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格律這雙破鞋
新用戶6797MHKq
>《待分類》
2022.07.20 廣西
關(guān)注
詩詞是雅事,古往今來,到處都有人喜歡。鄉(xiāng)野有田園詩人,邊疆有邊塞詩人,朝廷有廟堂詩人。
破鞋是破事,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討厭。不管是朝廷、邊疆,還是鄉(xiāng)野,“棄如敝履”都屬正常。
詩詞固然好,偏偏有些人,自己寫詩不行,就專門研究詩,最后給古體詩詞整出了一個所謂的格律來。格指的是字?jǐn)?shù)、句數(shù),律指的是平仄、押韻。這個格律,簡直就是給詩詞穿上了一雙破鞋。
怎么個破法?先從“格”開始破。
《詩經(jīng)》里,大多是四字一句,比如“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格律家們就把詩的格律定為“四字詩”。換句話說,也就是給詩詞做了一雙四十碼的鞋,你想作詩,詩句就得穿上這雙鞋,一定要四個字。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shù)詩人都被這雙鞋子套住,難以超脫。
到了三國,曹操也寫了不少四字詩:“東臨碣石,以觀滄?!薄ⅰ皩飘?dāng)歌,人生幾何”。不過,曹操可是敢于興兵造反的梟雄,作詩又怎么會被一雙鞋給限住?于是,他也寫出“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來,把詩句從四字變成了五字。
曹操后來一統(tǒng)三國,做了皇帝,他的五字詩也隨之成了正統(tǒng)。他兒子曹植苦于皇位之爭,也是用五字一句七步成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section>
格律家才不管格律是不是跟詩“相煎何太急”,只是他們那雙四十碼的鞋只能限制普通詩人,又哪敢限制一國之王,那還有王法嗎?好吧,你腳大你有理,他們靈機一動,主動打破舊鞋的四十碼,增加了一雙五十碼的新鞋,名曰“五言詩”。
對了,五言詩的每句雖然都是五個字,但詩句卻又有長有短。為了表示格律為詩詞的正統(tǒng),格律家們索性一破再破,一下子做出兩雙鞋來,一雙是普通的“五言絕句”,另一雙是增高的“五言律詩”。
不知道是曹操曹植起了引導(dǎo)作用,還是格律家的鞋子起了規(guī)范作用,之后的魏 晉時期,成了五字詩的顛峰時期。至于“四字詩”那雙鞋,已經(jīng)破了,就被詩人們棄如敝履,很少再穿了。
后來,這雙五十碼的格律鞋又限制了大多數(shù)詩人,難以打破。
轉(zhuǎn)眼到了唐朝,國力興盛,開創(chuàng)了萬邦來朝的盛況。國家輝煌,詩人們也膨脹了,也不知道是誰開的頭,嫌五個字不夠痛快,就給每句加油添醋,膨脹成了七個字。
這一來,飽受格律壓迫的詩人們?nèi)浩鹦Х?,紛紛向格律家們樹起?zhàn)旗,寫起了七字詩。于是,唐詩自成一家,形成了詩詞陣地的另一個高峰,成就絕不低于《詩經(jīng)》等古時經(jīng)典。
七字詩雖然打破了格律,但是名家眾多、佳作迭出,格律家們沒有辦法,只好遵循“不破不立”這個老套路,又做出了“七言”、“七律”兩雙新的格律鞋來。
既然四字能破成五字、七字,那為什么不能繼續(xù)往下破呢?
新的契機是宋朝,這時的政治、工商、科學(xué)都追求創(chuàng)新,宋朝的詩人們不甘落后,也要創(chuàng)新。既然四字、五字、七字都有了格律,那我們就這一句四字,下一句五字,另一句七字吧。
就這樣,宋朝詩人不再遵循固定的字?jǐn)?shù),每一句中,短則一個字,長則十余字。這些長長短短的句子,詩意雖然是一樣的盎然,但在格律家眼中,卻已經(jīng)脫出了詩的范疇。
這樣一來,格律家們總算亂套了吧?不,他們沒那么容易認(rèn)輸。
他們也轉(zhuǎn)變觀念,“破而后立”,對格律做出了重大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首先,他們把宋朝這些詩統(tǒng)稱為詞,然后,給這些詞量身定制出了新的格律“詞牌”:“木蘭花”、“浣溪沙”、“水調(diào)歌頭”……
這一次,格律家花了大力氣,硬是給每首詞都套上了新的鞋子。面對眾多的宋詞,他們百折不撓,不對,應(yīng)該是千折不撓才對,他們總共給宋詞做出了一百多種,不對,應(yīng)該是一千多種鞋子。
面對格律家的重大讓步,宋朝詩人得寸進(jìn)尺,又給出了不少新的難題。你們不是定好了詞牌的格律了嗎,我偏偏不按格律寫詩,有時候多幾個字,有時候又少幾個字,看你們怎么破。
格律家們水來土掩,你們增字減字,我們就給鞋子來個增碼減碼。于是,一些鞋子就有了變種,比如說“木蘭花”就有“增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格律家有時還會“破罐子破摔”,你們破了“浣溪沙”對吧,那破了的這雙鞋,就直接叫“攤破浣溪沙”吧。
經(jīng)歷了《詩經(jīng)》四字詩、魏晉五言詩、唐詩七言詩、宋詞詞牌這些格律鞋子的制作,格律家給其它詩詞做起鞋來更是輕車熟路,比如說元曲、對聯(lián)等,都讓他們給穿上了小鞋。盡管格律家經(jīng)常打破自己做好的鞋子,卻仍然堅持以正統(tǒng)自稱,絲毫沒有“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羞恥感。
除了破“格”,格律這雙鞋還會破“律”。
格律的律,指的是詩詞中字的讀音,他們稱之為押韻、平仄。押韻倒是沒引起疑問,畢竟比較簡單,讀起來也順口,但是平仄可就真算是給詩詞穿小鞋了。
格律家先是找到一首早期的名詩,把所有字的讀音定出平、仄兩種格式,然后要求以后的詩的每一個字的平仄都得跟名詩一樣:名詩的第一個字是平音,你的第一個字就得是平音,名詩的第十四個字是仄音,你的第十四個字也必須是仄音。否則,你的詩就不合格律,就不算詩。
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格律太嚴(yán)了,引得不少詩人怨聲載道,就又加了雙新鞋,名叫“寬律”,就是一句中的奇數(shù)位上的字可以不講平仄,但偶數(shù)上的字和結(jié)尾的字必須得講平仄。
又過了陣,發(fā)現(xiàn)還是太嚴(yán),就又陸陸續(xù)續(xù)地打破舊鞋,做出好幾種新鞋來。
其中有一種以詩的第一個字為根據(jù),分成了“首句平起入平韻式”、“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首句仄起入平韻式”、“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也就是第一個字不管是平還是仄,后面不管是平還是仄,格律都會有不同的要求。
又有一種叫“拗救”,有些詩比較有名氣,但偏偏不按定下的平仄格律來寫。格律家覺得很“拗口”,但又不能改變這些詩,只好改變自己的格律:你的詩句中可以有拗口的字,但你必須地在后面相對應(yīng)的字上面救回來。
還有一種破得最徹底,有些個名詩,一點都不給格律家面子,竟是完全跟格律反著來,不管是“寬律”、“首句”、“拗救”……每一雙鞋都套不上去。格律家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聲明:有些詩是以意境或者機關(guān)取勝的,這種詩可以不用講任何格律。
詩人大多天性爛漫,追求自由,對于格律這種扼殺爛漫和自由的條條框框,無視者、嘲諷者、奮起反抗者一直都有,沒有名氣的詩人自然是斗不過格律,但有名氣的一些詩人,著實也不讓格律好過。
唐朝的白居易就喜歡搞自己的新格律,他有首詩叫《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其中有這么一句:“每被老元偷格律”,意思是說,他一些詩中的格律,經(jīng)常被詩友元稹“偷”著用。由此看來,白居易一些詩中的格律一定是他獨創(chuàng)的,不然的話,元稹就不是偷他的格律,而是偷老格律了。
以創(chuàng)新聞名的宋朝詞人更是猖狂,一個詞牌,往往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不同的調(diào)子?!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名氣極大,卻也是“水調(diào)歌頭”這個詞牌的變調(diào)之一,加上蘇軾,總共還有毛滂、周紫芝、賀鑄、王之道、張孝祥、劉因、傅公謀共八個調(diào)。換句話說,光“水調(diào)歌頭”這雙鞋,就有八個不同的款式。
如果你的名氣夠大,寫的“水調(diào)歌頭”夠好,卻不同于之前的格律,套不進(jìn)之前的鞋,那么,格律家完全是可以給你整出一個新的格律、一雙新的鞋子的。但要是你沒有什么名氣,寫的“水調(diào)歌頭”不同于之前的格律,那么對不起,這種“水調(diào)歌頭”的鞋子只有蘇軾版、毛滂版等八種款式,你的詞就不合格律、不合格、不規(guī)律、不行。
沒錯,格律家就是這么懂得變通。他們所謂的格律,對于大腕大咖來說,是可以隨意改變、隨意打破的,但對于一般的詩人來說,那就能把你限制得死死的,必須得按他們的套路來寫。
換句話說,格律這雙鞋,大腕大咖寫詩詞時完全不用管,自有適合他們的新鞋。但要是無名小詩人,那么就對不住了,沒有適合你的詩詞的鞋,你要是嫌鞋大點,就將就著穿吧,你要是嫌小了點,就削足適履吧。
這種不限名人只限后輩的格律,本是古人所定,只是詩詞的一種流派之一。但到了現(xiàn)代之后,格律家甚至很多詩人卻是變本加厲,直接將格律當(dāng)成了古體詩詞的惟一標(biāo)準(zhǔn),對于詩人來說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關(guān)于詩詞和格律,我在這里提三個問題。
第一,是先有詩詞還是先有格律?這就跟先有腳還是先有鞋子一個道理。鞋子應(yīng)該是為腳服務(wù)的,讓腳更舒適更美觀,如果做鞋子的人以鞋子為標(biāo)準(zhǔn),要求所有腳都穿進(jìn)同一雙鞋,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第二,詩人是想讓讀者知道這首詩好,還是這個格律好?對于格律家來說,看一首新詩,當(dāng)然是先看格律,格律不好就不好,但對于不懂格律的讀者來說,看的卻是詩意。就像跑步,跑得快才是真理,如果一定要盯著他的鞋子,那可就有些舍本求末了。
第三,《詩經(jīng)》里的詩都講格律嗎?隨便翻一翻,就知道里面雖然是四字句多,但也有不少詩句,字?jǐn)?shù)是不定的?!对娊?jīng)》都不講格律,格律家卻要求之后的詩要講格律,足以說明他們不是真正的詩人。
好了,閑話就說到這了。至于格律這雙鞋子到底破不破,古體詩詞到底要不要繼續(xù)穿著格律這雙鞋,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入門十八講
寫格律詩三十八句基本口訣
淺談詩詞創(chuàng)作的意境、獨創(chuàng)、情感與詩味
詩詞格律速成(之三)
在格律詩詞中的犯孤平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xiàn)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yīng)和區(qū)分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shù)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一鍵復(fù)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