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你變了;我說頭發(fā)長了,他們說不是,你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氣質變了。我發(fā)現我的改變就是從不說:我從不……,這樣的話開始的。在美國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做了太多太多曾經想都不敢想能獨立完成的事情。
這種思路我會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漸漸地,我發(fā)現我生命的河床慢慢變寬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狹隘偏激了。朋友讓我嘗嘗三文魚,我說我從不吃三文魚,她怏怏地說一句沒吃過怎么就知道不愛吃呢。我就吃了,雖然還是不愛吃,但那是嘗過以后的選擇了。我想起很多年前單位聚餐,大家都點的是驢肉火燒,我點的米飯,小馬哥關切說要不你嘗嘗火燒,我非常堅決地拒絕了,在他的再三勸說下,我才勉強吃了,結果驢肉還沒上來,我把火燒吃完了。大家都嗔怪小馬哥給我推薦火燒,自己落的沒的吃。在國內的時候,我有駕照但一直不會開車,朋友勸我也聽不進去,理直氣壯地說我從不開車。等我會開以后,才發(fā)現,開車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我開著車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個過程非常享受,也很后悔那么多年因為不去嘗試錯過很多東西。在服裝店挑衣服,一位小姑娘追著讓我試一件薄紗般的襯衣,我說我從不穿這么透的衣服,況且我也不喜歡穿襯衣。小姑娘說你試一下嗎,誰說讓你單穿了,里面要穿衣服的,你試一試,不買沒關系的。結果我穿上就不想脫下來,小姑娘站在一旁笑了,說你骨架大,肩寬,最適合穿襯衣了,你要找到自己的風格。如果你總是穿同一類型的衣服,雖然顏色不同,但其實只是同一件衣服,多無趣啊。DON’T FORGET SURPRISE YOURSELF.從那以后,即使別人給我推薦再夸張的衣服,我都會去試,也嘗試改變自己的風格。
和朋友吵架,我也知道我錯了,但我很任性倔強從不認錯。一別七八年,現在想來覺得很可笑,人海茫茫,能夠真心對你的人并不多,為什么不珍惜呢。就提筆寫了一封致歉信,沒想到他也從來沒記恨過我。我們再次聯系的時候雖然交流也不多,但我說話會很注意。他說因為你怕再次失去我,不是,是這些年我終于懂得和學會去尊重別人。過去的日子里,雖然我對人很真誠,但真誠并不等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