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談交易,只講真相!
常聽身邊做交易的朋友抱怨:“明明跟著趨勢買的,怎么一進場就跌?”“好不容易賺點錢,一個回調(diào)全吐回去了?!?/span>
其實問題往往不在行情“不講理”,而在于我們的交易系統(tǒng)缺了“閉環(huán)”——要么沒算好該什么時候跑,要么根本沒搞懂市場到底在跟我們玩什么游戲。
真正能用的交易系統(tǒng),不是“賭某一次行情對不對”,而是“不管行情怎么走,都有應(yīng)對辦法”。這套系統(tǒng)要分成兩部分:看得見的“技術(shù)閉環(huán)”,和藏在背后的“邏輯閉環(huán)”,少了哪個都不行。
就像開車不能只學踩油門,得知道什么時候踩剎車、什么時候打方向。
先說說看得見的“技術(shù)閉環(huán)”,其實就三件事:進場、止損、止盈。
這三步看著簡單,可好多人要么漏一步,要么搞反順序,最后把交易做成了“瞎蒙”。
進場不是“看順眼就買”,得有個明確的“信號”。
比如有人喜歡看均線,5日均線穿10日均線就買;
有人看K線,出現(xiàn)“錘子線”就進場。
關(guān)鍵是這個信號得固定,不能今天用均線、明天用感覺。
我認識個老交易員,就認“均線 金叉”,不管行情多誘惑,沒出金叉堅決不碰。
他說:“進場信號就像家門鑰匙,只有這把能開門,其他的都是撬鎖,早晚出問題?!?/span>
再說說止損,這是交易里最“反人性”的一步,也是保命的一步。
好多人買完就想“萬一漲了呢”,總舍不得設(shè)止損,結(jié)果小虧變大虧,最后被套得動彈不得。
其實止損不是“承認自己錯了”,而是“給行情畫條紅線”——超過這個線,就說明我的判斷可能不準,先退出來再說。
比如買一支股票,10塊錢進場,就把止損設(shè)在9塊5,萬一跌到這個價,不管多不甘心都賣。
這樣就算錯了,也只虧5%,不至于把本金都搭進去。記住,行情永遠不缺,本金沒了就真沒機會了。
最后是止盈,別總想著“賣在最高點”。好多人賺了點錢就貪心,覺得還能漲,結(jié)果行情一回頭,賺的錢又跌回去了。
止盈也得有規(guī)矩,比如賺了10%就賣,或者跌破5日均線就止盈。
我有個朋友做期貨,就用“移動止盈”:比如他買的品種從100漲到110,就把止盈設(shè)在108;如果漲到120,就把止盈提到118。
這樣既能跟著趨勢賺,又不會因為行情回調(diào)把利潤吐回去。
他說:“止盈就像摘果子,熟了就摘,別等果子爛在樹上,也別盼著一棵樹上結(jié)出所有果子?!?/span>
技術(shù)閉環(huán)是“怎么做”,邏輯閉環(huán)就是“為什么這么做”。
好多人把交易當成“猜漲跌”,其實背后得搞懂三個認知:對市場的認知、對人性的認知、對對手的認知。
這三個認知沒搞明白,技術(shù)再厲害也容易栽跟頭。
先說說對市場的認知,核心就一句話:“市場沒有規(guī)律,但有陷阱?!?/span>
好多人總想著找個“萬能指標”,能預(yù)測所有行情,可市場從來不是機器,今天漲明天跌,根本沒有絕對的規(guī)律。
但市場有陷阱,比如“假突破”——看著要創(chuàng)新高了,你一進場就開始跌;或者“橫盤震蕩”,來回磨幾天,把你耐心磨沒了,剛一賣就開始漲。
知道這些陷阱,就不會輕易被行情“騙”。比如看到價格突破前期高點,別急著進場,等回調(diào)確認了再買,就能避開不少假突破的坑。
記住,市場不是用來“預(yù)測”的,是用來“應(yīng)對”的。
再說說對人性的認知,這得從自己和對手兩方面看。
先看自己,交易里最容易犯的錯就是“貪心”和“恐懼”。
賺了想多賺,虧了想翻本,結(jié)果越操作越亂。我剛開始做交易的時候,有一次賺了20%,覺得還能漲,沒止盈,結(jié)果行情回調(diào),最后只賺了5%。
后來才明白,人性的弱點就是交易的“天敵”,得學會跟自己較勁——貪心的時候提醒自己“見好就收”,恐懼的時候告訴自己“按規(guī)矩來”。
再看對手,其實市場里的對手不是某個人,是所有人的人性。
比如行情跌到底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在恐慌賣出,這時候反而可能是進場的機會;行情漲到頂?shù)臅r候,大多數(shù)人都在貪心買入,這時候就得小心了。
就像菜市場買菜,沒人要的菜往往便宜,大家都搶的菜反而貴。交易也一樣,別跟著人群走,得知道“大多數(shù)人在想什么”,然后反過來想。
最后是對對手的認知,關(guān)鍵是“知道什么是錯的”。
好多人總想著“我要做對每一次交易”,可實際上,交易里對錯很正常,重要的是別重復(fù)犯同樣的錯。
比如有人總在“追漲殺跌”,每次看到別人買就跟著買,結(jié)果一買就跌;有人總不設(shè)止損,每次都虧大了才賣。
這些錯誤不是“運氣不好”,是沒搞懂對手的弱點——對手總想著賺快錢,總想著不認錯,所以才會掉進陷阱里。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犯這些錯,比對手少錯一點,就能贏。其實一套好的交易系統(tǒng),不是“多復(fù)雜”,而是“多閉環(huán)”。
技術(shù)上,進場、止損、止盈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有明確的規(guī)矩;
邏輯上,對市場、人性、對手的認知要到位,知道自己為什么這么做。
就像蓋房子,技術(shù)是鋼筋水泥,邏輯是地基,地基打牢了,房子才能扛住風雨。
就像這個英鎊,止損3個點,利潤奔騰,都是有明確的止損規(guī)則的。
比如,進場用7浪阻力,止損在資金分歧處,最后止盈在均線死叉。除去手續(xù)費成本盈虧比23倍。
交易這事兒,沒有“一勞永逸”,但有“穩(wěn)扎穩(wěn)打”。
別總想著靠一次行情賺大錢,先把自己的系統(tǒng)搭好,讓每一次交易都有章可循。
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真正賺錢的不是“猜中行情”,而是“管住自己”——管住貪心,管住恐懼,管住想亂來的手。
這時候,不管行情怎么走,你都能心里有數(shù),這才是交易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