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積極性是孩子學習的基本驅動力
天才的家教重在培育孩子的五種積極性。不懂得這一點,就不會有正確的家教方法。
首先講向上積極性的意義。
分析自己的孩子或者別人的孩子,成功的或者失敗的,學習好的或者學習差的,都能發(fā)現,孩子有沒有向上的積極性,常常是很重要的分別。
學習好的孩子大多表現得向上的積極性很飽滿。
向上積極性的第一個意義,是它對于學習是動力,是一種主動性的自覺性,是一種對目標的追求和驅動。
沒有向上的積極性,沒有對目標追求的熱情,學習常常會失去基本動力。
向上積極性的第二個意義,是使八種智能處于良好的運用、發(fā)揮狀態(tài)。
沒有向上的積極性,孩子的智能常常處在不好的運用和發(fā)揮狀態(tài)。
向上積極性的第三個意義,是使智能在良好的運用發(fā)揮中得到進一步開發(fā)和發(fā)展。
沒有向上積極性,智能得不到應有的開發(fā)和發(fā)展。
如果你的孩子原來智力不錯,但是他這段時間沒有向上的追求和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即使他很聰明,這種智能有可能處在不好的發(fā)揮狀態(tài),更談不上往前發(fā)展。有了向上的積極性,孩子的智能就處在非常好的發(fā)揮水平,而且能往前發(fā)展。
感覺透視孩子的向上積極性
所以,家長最好把心放得干干凈凈,目光非常透徹。
請你現在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他在學習方面向上的積極性表現如何?他這個積極性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
你自己的孩子,你應該有感覺呀!他在學習方面有多大的向上的積極性?他有什么樣的目標和追求?他是不是一直很努力、很積極地追求一種向上的發(fā)展?
如果對孩子的這一點沒有準確的感覺和透視,家庭教育從一開始就很失職。
如果你只是在想,我的孩子怎么才能學習好,然后一天到晚數落他,催促他,可是你并不知道他有沒有向上的積極性,積極性處在什么狀態(tài),你是一個糊涂的家長。
要仔細揣摸孩子的狀態(tài),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把孩子向上的積極性升高?
家長朋友,你不是也曾經上過學嗎?你不是現在還可能在學習嗎?請想一想,你的學習、工作的好壞與你有沒有積極性是不是相關的?如果沒有積極性,你能夠學習好工作好嗎?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揣摸、觀察、透視一定要有特別生動的感覺,要看得見摸得著:這個積極性像小嫩芽似的,一厘米高,還是兩厘米高,還是三厘米高?一定要能看清楚。
這才是家長真正的智慧。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主要動力
對興趣積極性的意義要了解。
幾乎所有的人在理論上都知道,學習要有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講,家長在講,許多書本也在講;但是,真正領會這一點、運用這一點的家長并不是很多。
學習成績反映了學習的興趣
孩子學習不好,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習興趣不夠。孩子之所以學習好,是因為學習興趣高。
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同樣重要。
第一,它同樣是學習的一種主動性和驅動力。有了興趣,可以不知疲倦;有了興趣,可以越學越愛學。
第二,有了興趣,智能可以得到更好的運用和發(fā)揮。
第三,有了興趣,智能可以更好地開發(fā)、發(fā)展。
你的孩子如果愛學習,那是因為他對學習有興趣。如果孩子不是很愛學習,說明他對學習興趣不高。如果你的孩子學習好,但還不是最好,那么,說明興趣還不是最高。
所有的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操心:成績差操心;一般也操心;成績很好了,還操心,希望他更穩(wěn)定,更出色,更發(fā)展。
家長們往往只操心孩子學習的表現和結果,卻很少操心他學習的動力,就是他對學習的興趣。
關于“樂此不?!?/p>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的學習操心,但從來不操心孩子游戲。孩子喜歡踢足球,喜歡游戲機,家長從來不操心孩子玩得怎么樣,他只操心孩子玩得太多。
為什么孩子在喜歡的領域不用你督促就很努力,就能玩得很好呢?
有的孩子游戲機玩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足球踢得非常好。踢得非常好而且踢得不知疲倦,玩得非常好而且玩得不知疲倦。在他有興趣的領域可以又努力,又成績好。這就是興趣的奧秘。
那么,家長朋友們,當你被迫做一件你不感興趣的事情時,你注意到沒有,往往你還沒做就開始累了。許多人都會有這種體驗,這件事你不心甘情愿做,你還沒做就已經覺得累。做,就更累了。一邊做心里還有怨氣。
相反,如果你有興趣的一件事情,為什么會樂此不疲呢?為什么你不僅做了,還能做好,即使做得很辛苦還心甘情愿呢?
這就說明,興趣是學習特別重要的一種積極性。
對孩子興趣的觀察和體會
現在,希望每位家長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他在學習方面的興趣高不高?他對每一科,語文、數學、各門功課興趣如何?你會注意到,學習不好和學習沒興趣相聯(lián)系,學習好在一定程度上和學習有興趣相聯(lián)系。
更具體講,某一門功課有興趣和某一門功課學得比較好也相聯(lián)系。某一門功課沒興趣和某一門功課學得不好相聯(lián)系。
不知道你對孩子的興趣有沒有那種細心入微的體會。
可能你很體會孩子的成績,上次是85分,這次是87分,這種變化你很體會??墒悄銢]有體會他興趣的變化。孩子今天感冒了,你很心疼,今天拉肚子,你知道他很難受,這些你都有體會??墒菫槭裁茨銓⒆拥呐d趣沒有體會?
當你指責孩子、埋怨孩子、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只是想要一個結果。這時的你是一位粗暴的家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什么樣的。
興趣是一個火苗,這個火苗是大是小,是熄滅了,還是著得很旺,你清楚嗎?
聰明的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興趣有細心的透視、觀察和體會。
智能發(fā)揮的保障:自信
一個運動員上場比賽之前很自信,覺得自己能夠發(fā)揮好,他就有可能發(fā)揮好。他自卑,上場前就沒有自信,他能發(fā)揮好嗎?
自信的意義就是更有效地發(fā)揮智能,而且更有效地開發(fā)智能。
因此,自信能夠使一個人學習更向上,更有興趣。
希望家長朋友們想一想,你的孩子在學習方面自信心如何?當他每天背著書包走向教室的時候,面對班里的所有同學——這些同學也是一種競賽對手,他有自信嗎?他面對你這個家長,學習有自信嗎?他面對學校各門功課的老師,他有沒有自信?
這很重要。
聰明的家長不需要陪讀
聰明的家長并不需要整天陪讀,那是愚蠢的家長做的事情。
那么,家長聰明在什么地方呢?在于體會孩子的這幾種積極性。
當我們講到自信心積極性的時候,你想過你的孩子面對激烈的學習競爭,他有自信心嗎?如果你的孩子現在學習好,有一定的自信心,你了解,這當然很好。如果他沒有積極性和自信心呢?
可能你的孩子不在重點學校,比起重點學校的學生,他有沒有自信心呢?可能你的孩子在重點學校,但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那么比起成績最好的學生,他有自信心嗎?再進一步,他對未來的升學、工作、創(chuàng)造有自信嗎?他對自己人生的未來有沒有自信心呢?
家長們一定要深入體會這一點。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大家知道,凡是在生活中、事業(yè)上有成就的人,大多數從小有自信。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說他以后的人生能夠非常成功一般是不可能的。
那么,家長朋友,你重視過孩子的自信心嗎?
為什么我們對孩子訓練時提出的第一個口號就是“自信積極”?因為這個問題許多家長沒有重視。也可能你的孩子現在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所退步,這種時候他本來就自信心不夠,家長的責備、埋怨會使他的自信心更加受到挫傷。你以為是在關心孩子的學習,其實破壞了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注意愛護孩子的自信心,在考試前不對孩子施加壓力,不數落孩子,孩子的成績反而上去了。這是聰明家長做的事情。
像愛護嬰兒一樣愛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像愛護嬰兒時期的孩子一樣,像愛護他的生命健康一樣,對待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你會隨便打他嗎?你會拿涼水潑他嗎?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你會把他放到室外凍著嗎?你會拿木棍敲打他嗎?不會吧?
他很稚嫩,你很愛護他。但是你忘了,當孩子長大了,你那些錯誤的指責、埋怨、數落和所謂督促,與毒打幾個月的嬰兒是一樣的錯誤。你沒有像愛護嬰兒一樣來愛惜孩子自信心的積極性。
當孩子沒有向上積極性的時候,沒有學習興趣的時候,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的時候,這中間缺少任何一個因素,孩子都不可能有很好的學習狀態(tài)。
家長們一定要想一想孩子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通過你聰明的調試,把孩子的幾個積極性調動起來,孩子的學習肯定會一點點地上去。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態(tài)度的顯現
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對學習沒興趣的孩子,常常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復習功課的時候注意力也不集中,做作業(yè)的時候注意力還不集中。自然學習成績不好,不好就更沒有興趣,更沒有自信,成績就更差。結果就更加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注意力的意義在于:第一,與其他四個積極性相關;第二,使智能處于良好的發(fā)揮狀態(tài);第三,也是智能的良好開發(fā)、發(fā)展狀態(tài)。
你注意過孩子現在的注意力是什么狀態(tài)嗎?有多少家長能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不知道他上課時注意力是否集中?你只注意他的分數,為什么不了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這不是簡單問一句話能問出來的,要靠孩子那種主動的、信任的描述,你才能有所感覺到。他會告訴你,我上什么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聽,上什么課注意力集中,愛聽。當他非常相信家長的時候,在相互的溝通中才能講出這些東西。
您關心過孩子的注意力嗎?如果沒有,那么你憑什么要求孩子學習好呢?
當你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你能做好一件事嗎?
你是個司機,注意力不集中,首先就要出交通事故。你是個鉗工,你是個車工,你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會出廢品。你注意力不集中,出門辦事可能丟三落四。你注意力不集中,操作電腦可能會把程序搞亂。
你做家務,注意力不集中,油鍋會著火,做飯會糊鍋,洗衣機忘了關,煤氣管道忘了關,水龍頭忘了關。
失誤是經常的。
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呢?在學習的時候,能不能夠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希望家長們觀察一下。
善于集中注意力,在心理上是學習積極的表現;不善于集中注意力,是心理上消極的表現。
毅力的保護與支持功能
那么,孩子學習的毅力如何?
遇到困難的時候,遇到難題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孩子的意志品質如何?
孩子的意志品質處在什么狀態(tài),不僅是中學生、小學生需要觀察,學齡前兒童、包括嬰幼兒,都可以觀察到。
毅力是對向上目標追求的長期堅持,是對智能狀態(tài)的保護,是對注意力的長時間維護;從而還形成對自信與興趣的支持。
五種積極性要從小培養(yǎng)
五種積極性是從小需要培養(yǎng)的。
如果你的孩子很小,一兩歲,他現在有沒有向上的積極性?有沒有學習的興趣呀?有沒有自信呢?相信不相信自己特別聰明能干?有沒有那種注意力,坐著看書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畫畫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有沒有那種毅力?這幅畫畫得不好,這個字寫錯了,重來,不沮喪。
五種積極性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財富
五種積極性將長久伴隨孩子的人生。這是從孩子一兩歲、兩三歲就可以培養(yǎng)的積極性。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財富。
那么,家長們對孩子這五種積極性的狀態(tài)了解嗎?
物理學家丁肇中講過一句話,從小父母不管我,讓我自由發(fā)展。結果他成了大科學家。家長為什么不管孩子結果反而這么好呢?
我的父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沒有管過我的學習,我從小學就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可是為什么后來我學習一直很好?就在于我上學之前的那個階段中父母對我的影響,他們給了我三樣東西,一個是向上的積極性,一個是學習的興趣,還給了我作為一個男孩子的自信。
就這么點東西,支持了我一生,戰(zhàn)勝各種困難,把各種知識學好。
那么,當有些家長拚命地輔導孩子學習,催著孩子學習,但孩子的學習還不是最理想的時候,我們要問,誤區(qū)在哪里?
家長最重要的智慧是培養(yǎng)孩子的五種積極性
五種積極性的培育是家長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家長最重要的智慧。
不能夠認識這一點,而且找到感覺,找到方法,就失去了做合格家長的最重要基礎。
一個家長對孩子任何一點點學習方面的積極性都不注意培育、保護、發(fā)展,卻要求孩子學習好,怎么可能呢?
所以,培育孩子這五種積極性應該成為家長最重要的家教工作,成為家長最重要的家教智慧。
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務
在嬰幼兒時期,所有的教育主要應完成這個任務。
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并且完成得好,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再稍微帶一帶,以后就可以不管了。如果你在學齡前能把孩子這五種積極性培育起來,你終生不用再做大的操心。
世界上各種成功人生的經驗都能證明這個真理。如果你沒有注意培育孩子的這五種積極性,學齡前的主要工作沒有完成。
孩子沒有向上的積極性,也沒有學習的興趣,還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注意力又不善于集中,又沒有意志品質,他以后在人生中遇到的困難肯定比較多,早期教育的任務就在這里。
為孩子的積極性護航
如果孩子現在已經上學了,在他繼續(xù)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主要的任務依然是培育孩子這五種積極性的繼續(xù)發(fā)展,要繼續(xù)為孩子的積極性護航。
如果你的孩子幼年,或者上小學、初中,你沒有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現在主要在這里補課。
很多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學業(yè)上可能輔導不了孩子,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就不能教育孩子。我母親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可是我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與我的母親有關。
正確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說,我是個大學教授,我是個中學校長,我成天在孩子旁邊守護著他,加減乘除一筆一畫地教他,那不是聰明的家長。不提倡這樣做家長,也不羨慕這樣的家長。
好家長是這樣的,你有文化也好,沒文化也好,文化高也好,文化低也好,只要你善于培養(yǎng)孩子這五種積極性,你自然就能使你的孩子成材。
在這方面家長也要有自信心。
學習家教也是一種綜合的能力
要做一個好家長,就要培養(yǎng)孩子這五種積極性,同時你還要知道,學習家教也是一種綜合的能力,你也需要五種積極性。
我們講了五種積極性、八種智能、兩種承受力。有的家長文化程度高,覺得理解這些東西沒困難。有的家長可能會想,這么復雜呀!不怕。
只要你抓住這個真理,文化程度高低都可以進行很好的家教。沒有這個真理,你文化程度很高,恰恰有可能對孩子實施最有害的家教。
我不止一次舉這個例子,大發(fā)明家愛迪生一生發(fā)明一千三百多個專利。小時候在班里學習成績倒數第一,就知道在紙上亂寫亂畫,被老師認為弱智,校長說要把他開除。他的母親沒有什么文化,領著孩子到學校找老師,說,我的孩子比你們聰明得多。
就是這樣的母親,有對孩子的理解,對孩子自信心和積極性的保護,使他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的母親不會成天輔導孩子一起做作業(yè),可是她為什么把孩子培養(yǎng)成功了呢?
如果那時候老師說孩子弱智,要開除孩子,家長也特別自卑,回來就指責孩子,你為什么不好好學習呀?你為什么這么給我丟臉呢?就沒有后來的大科學家、大發(fā)明家了,多了一個社會上吃不飽、穿不暖、養(yǎng)活不了自己的廢人。
你們也可能犯類似的錯誤
家長們也可能犯類似的錯誤,只不過沒那么嚴重罷了。你們也可能埋沒很多科學家、發(fā)明家呀!
如果你讀了這本書,掌握了正確的引導方法,孩子中就可能會出現得諾貝爾獎的人。先別沒有自信,你先別說,我不是大科學家,我的孩子能成大科學家嗎?愛迪生的母親就不是大科學家呀!世界上第一個大科學家是怎么來的?永遠是大科學家生出來的嗎?
必須父母文化程度比孩子高才能輔導孩子嗎?得諾貝獎的人父母是干什么的?是得什么獎的?
所以,做父母的不在辛苦,不在操心,不在文化程度高,不在錢多,不在條件好,而在于理解孩子心靈中五個積極性的狀態(tài)和善于用特別簡單、明了、有效的方法保護、培育、發(fā)展孩子的五種積極性。
家長的全部天才和奧秘都在這里。懂得這一點,就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正確思路。
我們也見過這樣的孩子,學習不好,可是他某一樣游戲玩得特別好,球踢得特別好,游戲機玩得特別好。為什么?這方面有自信,這方面有興趣,這方面可能還有目標,我長大以后要當運動員,或者我起碼在學校里要踢成個主力,起碼和別的學校比賽時我要怎么樣,他積極性非常充實。
你就沒有想到,這種積極性可以在學習上逐步培育嗎?
培養(yǎng)一個興趣很容易
孩子對某一項游戲的積極性也是逐步培育的。家長們不信可以試試,某一種積極性,對任何一個孩子,特別對于一個很小的孩子,幾天就培育出來。
比如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會走路了,哪怕是女孩,你一定要培育她踢球的興趣,這很容易。拿個皮球來,小女孩也可以踢一腳,踢了以后你馬上鼓勵她:你踢得真好!她這個興趣就有了第一分。然后,又踢一腳,周圍的人都說,喲,踢得真好!然后,你逢人就夸她踢得好。你看,沒幾天這小女孩就愛踢球了。
培養(yǎng)一個興趣是很容易的。
破壞一個興趣也很容易
破壞一個興趣也很容易。
本來這孩子喜歡踢球,院子里的小孩都喜歡踢球。可是你說,我這孩子特別笨,球踢得特別不好,你看人家的孩子踢得多好。你不停地數落他,再打一巴掌,再加上一句話,踢球有什么意思,是不務正業(yè)。
破壞一個興趣也很容易呀!
家長不是每天都要做飯嗎?你做好飯,夸你,哎呀,飯做得真好!你就有興趣吧?一吃你做的飯就說飯做得不好,你還有興趣嗎?沒有了。
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五種積極性,有一個概念,這五種積極性是破壞容易,培育也容易,只要你有心。
培育孩子五種積極性的方法
當我們深入孩子的心靈,重視孩子的五種積極性的時候,用什么樣的方法呢?
通常由這幾種方法進行操作。
一個叫做“新形象確立法”。
觀想確立法
“新形象確立法”中,首先運用的一種確立法叫“觀想確立法”。
雖然孩子的五種積極性現在都比較差,或者說不夠理想,或者說你希望他更好;不管他現狀如何,你首先要把孩子想象成五種積極性都很好的孩子。
也就是說,你培養(yǎng)他的積極性,首先不能說他沒有積極性,不能認為他沒有積極性。這樣培育孩子的積極性肯定是錯誤的。
如果看了這本書之后,你對孩子說,我發(fā)現你主要是五種積極性有問題,我認為你這五種積極性都比較缺乏。這樣說就完全錯了。
或者你嘴上不說,可是心里這樣認為:我的孩子積極性特別差。你在言談舉止中經常流露出來:哎呀,孩子,你還是要自信一點嘛。孩子,你應該興趣高一點嘛。這樣做又錯了!
作為一個健康的生命,孩子的天性是向上的,是熱愛學習的,是具有做學生的自信的,是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是有他的意志品質的。
一定要這么認為。
任何一個在人類社會中生活的嬰幼兒,一個孩子,必然具備向上積極性。如果現在表現不好,只不過是家長扼殺了,挫傷了;或者環(huán)境破壞了。
孩子生來就喜歡問為什么,生來就可能對世界充滿好奇,只不過家長沒有培育。
要從心底里真正認為孩子是有這五種積極性的,而且要做這樣的想象:我的孩子就是有這五種積極性的。現在怎么把他從受過挫傷的環(huán)境中恢復出來,重建起來。
這樣想象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成為這個樣子。所以,任何埋怨,哪怕是隱蔽的埋怨,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流露出來的對孩子五種積極性的不信任,已經從一開始就破壞了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不要這樣對孩子說:孩子,你要是再有點自信心就好了,你要是再向上一點就好了,你學習興趣再大一點就好了。這都屬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性方面的錯誤舉錯。
描述確立法
新形象確立法的第二種做法是:描述確立法。
要這樣描述孩子。家里來了客人,孩子可能正在看書呢,你可以對客人說,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看書,他有很高的學習興趣。
要知道我們每天也在接受別人的描述,別人的描述對我們成年人都是有影響的。如果家長反復說一個孩子不愛學習,你看他什么感覺?噢,他可能更不愛學習。
描述孩子的五種積極性是培養(yǎng)五種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孩子今天寫作業(yè),哪怕他過去學習不好,但是這一次作業(yè)完成得很好,你一定要說,我的孩子特別熱愛學習。
要做得自然,不要虛假。就好像你過去對孩子很粗暴,現在猛然一變,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描述孩子追求進步了,這次作業(yè)做得比以往哪次都好。你是做媽媽的,跟爸爸講,跟爺爺奶奶講,跟客人講,描述他向上的這點積極性。
很重要。
他今天做作業(yè),該吃飯了還在寫,讓吃飯了還不吃,這是他學習有毅力的表現,注意力集中的表現。你要描述嗎?要描述。
但是描述得要自然,別描述得孩子不好意思,連飯都吃不下去就不可以了。
描述確立法是培養(yǎng)孩子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這五種積極性,如果作為家長從來沒有對孩子描述過,是你的失職。
描述得少,也是失職。
描述得效果不是很突出,還是失職。
使孩子和周邊環(huán)境都相信這種描述
要描述好,而且描述的結果不僅讓孩子這樣認為,要使周圍的人也這樣認為。于是,大家不由自主都這樣描述了。你看,誰誰家的孩子學習特別有毅力,都八點鐘了,還在那兒學呢。別人都吃飯了,他就是不吃,非要做完作業(yè)不行。這話又傳到孩子耳朵里了,孩子就更有毅力了。
你的描述要使孩子接受影響,還要使周邊環(huán)境都接受這個影響。如果大家都說你的孩子不愛學習,都說他不向上,都說他注意力不集中,都說他沒有毅力,孩子還有什么好環(huán)境,還有什么積極性可言?
這些壞描述常常從家長開始。
你成天跟別人說,我的孩子學習特別不注意,特別粗心,特別馬虎,你這家長好嗎?不好。
所以,描述確立法是我們培養(yǎng)孩子積極性的第二個手段。
心理暗示法
第三個方法和描述確立法聯(lián)系,叫做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直接針對的是孩子,它也是通過描述完成的。
你們可以想一想,今天你進來了,所有的人都說,老張,你臉色不太好。你是不是病了?所有的人都對你這么說,你本來沒事,結果真覺得不太舒服了。
這叫心理暗示。
那么,對孩子也有個暗示的問題。對孩子學習方面的暗示,主要是對他五種積極性的暗示。
從胎教開始實施暗示
這種暗示從早教甚至從胎教就開始了。
你的孩子特別小,小嬰孩,你抱著他,你可以對他說,這是天空,那是太陽。你看,你特別愛學習,特別聰明,這不就是暗示嗎?不到一歲,幾個月就可以暗示啦。你念念叨叨,孩子都會受影響。
孩子自己看書呢,你可以說,寶寶,你特別愛學習,這是培養(yǎng)他的興趣,就是暗示他有學習的興趣。如果說,我的寶寶看書,越來越會看,而且特別聰明,比其他孩子都聰明,這是培養(yǎng)他向上的積極性。
寶寶很小,書掉地下了,自己撿起來,把書放好,說明他善于管理自己的學習,家長都要不斷地通過表揚來暗示他。
五種積極性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暗示在孩子心中培養(yǎng)起來的。自信心也是一樣。注意力也一樣??!
當孩子看書的時候,你說他注意力集中,他不看書的時候你也可以對他說:寶寶,當你學習的時候,你特別專心,你這個專心做得真好。孩子以后就更能進入一種注意力集中的狀態(tài)。
這是暗示的結果。
心理暗示法同樣是培養(yǎng)孩子五種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欣賞、夸獎、鼓勵、榜樣法
那么,還有一種最最有效的方法,和以上幾種方法都相聯(lián)系,一共八個字:欣賞;夸獎;鼓勵;榜樣。
因為全部描述、全部心理暗示都含著某種欣賞和夸獎,而最積極的描述和最積極的心理暗示,只有通過對孩子的欣賞、夸獎、鼓勵和榜樣才能夠實施。
愛迪生的母親在那個時候對孩子的一個欣賞,說我的孩子聰明,比你們都強,造就了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如果她那時候不欣賞孩子,不夸獎孩子,孩子就不會有前途。
我們不是都想讓孩子具備五個積極性嗎?你的孩子向上的積極性怎么樣?有沒有高目標?孩子學習的興趣如何,是特別旺盛呢,還是一般?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他自信心怎么樣?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毅力怎么樣?這五種積極性你對孩子都有感覺嗎?
我們不是要用描述法、暗示法把它們培育起來嗎?
這其中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就是我們的欣賞、夸獎、鼓勵、榜樣。
記住,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小學生時期,初中生時期,高中生時期,家長的欣賞、夸獎、鼓勵和榜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孩子形成這五種積極性。
改變一個終生的缺陷并不困難
我曾經組織過一個中學生訓練營,有的孩子從來不敢大聲講話,七天訓練下來就變了一個人。這個毛病對某些人來講,可能是終生的缺陷,有的人終生就不敢大聲講話。怎么七天就變了?我以為七天改變這樣可能伴隨終生的毛病并不困難,方法就是“欣賞、夸獎、鼓勵、榜樣”。
他過去不敢大聲講話,現在講話時哪怕聲音比過去大一點點,當場欣賞、夸獎。如果他現在勇氣還不夠大,那么就鼓勵。還有一個方法叫做榜樣。其他同學做出榜樣,老師也做出榜樣。
注意運用這八個字,在五個積極性的培育方面沒有不可逾越的困難。
并非從零開始
請想一想,你的孩子在這五個方面的積極性莫非都是零嗎?一點向上心都沒有?有這樣的孩子嗎?沒有!最起碼總有一點點積極性。
對學校的生活一點興趣都沒有嗎?你讓他不上學試一試?從今以后就不要上學了,孩子會同意嗎?一點學習興趣都沒有的孩子沒有??!
一點自信心都沒有?和所有的同學比起來,在所有的領域、所有的事情上都找不到自信,都不相信自己,有嗎?也沒有。
任何時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除非是個不健康的孩子,精神有毛病。他總在某個事情上能集中注意力。
任何困難都沒克服過,有這樣的孩子嗎?也沒有。也許他學習的困難不能克服,可是他敢一個人睡覺,人家還有這個意志品質。沒有毫無意志品質的人哪!
對于孩子這五個積極性的任何一點好的因素,從今天開始家長就要欣賞。
當你對孩子的這五種積極性觀察到了,體會到了;又認識到自己從來沒有對孩子的這些積極性夸獎過、欣賞過,所以影響了他的進步。這時,請你一定要用欣賞、夸獎、鼓勵、榜樣的方法使孩子五種積極性逐步地發(fā)展起來。
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學習怎么讓你操心,怎么讓你不滿意,都可以找到改變他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用欣賞、夸獎、鼓勵、榜樣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五種積極性。
“八字方針”的通用性
欣賞的方法,夸獎的方法,鼓勵的方法,榜樣的方法,其實是我們改變自己和改變他人的一個通用的方法。
當我說,閱讀這本書的家長有提高家教水平的誠意,有這個虛心,有這個勇氣,這是個了不起的出發(fā)點,就是對大家探索家教學習積極性的欣賞和夸獎。你們能夠抽出時間進行這個學習,了不起嘛!
如果我換個說法,你們之所以研究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你們在家教問題上不如其他家長,你們才著急,你們才學習,說明你們太差勁。這種感覺好嗎?
不好嘛!
同樣一個問題,說法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還對大家講,只要大家有決心,肯定能發(fā)生變化,肯定能提高你的家教水平,肯定能使你的孩子發(fā)生變化,這是對大家自信積極性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孩子的五種積極性,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叫做欣賞、夸獎、鼓勵、榜樣的方法。
發(fā)現和保護孩子的積極性
有的家長問,如果我的孩子學習不是很好,我怎么欣賞他,我怎么夸獎他?他不愛學習我怎么欣賞和夸獎他?
那么,你的孩子現在學習成績不是太好,但總有進步的時候,有這次比上次好的時候,在這種時候,要立刻欣賞和夸獎。
他學習雖然不是太好,但可能這門功課比那門功課好,對這門功課夸獎、欣賞。他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但有可能在某一階段學習態(tài)度比較好,對學習態(tài)度要欣賞和夸獎。
一定要找到欣賞、夸獎的理由,找到欣賞、夸獎的那些點。
學習成績不好是與沒興趣、不努力相聯(lián)系的。如何使他成績也好,興趣也上來,努力也跟進,你就要找、找、找,找到他任何一點積極性,對那一點積極性小心翼翼地培育起來。
如果你現在還是當頭棒喝,潑涼水,指責,埋怨,他那點積極性還將被繼續(xù)挫傷,直到完全消失。
我們在對高三學生的訓練中有一課,專門訓練孩子們跳交際舞。很多孩子一開始跳得很不好,你這時說他跳得難看,他就臉紅得再也不跳了??墒悄阏f,跳得很好,進步很快,他一會兒就學會了。大人學跳舞也是這樣啊。
要愛護孩子的積極性,找到欣賞、夸獎的方法,這是技術,也是藝術。
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夠找到這種感覺。
那么,如何描述、暗示、欣賞呢?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教授在對一個班的同學沒有做任何了解的情況下,就告訴這個班的老師,某些學生是特別聰明的。結果,經過一段時間,這些學生真的變得特別聰明了。因為老師相信這些學生是聰明的,用欣賞、夸獎、鼓勵、榜樣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
所以,當孩子有積極性的時候,我們要欣賞、夸獎。
邏輯中斷法
可是當一個孩子表現得沒有積極性,甚至否認自己有積極性的時候,家長用什么方法?
比如孩子說,媽媽,我就是腦袋瓜不好用,或者我就是作文寫不好。他不自信,沒興趣,我就是不愛學習,我就是不愛數學,我就是不愛語文。這時候你說,你講得真好!可以嗎?不可以呀!
這時候用邏輯中斷法。
什么叫邏輯中斷?就是把他原來的邏輯、原來的思路打斷,比如他說,我就是作文不好。你打斷他,你三年級時那幾篇作文不是寫得挺好嗎?現在他已經五年級了,他曾經作文好過。
他一下子就邏輯中斷了,你把他的思維中斷了。他一想,好像是這么回事。
比如他不愛學習,你肯定不能說,你不愛學習說得好。你要這樣說,其實你挺愛學習的!比如上學期你復習的時候,十幾天一直都在自己安排學習,我們都沒有管你。把他這個邏輯中斷一下。
比如他說,我就不喜歡作文,我不會寫作文,你可以這樣說,我不相信你不會作文。
當孩子在五個積極性方面表現出錯誤的自我否定時,要邏輯中斷,打斷他對自己的不自信,對自己的沒興趣、沒向上心的錯誤描述。
邏輯中斷以后,你也別滔滔不絕,一句話就完了。你總是嘮嘮叨叨的也沒意思。
他可能下次還說,我就是作文寫不好,你就再中斷他一次。你只要找到一個理由就可以中斷他,你說你哪篇作文寫得特別好,或者說你哪封信寫得特別好,或者你哪個便條寫得特別好。
一個小孩很調皮,家長對我說,他什么東西也寫不好,就是能寫檢查。給老師寫檢查寫得還不錯。我說,這就是應該肯定的地方,說明他有寫作能力呀!不是什么都寫不好哇,檢查就寫得很好嘛。
當他認為自己沒有五種積極性的時候,一定要中斷他的邏輯。
然后,更多地是正面的欣賞、夸獎、鼓勵和榜樣。
懂得這一點,你的孩子最終會在五種積極性上燃燒起來。
天才的家長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好家長,如何運用這五種方法天才地培育孩子的五種積極性呢?
講兩個比喻,真正領會這兩個比喻,就能找到感覺。
精心培育孩子的五個積極性之苗
第一個比喻,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從一個小芽開始成長為一棵大樹。為什么我們把教育孩子叫做育苗呢?就是這個意思。
拔苗助長是不可以的。你著急,說你長吧,一揪,離開土壤了,不可以。或者你指責它,你為什么不長,搧它,不可以?;蛘哒f,你怎么那么糟糕,踩它,不可以。
幼苗,必須勤澆水,照陽光,施肥,讓它自己生長,你提供的只是這種培育條件。
現在,請家長想一想孩子五種積極性的狀態(tài),希望能想得非常具體,好像眼睛里面能看見:
孩子興趣的這個芽是什么樣的?孩子向上積極性的這個芽是什么樣的?他的自信心這個芽在心中是什么樣的?他注意力的集中這個積極性的芽是什么樣的?他的意志品質的芽是什么樣的?要清清楚楚地感覺到。
然后,用欣賞、夸獎、鼓勵和榜樣的方法,一點點給它澆水、施肥、照陽光,讓它自己慢慢生長起來。
當孩子有了錯誤觀念的時候,就好像周圍長了雜草,用邏輯中斷法把這些雜草去掉。他認為自己不行,認為自己不愛學習,認為自己沒有毅力,認為自己不愛某一門功課,都是錯誤觀念對他的干擾和污染,都是雜草,用邏輯中斷法把它們去掉。
精心培養(yǎng)孩子心中五個積極性之苗,這是一個好家長要做的事情,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
點燃孩子的五種積極性
再做一個比喻。剛才講的是植物的生長,現在講火的燃燒。
植物有苗,火燃燒的時候是不是也有火苗呢?
地上有一堆柴草,你想把它點燃,你劃了一根火柴,這就是個苗。這個苗一旦點燃,剛開始只是一點點,在草叢中一豆小火苗落在上面了。你的柴草也可能比較疏松,不夠密集,也可能這堆柴草某些部分還有些潮濕,也可能不大透風,也可能風太大,無論出現哪種情況,小火苗都可能熄滅。
大家注意過燒火嗎?一個小火苗如何在一堆柴草中燃燒起來,講究要趁勁。太小,不給點風,不吹口氣還不行。風太大了,也會吹滅。一堆柴草壓得太緊了,能燒得起來嗎?燒不起來。太松了呢,也聚不起火來。
燒火就是這樣,把柴草往火苗中間“哄”著點,這個“哄”字很準確,然后,還得趁勁,稍稍吹著一點,風大了還不行。然后再哄著點,這邊潮濕就讓開點,把干的弄過來,弄來弄去,慢慢一點點燃起來。
火燃起來以后,風可以再大點,柴可以再堆多點,讓它旺旺地燃起來。
當火苗剛剛點燃的時候,使勁吹一口行嗎?不行。你搧它一巴掌行嗎?不行。你踏一腳行嗎?不行。你說你就是不行了,燒不起來了,把柴草一撥拉,能行嗎?或者把柴草立刻都壓在上頭,行嗎?不行。
干濕搭配,疏密搭配,風的大小調試,一點點把火續(xù)起來。
五種積極性就是孩子心中學習能力的那個苗。如何把積極性這個火越來越旺地燃起來,要趁勁,一點點把它培育起來。
重建、恢復、發(fā)展、培育孩子的五種積極性是特別重要的。
學習能力是一種功能狀態(tài)
學習能力是一種功能狀態(tài)。
一定要特別了解孩子學習能力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子,這五種積極性也可能表現為五種消極性,五種積極性也可能表現得很一般,或者優(yōu),或者良,這就是我們要注意的。
五種積極性處在什么狀態(tài),直接影響智能的發(fā)揮。
他向上,他自信,他有興趣,他的理解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他的閱讀能力,他的表達能力,都能夠處在比較好的狀態(tài),甚至他還能夠掌握自己的承受力,保護自己的承受力,發(fā)展自己的承受力。
天才的家長同時是一個天才的教練
一定要把孩子看成一個始終處在競賽場上的運動員。
運動員在場上,積極性就是他的競賽狀態(tài)。第一,他爭取不爭取勝利,爭取不爭取好成績,有沒有這個追求?第二,他對競賽的項目熱愛不熱愛,有沒有興趣?第三,他有沒有自信?第四,他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第五,遇到挫折以后,有沒有意志品質?
你要把孩子的整個學習看成他處在競技、競賽這樣一個運動員的狀態(tài)上,這樣,你才善于愛護他。
大家都知道,平常訓練時是教練大,比賽的時候是運動員大。臨近比賽前,怎么讓運動員休息好,怎么讓運動員吃好,怎么哄著運動員高興,教練在那個時候就像個保姆。因為要比賽了,運動員最大呀!要照顧好他,保護好他的狀態(tài)。
要像對待運動員的競賽狀態(tài)那樣對待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因為學習本身是個狀態(tài)問題。
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的狀態(tài)完全可能被一個錯誤的指導、一個錯誤的批評、一個錯誤的訓斥、一個錯誤的縱容而破壞,也完全有可能由于一個正確的指導而把狀態(tài)調整好。
最好的狀態(tài)是興奮、自信而放松
當我們把孩子的五種積極性都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tài)時,孩子理論上講是五種積極性,在狀態(tài)方面形象直觀地講就是六個字,叫做興奮、自信、放松。
這六個字就能體現出這五種積極性是不是處在最好的的狀態(tài)。
為什么興奮呢?他有向上的積極性,有興趣,注意力集中,有意志品質,他就必然表現為學習上那種興奮的感覺。愛學習,做作業(yè)很興奮,高高興興就去了。這就是興奮狀態(tài)。
興奮中還自信,今天做作業(yè),明天考試,還挺自信。
可是還不能太緊張。
運動員特興奮,興奮到肌肉都抽筋的程度,那也不可以呀!就是由于過于緊張了。因為興奮也含著一定的緊張。肌肉完全不緊張,心理上完全不緊張,沒有興奮感。蔫了吧嘰的,沒有興奮感。
它有一定的緊張,但一定的緊張又和一定的放松相聯(lián)系。就好像我們鍛煉身體一樣,挺拔而放松。
興奮、自信而放松,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能力狀態(tài)。
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夠深入了解孩子心中的五種積極性,注意孩子的學習能力處在什么狀態(tài)之中,善于保護和調整好孩子的狀態(tài),這是家長特別重要的工作