頭熱。家長的參與和鼓勵,對于孩子來說,能夠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從而讓孩子不再是三分鐘熱度。
我的另一位朋友,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她會在孩子學(xué)習(xí)的時候,和孩子共同去討論與之相關(guān)的問題。在孩子學(xué)習(xí)畫畫無法堅持的時候,她會鼓勵孩子,并且和孩子一起堅持。孩子因為有了家長的陪伴,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能夠積極應(yīng)對了。
孩子無論是對于學(xué)習(xí),還是其他的事物,熱度永遠只有三分鐘,這不能怪孩子。因為此時的他們處于對任何事物都好奇的階段,家長所要做的就是要讓這種熱度持續(xù)的久一些。家長堅持的越久,孩子就能堅持下來。
記得我小的時候,當(dāng)時對于寫作有著濃厚的興趣,母親得知后,鼓勵我每天寫日記。可是一天兩天還行,時間久了,我就堅持不下來了。母親那時就對我說,我在寫的時候,她也在寫,她讓我和她比賽,看誰能堅持到最后。
就這樣寫日記的習(xí)慣堅持下來了,多年后,我從事了寫作這一行,這一切都與當(dāng)初母親一再的堅持是分不開的。
家長的堅持能夠成全孩子,是有其道理的,但愿家長們能夠懂得。在面對孩子三分鐘熱度的時候,多引導(dǎo),多鼓勵,多堅持。有人就曾說過,不要小瞧了家長的作用,你的堅持,能夠在今后的歲月里,帶給孩子無窮盡的力量。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謝謝幫忙轉(zhuǎn)發(fā),我需要你們的支持!
作者:朱凌 筆名 香如故 報紙雜志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