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多點“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婉殤的推送才能繼續(xù)出現(xiàn)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跟大家分享個人成長或人生職場方面的觀點啦~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很多人可能會有種誤解,他們認為很多大佬總在做一些逆人性的事情,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比如不停的學習新知識,健身啊,早睡早起啊,不出去參加各種無效社交啊之類的。
但事實未必是這樣,所謂的逆人性,其實是相對而言的。
可能對于你而言,閱讀學習新知識是很逆人性的一件事情,但真的有一些人,他們是真的純粹就喜歡閱讀獲得新知的那個過程。
他們會為了一個看似沒啥作用不能帶來利益的問題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只是為了滿足他的求知欲而已。
閱讀對于這類人,其實是順人性的一件事。
很多大佬只是在做一些你看起來逆人性的事情而已,但對于大佬本身而言,可能并不覺得逆人性。
有的人特別喜歡打游戲,看爽文,覺得這才是順人性的選擇,但其實對于大佬而言,他自己本身就算小說主角,他在現(xiàn)實里獲得的快樂或許比在小說里獲得的快樂都還大,他為什么要喜歡做那些呢?
你覺得打游戲才快樂,人家或許覺得創(chuàng)造一個游戲才快樂……
大家的快樂點不一樣的明白嘛。
但大多數時候,其實大家都沒在對抗人性,因為人性其實就不是拿來戰(zhàn)勝的,它是拿來相處的!
有種觀點認為習慣無法被消除,只能被另一種習慣所替代。
因為習慣的背后往往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習慣只是表象。
其更本質的原因是因為時間總需要填充,你直接將某個習慣中斷就會造成那段時間的空白,所以你會往里面填充其他的習慣。
只不過有的人填充的是閱讀健身的行為,有的人填充的是打游戲的行為。
但無論你往里面填充啥,當行為成了習慣 ,其實它就不算逆人性了。
你要是不形成習慣,你會覺得每天還要刷牙好麻煩,但你要是形成了習慣,某天沒刷牙你會覺得少了點啥,怪怪的。
董卿在一檔采訪中被問是如何在這么忙的情況下,還堅持每天閱讀一小時的?
董卿回答:“我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就是你習慣了。我的臥室里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電子產品,這是我的一個習慣,就自然而然地、安安靜靜地看書,然后接著就可以睡覺了?!?/span>
所以其實當我們習慣了某種行為后,它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會覺得每天做這些事情很正常,所以,所謂的逆不逆人性 其實和你有沒有把那件事情養(yǎng)成習慣!
而牛人都會刻意把一些有長期復利價值的行為養(yǎng)成習慣!
逆不逆人性還取決于你對一件事情的阻力和動力如何。
動力大于阻力,這件事情就是順人性的,反之,阻力大于動力,事情就是逆人性的。
而對一件事情的熱愛與否,對目標的設定,過程中獲得的幫助或者困難,實現(xiàn)目標的資源是否足夠,身邊人是否支持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動力。
大佬會特意將目標設定的又不會完全沒有完成的可能,也不至于太簡單完成,這樣才能保證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動力。
并且就他們還會主動換環(huán)境,馬斯克在做火箭時,公司里一些員工各種不可能的言論,結果被他開了好多人以后公司氛圍就變了。
這也就說明,一件事情可能的確在你看來很逆人性,但如果我們采取合適的方法,也有可能熱愛上這件事情并因此能長久執(zhí)行下去!
逆人性還是順人性,取決于你怎么看待它以及用什么方法執(zhí)行它。
比如,可能打游戲在你看來很順人性,但如果我們用布置作業(yè)的方法讓你去打游戲,你大概率也堅持不下去。
比如,讓你必須幾點以前把段位升到多少,幾點以前必須打夠多少把,這樣連續(xù)幾天下來,可能你就沒心情打了……
因此,或許在大家看來,大佬都是克服了人性的人,但其實也可能,他們只是更好的順應了人性而已。
我們的一生,并不是和人性做斗爭的一生,而應該是和人性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和平共處的一生。
順應人性的事,才能走的長久,否則……
永遠記住,堵不如疏??!
以上,共勉之!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