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又 到 秋 收 季
userphoto

2022.06.17 內(nèi)蒙古

關注

高方田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詩人描寫秋景,贊美秋收的佳句。我的家鄉(xiāng)在魯北平原上,母親河穿流而過,是名副其實的大糧倉,遠近聞名的齊東古城坐落于此,城際高速橫穿而過,新建黃河大橋飛架大堤南北。在這里生活了50多年的我,除了留戀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之外,每次回家就是莊稼地了,是啊,祖祖輩輩靠種地維持生計,叔叔嬸子哥哥姐姐們,左鄰右舍,誰能離開土地呢,我雖然好多年不種地了,但是每次回老家到田野里轉一圈是我的習慣,第一為了品一下田野的味道,第二是為了追尋昔日的農(nóng)忙時光,真實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中秋節(jié)回家,望著車窗外一望無際的田野,田野里斑駁陸離黃綠相間,即將成熟的玉米向我招手,稻子、高粱、谷子頻頻點頭,路邊的池塘里蓮藕已是已荷盡已無擎雨蓋,村頭的生產(chǎn)路上偶爾有過往的車輛拉著早熟的莊稼,我嗅到了秋色的味道,看到熟悉的街坊隨聲問一句,“玉米快熟了吧?”,他們回答道,“等聯(lián)合了”。

記憶中的秋收讓人難忘,早起晚歸不說,有時候把玉米一個個掰下來扔到一起,掰完了全憑人挑肩扛把玉米從地里收出來,然后再用牛馬車拉回家。今年的光景不和往年一樣,雨水多,一下就是好幾天,土壤水分飽和,人站在地里腳都往下陷,更別說大型機械下地了,所以人們都在盼望晴天,昨晚給街坊打電話問玉米收獲情況,他們說得像以前那樣一個個往家收了,就是全靠人工。把玉米收回家還要一個個扒皮,然后在一塊空地上晾曬,有時整個房頂、墻面擺滿了玉米,所有的樹杈也派上了用場,每兩個玉米用里層的皮系在一起,然后挨個的擺上樹叉,整棵樹成了玉米的新家,粗壯的樹干被疊的高高的,遠遠望去氣勢壯觀,黃澄澄金燦燦,配上翠綠的樹葉和不規(guī)則的樹枝儼然成了美術家的創(chuàng)意杰作。家家戶戶如此,大街小巷如此,遠遠望去一個個村莊被裝點成泛著金黃色和墨綠色的山水畫,左鄰右舍的人們飯后會互相串門子,互相夸贊誰家的棒槌子大,大得可愛,互相詢問是什么品種,來年也種這樣的新品種,還有的直接數(shù)玉米粒有多少,面面相覷嘖嘖稱贊,那種味道只能在那個歲月里才可以尋得到。


收完玉米只是秋收的一部分,因為好多莊稼都要收,就顯得忙碌了許多,有一年我家在村北種了好幾畝水稻,長勢喜人,當時的收割全靠人工,把稻子拉倒場院里脫粒是很麻煩的,因為沒有專門的脫粒機,我索性雇用了村里的小麥三清脫粒機,機器轟鳴起來,左鄰右舍和朋友們齊上陣,一個上午下來,金燦燦的稻谷堆滿了場院一角,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其他鄰居也用同樣的方法去脫粒,好多街坊開口稱贊我,有文化就是好啊,不光會種地,還會用農(nóng)機,因為我們這里才開始種水稻,脫粒是個難題,我抱著試試想的辦法替大家解決了實際問題, 最難收的莊稼是地瓜和花生,需要力氣不說,還要有收獲技巧,有的使勁不小,結果把很大的地瓜劈成了兩三截,花生秧子刨了出來了,花生果子卻落在了地里。收地瓜先要把地瓜秧子用鐮刀割下來成捆的拉出,然后開始刨地瓜,工具是用?頭,并非是用鐵锨去刨,雙手掄起?頭朝著有地瓜的位置用力刨土,然后使勁拉出,大塊的地瓜就收獲了,所以刨地瓜要有技術技巧,先觀察哪里有地瓜,再用力刨,有時雖然用力很大,但是?頭拉出來一塊地瓜也沒有,這是需要臂力和體力的活,忒累人,干一天下來腰酸背疼,手上起了水泡是正常的。


人們把收獲的地瓜堆在田野里,有時像一座小山并非是夸張,因為這是我們當?shù)氐闹魇?,家家戶戶靠它生活了一年有一年,人們把地瓜拉回家,開始分類收拾,大塊的切地瓜干 ,小塊的留著吃,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房頂和干凈的地面擺滿了地瓜干,有的還把地瓜干切上一刀掛在細鐵絲或者麻繩上,遠遠地看去成了一道農(nóng)村特有的風景。晾曬地瓜干很費時間,晴天的話要四五天,遇到陰雨天家里的男女老少忙的團團轉,因為地瓜干淋雨就會變質(zhì),所以要趕緊收起來,不管曬在哪里的都要盡快收下來,當時的歲月里地瓜是農(nóng)村的主食,地瓜干磨成面可以蒸窩窩頭,雖然很黑很難吃,但是總可以填飽肚子,地瓜干可以和豆類煮在一起稱為地瓜飯,千家萬戶的鍋里離不開地瓜,箅子上著地瓜,鍋底上煮著地瓜,有的家庭還把地瓜做成了咸菜,就是把地瓜用鹽水鹽咸了,然后煮熟了吃。


記得母親還把零碎的小地瓜煮熟了切成小塊,然后晾曬,等晾曬到軟而不沾手的時候收藏起來,等到冬天,母親會拿出來分給大家,一塊塊晶瑩剔透,金黃燦燦,美其名曰“牛肉干”,還別說,吃到嘴里真有點回味無窮的感覺,每年的春節(jié)左鄰右舍都會用沙土在鍋里炒制煮熟晾干的“牛肉干”,雖然土腥味很濃,有時還會吃到嘴里好多沙土,但是味道卻香香甜甜的。時至今日還念念不忘這類土土的美食,盡管現(xiàn)在超市里美食無限,種類齊全,可是怎么也比不上透著鄉(xiāng)土氣息的土腥味美食。毋庸置疑的是地瓜在哪個糧食匱乏的歲月里拯救了家鄉(xiāng)的人們,現(xiàn)如今物質(zhì)豐富,所有食品琳瑯滿目,地瓜成了稀罕物,人們要花錢買各種名字的地瓜,什么含什么維生素的,什么蜜薯啊,總之是讓你眼花繚亂。……,又是秋收季,我們是不是該考慮點什么呢?
學校里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觀念,在校園里開辟了勞動基地,一個班一塊,并且種了五花八門的農(nóng)作物,有玉米、地瓜、大豆、花生等,還有辣椒茄子之類的蔬菜,目的讓孩子見識一下農(nóng)作物的成長過程,偶爾體驗一下農(nóng)業(yè)勞動活動。我目睹過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的花拳繡腿,我也帶孩子親自種了一塊地,孩子們勞動熱情很高,都想一試身手,顯示自己的能力,但我總是搖頭,還會嘆氣,不知為何長長的嘆氣。現(xiàn)在村子里只剩下孤寡老人,能下田種地的寥寥無幾,有時我就在想,將來的土地誰去種呢,你可能會說,流轉出去啊,總有人種。再看看我們眼下的孩子誰還想去種地呢,我做過班級調(diào)查,全班40多個孩子竟沒有一人對農(nóng)業(yè)有興趣,我們真的做錯什么了嗎,孩子的勞動觀念靠課堂可以解決嗎,這幾年我國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水平確實蒸蒸日上,高科技也已進入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這些都是喜人的,但是今年黃河下游的秋汛帶給我們農(nóng)業(yè)秋季的傷害只能說是天災,我們無力回天。
現(xiàn)在正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一帆風順,要雨得雨要風得風,還有幾個可以經(jīng)得起挫折呢?等到他們成熟的時候,我們?nèi)绾蚊鎸λ麄兊那锸占灸兀?/span>

作者簡介

高方田,教師,山東省鄒平市黛溪小學工作 。

本期編輯   李  潔

平臺其他原創(chuàng)文章鏈接
現(xiàn)實版的紅高粱——二羊倌老漢和疙蛋奶奶的愛情
父親,就是故鄉(xiāng)的老屋
黃土坡上的窯洞情結(音頻版)

柴米油鹽百姓事,鍋碗瓢盆皆文章。關注【黃土地文學】,體驗有滋有味的生活。

【黃土地文學】投稿:

 郵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歡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點個“在看”讓更多朋友看到哦!

聲明:平臺文章為原創(chuàng)作品。允許轉載和責編,授權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編輯并注明來源:“黃土地文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秋之歌
山東作家‖【拾落穗】◆李學軍
在咱老家,有一種記憶叫回家秋收,這一組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九月的田野
秋收作文
李登建:田野里飄散縷縷香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